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日報:以改革減負 靠創新加速

經濟日報:以改革減負 靠創新加速

上周,山東即將出台「首個省級層面環保約談辦法」的消息,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無獨有偶,雲南省印發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施辦法》,也明確規定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將實行黨政同責。

從短期看,上述地區的做法或將對地方經濟增長形成硬約束,但從長遠看,此舉有利於綠色發展理念落地生根,最終收穫的將是發展質量的提升。在經濟穩增長的重任下,從制度層面落實區域環保的主體責任,體現了各地政府刀刃向內、改革創新的決心。

改革一方面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做「加法」,另一方面要在簡政放權上做「減法」。從9月1日起,山西正式實施「十七證合一」商事制度改革;遼寧則從10月1日起啟動「多證合一」改革,26個涉企證照整合後將實現「一照一碼走天下」。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輕裝上陣」。

改革減負,創新加速。近年來,無論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推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激發動力、釋放活力,進一步提升經濟運行的質量與效益。

8月31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範區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長春正式建設,未來將成為我國首家寒區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測試體驗基地;黃浦江畔,上海進一步布局人工智慧成果的產業轉化,並就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行了部署;在浙江,「傳統產業設計再造」計劃正式啟動,每年將有100家傳統產業製造企業啟動創新再造升級。

類似這樣的創新舉措,目前已遍布全國。實踐證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3年來,「雙創」浪潮從點到線、從線到面,正彙集成為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不竭動力。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各地在推進改革創新上有不少探索和嘗試,但仍有部分地方改革創新「被推著走」,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對此,要進一步強化改革共識,端正政績觀大局觀,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形成敢幹、會幹、勇於擔當的良好氛圍。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廣複製一批改革創新舉措,內容涉及為中小微企業創新提供精準服務、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實行國稅地稅聯合辦稅等多個方面,市場反響十分熱烈。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制約發展的瓶頸被打破,改革創新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將變得更加公平公正。(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 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開放」創造全球最大市場
去年以來破獲電信詐騙案11.9萬餘起 抓獲嫌犯逾8萬人
揭秘「降溫神器」:退熱效果有限 需防過敏控制時長
探班上海旅遊節大巡遊 25輛花車提前亮相
路虎星脈天貓獨家首發 上線3小時瘋搶600台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