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封來自小樽的《情書》
小樽
寫在前面
開頭兒,先謝謝小夥伴參與上期投票,以及在朋友圈寫下暖心的留言。
坦白講,每次推送我還是很在意「閱讀量」的:看它破百,也會暗自竊喜。用心寫了,數據不好看,也會小失落。如果寫的正好是你們感興趣的,那真的非常非常有成就感,「傾訴分享欲」也得到極大滿足。你們,是我更新的動力o(* ̄︶ ̄*)o
前情
曲總和我認識時,他正在日本讀書,只有學校放寒暑假才回來。期間他家人過去看他,他也會帶家裡人四處玩下。他帶家人去小樽,回來跟我視頻吧啦吧啦一通講,表露的恨不得分分鐘帶我去......
過些日子,收到他寄來的明信片,小樽的郵戳配上一句:「就不帶你來小樽」,他的嘚瑟臉躍然紙上。這種皮了吧唧的留言,估計也就他能想得出來,又好氣又很逗。
小樽
第三天
「吃」與「逛」的抉擇
這次我們計劃沒小樽,因為林阿姨和曲總都去過。不過,林阿姨知道曲總明信片「就不帶我來小樽」的梗,說曲總不帶你去,林阿姨帶你去~O(∩_∩)O啊哈~我們捨棄函館下車吃海鮮,堅定地站了小樽。
北海道之旅,已經進入第三天。經過前兩天拉著三個行李箱的輾轉騰挪,外加換地兒睡覺的生疏感,今天一上列車,我便「咔噠」扣上了頸枕的塑料卡子,秒進夢鄉。
快到小樽,曲總給我拔楞醒了。
插播一棵草:舟車勞頓秒睡頸枕,來自沐沐推薦,MUJI的,沐沐在我們上次出差,讓我務必來一個。體驗一次長途交通,發現它簡直不可或缺。脖子不控的慌,路上睡著也不會離了歪斜。後來,我去哪都帶著:天熱,給它拴雙肩包上;天涼快,直接系在脖子上。另外,現在MUJI這個,正好打折。
情書
岩井俊二
1995年《情書》
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在小樽選景。
1995年播映後,給小樽加上了「浪漫唯美」的標籤。劇中克制內斂的初戀,兩個「藤井樹」的相識與錯過,女主雪地那句對著遠方呼喊:
GIF/1K
這部劇,冥冥中,跟小樽的繁盛、沒落回歸恬淡,走了相似的路徑。
小樽,在北海道西南,札幌外港。臨石狩灣。佔據得天獨厚的條件,小樽早起漁業發達,金融聚集,有「北海道華爾街」之稱。
小樽經濟鼎盛在大正末期(20世紀20年代)到昭和11年(1936年)間,現在依稀保有昔日印記。後來經濟中心轉到札幌,小樽運河變更多成了懷舊之地。
我們從車站出來直走,廢棄鐵軌運河碼頭西北角的公園
攝影 By林阿姨
知識點
小樽運河
小樽運河,公元1914年開始建造的河岸以石塊鋪砌,填海所建,歷時9年。
全長1140公尺、幅寬20至40公尺,是北海道惟一、也是最古老的一條運河,與北海道的開拓歷史同齡,約120多年。
後城市發展被截取與掩埋了部分,現存的部分成為小樽最古樸、浪漫的街景。
站在運河橋上拍,東側是石造【北日本倉庫】,西側是鐵藝欄杆那張照片。
運河畔的63支昏黃的瓦斯燈和數十萬個石磚所砌成的石板步道,構成了小樽夜晚的迷人景色。從網上搜了張圖。
小樽運河,詩意雪景,也搜了網上的圖
沿著小樽運河去碼頭看小白船,歲月是一片靜好。
繼續往西北走,想去公園呆會兒。
攝影 By林阿姨
喂海鷗
公園開闊場地,有日本父親教上學齡孩子打棒球;也有爸爸陪小朋友踢球,他們的親子互動,你能真切感受到:是溫度的。
在北京,我看到更多的是擠破頭標榜「中產」的父母,把孩子送去價格不菲的親子班,讓老師帶著孩子學英語、按既定畫面塗鴉、烤小餅乾,家長跟孩子隔著玻璃門和前台,家長在商場走廊百無聊賴刷手機,也不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挎著魔膳師的保溫杯等著接孩子。
在小樽,最喜歡的是林阿姨和曲總喂海鷗烏鴉的照片。夕陽的餘溫,海面泛著玫瑰金的光。有幾個日本大叔在不遠處釣魚,一坐就是一下午。
林阿姨本來7-11買的柿子種花生米混合裝,好大一包,在路上當小零食,結果沒怎麼吃。到小樽,叫我試著撒了幾把喂海鷗,開始幾隻海鷗試探性接近,覺得味道不錯,陸續三隻、五隻,直到勾引來大烏鴉也加入撿拾花生豆兒的隊伍。
餵了二十多分鐘,我覺得這個時段,超越了在小樽運河長椅上吃蛋撻,躍居《第一美好》:古樸石頭岸,日落,我們三人的影子漸漸拉長。不急著追訪《旅遊攻略》那些必去的景點,留在這兒,被一群白色的、黑色的大鳥圍著,一把一把將花生、柿子種撒得更遠,看鳥盤旋、瞬間下落、試探性接近,啄食在快速吞咽,海鷗的小細腿兒,蹦跳著,回報你一個「(????)??嗨~快點繼續投喂啊」的眼神,以及海鷗、烏鴉各自特有的叫聲此起彼伏。回去的路上,買了章魚小丸子。一個土黃色小麵包車,從車體廣告宣傳到食品加工製作裝盒一體化。
曲總跟店主寒暄:去年來,也遇到您這車了,今年,又遇到了。
店主說:他已經做章魚小丸子好多好多年了,一直在這個地方。
一個小營生的持之以恆,足以見「匠人精神」。
我想:估摸是,小樽這地方也沒個城管吧。
晚上,小樽站,歸程。
北海道自助游,快速回顧の任意門:
Day 1【小野館兒】築地網紅壽司店+「無料の幸福」東京塔
Day 2【小野館兒】青森弘前城,古城櫻花河繪卷


TAG:小野館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