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淮以39.85億政府補貼稱王 看那些躺在補貼上的車企們

江淮以39.85億政府補貼稱王 看那些躺在補貼上的車企們

9月1日,北汽福田發布公告稱,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至今,北汽福田共收到研發支持資金、企業發展資金、稅收返還、 獎勵資金、專項基金等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37 筆,共計 6309.81 萬元(不含以前 年度政府補助由遞延收益轉入損益的金額)。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16 號-政府補助》有關規定,公司將上述政府補助認定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並按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有很多人在看到這個公告的感到一臉不可思議,比如我的朋友小A。小A表示,難道車企不是作為獨立經營的企業嗎?收支難道不是自付盈虧為什麼還要國家補貼?那車企豈不是跟我們村裡種田的一樣?

經濟需要農業工業一手抓 車企補貼有緣由

道哥想說,車企補貼還是跟農業補貼不太一樣。畢竟有的車企一年的補貼可以趕上好一個縣一年的農業補貼。比如2016年的時候,上汽從政府獲得了25.47億元補貼。這個數值遠超有的縣農業補貼。其實,政府補貼車企與補貼農業是一樣的。車企作為重工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是國家大力扶植的對象。

步入21世紀,發展中國家既要抓住農業經濟命脈,也要積極發展工業經濟命脈。工業發展是促進現代化重要的里程,不僅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高的GDP增長,同樣工業的大力發展將會為文化經濟提供良好的保障。車企作為製造業一環,是現代工業經濟重要的一環。可以說,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的發展從側面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GDP的增長趨勢。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個發展的就是汽車工業。在現代化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家對於車企的重視一點也不輸給農業以及其他製造工業。所以才會有國家對於車企的補貼。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

車企對於政府補貼依賴由來已久

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於車企的重視,另一方面,有的車企卻憑藉著國家補貼的漏洞,躺在補貼上吃飯。前段時間出台的新能源雙積分政策,就是為了應對吃飯不幹活的車企。可是,車企對於政府補貼依賴由來已久,尤其是自主車企。

比如說前文說到的上汽集團。8月29日,上汽集團發布2017年半年報。上半年,集團共實現營業總收入3964.06億元,同比增長12.85%;凈利潤同比增長5.96%至159.58億元。這個數值毫無疑問的是今年國內利潤最大的車企。而根據2016年全球主要車企的財政報告,上汽集團以320.09億元的凈利潤名列最賺錢中國車企榜首,全球第十。

可以說,上汽現在炙手可熱。但是這個排名分量雖然很高,不可否認為上汽利潤作出最大貢獻的卻是合資車企。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歸於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56.82億元和169.47億元,按照《權益法》分配,上汽從中獲取凈利潤213.14億元,剩下的凈利潤總額也只有106.94億元;考慮到外方還和上汽設立了其他合營公司與聯營公司,自主板塊貢獻給上汽的凈利潤不到320億元的三分之一,中國力量的貢獻依然薄弱。合資車企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利潤的中堅力量,這是眾所皆知的秘密。但是,實際上,自主車企和總部所獲得利潤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政府補貼。

比如,在2016年的上汽凈利潤里就還有政府給予上汽的25.47億元補貼,這是30.49億元「營業外收入」最大的一塊,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成為凈利潤額中的組成部分,占利潤額度大約為8.0%。這麼大一筆補助,當然政府也不是白給的,在上汽官方給出的解釋中說,政府補助主要包括土地拆遷補助、固定資產採購補貼以及技術改造等。

而過去五年中,上汽每年的政府補助額度從7.62億元攀升到如今近30億元,最近三年均超過了25億元,占凈利潤比重在8到10%之間。

多家車企瓜分政府補貼「香餑餑」

政府補貼直接落到國內自主車企和總部,這塊香餑餑當然不可能只有上汽獨享。根據統計,2014年國內22家上市車企享受到總計73.61億元的政府補貼,2015年進一步攀升到118.23億元,在2016年這個數字則進一步膨脹到120億元開外。120億元!要知道最新修建的成蘭鐵路(阿壩段)也是花費了120億。

其中國內11家規模較大的上市車企包括,上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比亞迪、北京汽車、江淮汽車、一汽轎車、一汽夏利所獲得的政府補貼都在1到8億元之間,江淮、上汽之後,比亞迪、吉利、北汽屬於補貼較高者,而長城汽車、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則受益於補貼較少。2016年的「補貼冠軍」當屬江淮汽車,39.85億元的額度遠遠超過了大多數國內車企的年利潤。上述車企去年政府補貼總額達到100.75億元,高於2015年的98.5億元。合計總凈利潤為893.88億元,也就是說,政府補貼要佔到11.3%。倘若再扣除合資車企貢獻的利潤,讓利潤總盤的分母縮水,則這個比重將達到三成以上。

政府補貼縮水 車企不能躺在補貼上吃飯

可能是意識到政府補貼對於車企的依賴性,所以今年的政府補貼大幅縮水。面對政府補貼的大幅縮水,車企為了彌補收支平衡就選擇了提高了價格。但是消費者對於提高的價格又不能一時之間就接受。一系列的循環導致車企必須奮起尋找出路。比如,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政府補貼大幅退坡,我們很理解,但是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去年退坡政策加大造成消費者短期內對價格難以接受,對公司有一定影響。今年3至4月已經開始恢復,影響逐漸減少。我們不能躺在補貼上吃飯,不能靠深圳、上海幾個城市賣產品,比亞迪要把車賣到全國200多個城市,向沒有補貼的城市推廣。」

不能躺在補貼上吃飯,是車企必然要走的道路。政府的補貼和扶持是為了車企更好的發展,更深層次的尋求汽車行業技術的突破。而一味的依賴政府補貼吃飯,終將效益江河日下,垂垂危矣!

微信公眾號「道哥說車」查違章功能正式上線,全國最快最準確的查違章。同時還可以加入我們的「道哥粉絲」,後台留言說明要加入道哥粉絲群即可,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哥說車1 的精彩文章:

年度最受期待SUV,路虎攬勝星脈上市售68.8萬起
攔腰斷裂傳祺GS4車主涉醉駕 四點分析斷裂疑雲
奧迪管理層遭「血洗」 馮德睿因在華「賠錢割地」下課
重磅:長安福特任職最長公關總監離職 細說王建輝其人
破局新生 大數據時代車企營銷新轉變

TAG:道哥說車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