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研究發現太平洋年代際振蕩位相變化主導中國東部降水變化

研究發現太平洋年代際振蕩位相變化主導中國東部降水變化

上世紀70年代開始,華北降水持續減少,呈現出顯著的乾旱化趨勢,而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卻呈現增加趨勢,中國東部降水的年代尺度變化表現為「北方減少,南方增加」的空間分布格局,即所謂的「南澇北旱」型。針對這個問題,過去的研究發現,這種「南澇北旱」的年代尺度降水格局可能與太平洋的年代際振蕩(PDO)具有密切關係:當PDO處於暖位相時,華北對應高溫、少雨和乾旱時段,長江中下游多雨;反之亦然。一些研究也發現了大西洋多年代際振蕩(AMO)對中國東部降水的年代際變化亦具有影響。然而,PDO和AMO與中國東部年代尺度降水變化聯繫的機制還不甚清楚,對它們相對作用的研究還很薄弱。

基於以上問題,中國科學院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博士楊慶和研究員馬柱國等利用CLIVAR乾旱研究工作組發布的年代尺度海溫影響氣候變化的數值試驗研究發現,PDO主導了中國東部年代尺度降水的分布格局,而AMO對這個格局的產生具有加強或削弱的作用。它們對中國東部年代尺度降水分布格局的協同作用取決於它們之間的位相組合,即當PDO處於暖位相時,「南澇北旱」的基本格局形成,這時,AMO的冷位相加強了這種分布格局的產生,而AMO暖位相則起到了削弱的作用,反之亦然。

PDO和AMO的協同作用通過對東亞大氣環流年代際變化的影響而作用於中國東部季風區降水的年代尺度變化,對中國東部年代尺度降水「南澇北旱」或「南旱北澇」分布格局的形成至關重要。

相關論文發表在J. Climate上。

PDO和AMO的不同位相組合對東亞500hPa高度場和850hPa風場及其降水的影響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死海」裡面的活植物,看梭梭和沙拐棗的「極限挑戰」
新型功能化微米結構材料實現對鉻的高效去除
七夕話鴛鴦之「前世今生」
研究揭示內隱自尊可遺傳
男子森林聽聞一陣躁動,前去查看是這龐然大物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