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看國醫大師鄧鐵濤如何妙用!

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看國醫大師鄧鐵濤如何妙用!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清代名醫王清任的一部《醫林改錯》,對後世眾多醫家的影響還是挺深遠的呢!尤其是書中記載的那些方劑,比如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等,現如今,依舊是臨床上常用的方劑,而且被很多中醫大家青睞,比如國醫大師鄧鐵濤,對這些方劑就很有研究,今天就來看看鄧老對這些方劑的妙用吧!

1.通竅活血湯

赤芍3克,桃仁泥10克,紅花10克,川芎7克,生蔥10克,生薑10克,紅棗7枚(去核),麝香0.15克(絹包)。用黃酒250克將前七味煎一小碗去渣,入麝香再煎三沸,臨卧服。成人一連三晚服三劑;七八歲小孩兩晚服一劑,麝香可煎三次,再換新的。

主治:頭髮脫落,眼痛眼紅,糟鼻子,耳聾,白癜風,紫印,牙疳等頭面疾病;此外,還治婦人干血癆,男子癆病,小兒疳積等。

鄧氏用此方法治一腦膜炎後遺症,收到良效。患兒男性,11歲,5年前腦膜炎後遺症,癲癇經常發作,至9歲即開始有發育征,出陰毛,嘴唇有稀疏的須,身型矮胖,無小孩性格,舉動如成人,日飲茶水達7茶煲(1煲約5磅),經治數年未效。

曾經針灸治療,癲癇發作稍減輕,其他癥狀無改變。鄧氏診其脈沉實而有力,舌診如常,證無虛象,其病在頭,與血瘀有關,因而採用王氏法,予通竅活血湯原方,隔日一劑。

約15天後,癲癇發作較輕,飲水減少,服至50劑,患者已願和其他小孩玩耍,恢復小孩徵象,體重減少5000克,並長高。

桃仁、紅花雖每劑各10克,而患者精神卻日佳,智力逐步發育,能記一些單字(此前因病未上學讀書),但癲癇未能完全控制,飲水已減少一半。

前後治療約1年,諸症皆愈,獨余癲癇,後經精神病院治癒。追蹤十多年,該患者發育基本正常,已當工人,唯智力稍差於正常人。又曾用此方治一患顱咽管瘤之男孩(15歲),癥狀有所改善,如視力有所提高,但一年後X線檢查腫瘤未見縮小,亦無增大。

2.血府逐瘀湯

當歸10克,生地10克,桃仁13克,紅花10克,枳殼7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10克。水煎服。

主治:頭痛(無表證、里熱證、元氣虛、痰飲等證),胸痛,天亮汗出,心裡熱,瞀悶,急躁,夜睡夢多,不安,小兒夜啼,呃逆,乾嘔,心悸,易怒等。

此方為傷科醫生普遍採用。鄧氏曾治療一位被手推車壓傷胸部的患者,經其他法治療十多天,胸痛仍甚,用此方內服,藥渣復煎,加酒、醋各一兩,熱洗痛處,3日後痛消,繼服數劑(並加外洗)以鞏固療效。

此方對於頑固性之頭痛、失眠,經久治無效,而舌邊有瘀點,或見澀脈者,有時能收到意外效果。本方對胸部因於瘀熱的證候多有效。

3.少腹逐瘀湯

小茴香7粒,乾薑0.7克(炒),玄胡3克,沒藥7克(研),當歸10克,川芎3克,肉桂3克,赤芍7克,蒲黃10克,五靈脂7克(炒)。水煎服。

主治:少腹積塊疼痛,或積塊不疼痛,或疼痛而無積塊,少腹脹滿,經病崩漏,白帶,不孕等病證。

據鄧氏臨床體會,本方對於婦科多種疾病有效,如少腹積塊疼痛,或經痛之喜按者,經水過多,或斷續淋瀝不止者均有效。若用於經水過多,蒲黃應用蒲黃炭。

王氏自稱本方為「種子安胎第一方」。此方對於月經不調所致的不孕症確有良好的效果,對於附件良性腫塊亦有效。該方小茴香可用5~7克,其他各葯亦可稍增其分量。

4.補陽還五湯

黃芪120克,赤芍5克,川芎3克,桃仁3克,紅花3克,當歸尾7克,地龍3克。水煎服。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邪等。

本方對於偏癱、截癱等屬於氣虛有瘀者,效果甚佳。鄧氏曾用此方治療各種腦血管意外後遺症之偏癱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有恢復五成的,也有恢復八九成的。

曾治一例嚴重截癱女子,後能不用扶杖跛行,恢復工作,結婚後產一子。該女子姓曾,時年22歲,就診時已截癱卧床半年,兩腿消瘦,自膝下只余皮包骨頭,需人攙扶起坐,坐亦不能久,面目虛浮,月經3月未行,唇舌色黯,苔白,脈細澀。

乃予補陽還五湯,黃芪用120克,家人見方,初不敢服,後試配半劑,服後月經得通,始有信心,連服十多劑。二診時自覺精神較好,月經已凈,腰部稍有力。再開處方為:

黃芪200克,全當歸30克,川芎10克,赤芍13克,桃仁13克,紅花5克,地龍10克,桂枝10克,黑老虎13克。水煎服。

該方服10劑後,已能自動起坐,胃納甚佳,面色虛浮而轉紅活,上半身轉胖,腿肉稍長。照方再服十多劑,能下床稍站一會。囑其注意鍛煉學站,進而扶雙拐杖學步。照上方加減,服藥8個多月,並經艱苦鍛煉,已能扶一拐杖緩慢行進,一年多後參加教學工作,已能丟掉手杖跛行。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灸 的精彩文章: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