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范仲淹與耀州文正書院

范仲淹與耀州文正書院

文 壇 佳 話

范仲淹

與耀州文正書院

耀州明、清兩代的最高學府地址不在一處而均稱為「文正書院」,「文正」是宋代名相范仲淹的謚號。位處西北僻地的耀州書院為何要以「文正」冠名?這其中的原委還要從范仲淹與耀州的關係說起。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生於北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逝於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為北宋仁宗朝名相,既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又是邊防主帥,可謂文武全才。他的美文《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千百年來激勵著後代無數文人學子、正義之士清廉從政、關注民生。故此,他的大名自古及今享譽全國。

北宋初,興起於今寧夏、甘肅及陝北一代的党項羌人所建的政權,史稱「西夏」。西夏國主李元昊因不願臣服宋朝,不時舉兵侵擾北宋西北邊境搶奪物資、殺掠居民,雙方經常發生爭戰。仁宗寶元三年(1040年),西夏攻延州,朝廷派范仲淹與韓琦同任陝西經略副使,范兼知延州,開赴陝北前線負責改革軍制,鞏固邊防。在范兼知延州與李元昊對峙爭鬥期間發生了被貶知耀州的變故,其原委是:慶曆元年(1041年)正月,宋仁宗詔令各路兵馬往討元昊。根據當時氣候、地理及雙方兵力等實際,范仲淹上書進諫,認為「塞外大寒,我師暴露,不如俟春深賊馬瘦人飢,勢易制」,提出「按兵不動,以觀其釁,許臣稍以恩信招來之」的策略,得到了仁宗皇帝的允許。後來元昊派人到延州求和,「范仲淹為書戒諭之」,勸元昊去帝號,守臣節,以報答朝廷恩遇。但當時韓琦卻主戰,以手書命令大將任福率軍攻打,結果全軍覆沒,任福自盡。

接著,李元昊又在籠絡川打了勝仗,使宋軍遭受嚴重殺傷,元昊因連勝宋軍,聲勢大作,作書答范仲淹「語不遜,仲淹對來使焚之」。事情傳至朝廷,「大臣以為不當輒通書,又不當輒焚之。宋庠請斬仲淹,帝不聽,降本曹員外郎,知耀州」,具體時間據歷史記載是在慶曆元年(1041年)三月,於是范仲淹的宦歷中就有了貶知耀州的記錄。范到耀州後,不久即向朝廷寫了《耀州謝上表》,針對大臣們加給他「不當輒通書,又不當輒焚之」的罪狀,列舉朝廷有關雙方文書來往處理的規定:「今後賊界差人寄書到,文字如依前僭偽,立便發遣出界,不得收接」,「若得外界章表,須先開視……辭涉悖慢者並須隨處焚毀,勿使騰布」,用十分懇切的語言擺事實,講道理,說明了事件真相。《耀州謝上表》原文今仍保存於清乾隆廿七年《續耀州志·藝文志》中。

不久,朝廷弄清了事實原委,認為錯不在范,且邊防前線並未安寧,確實也離不開「胸中自有雄兵百萬」的范仲淹,於是當年冬又委以重任,繼續派往前線負責抗擊西夏之軍事。范仲淹在耀停留不過數月之久,這也只是軍務大事過程中的一段波折和插曲,因而在耀期間只是維持政令正常運行,政務方面不可能有多少大的作為,史志中未留下多少具體記載。《耀州志》中「未幾,即召起」的記載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只因范在歷史上的大名,終歸成了耀州歷史上的一段名人佳話。

到了明代,大興崇敬鄉賢名宦之風,各地紛紛在文廟、學宮中附設鄉賢名宦祠,立牌位供奉本地歷代鄉賢及前朝造福百姓、政績卓著的名宦。有些地方還專門為知名度高的人物立專祠紀念,像范仲淹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凡與其生平經歷有關的地方,皆以與其有關聯而倍感榮耀,就如今日各地宣傳名人以提高本地知名度一樣。當時,范仲淹曾經作過官的邠州、慶州等地也都建祠祭祀,在此風氣背景下,嘉靖二年(1523年),耀州知州趙時倡議興建「范文正公祠」及「文正書院」,呈文報告得到批准後開始實施。地址選在塔坡原畔的故明德寺舊址,遷出了寺中舊有泥塑佛像,整修了殿宇房舍,在正中大殿建成「范文正公祠」。

翻修了大殿兩旁舊廡,建成齋廡各九楹,東邊稱作「經義」,西邊稱作「治事」,是學生分科修習、研討的教室和師生居住之所。校舍殿堂煥然一新,加上官方重視、嚴師訓導,成為當時耀州的最高學府。此後二十多年中,歷屆鄉試都有耀州舉子高中,如後來官居湖廣督學、明代陝西名志《耀州志》的作者喬世寧就是文正書院首批生員中的佼佼者。喬於嘉靖四年(1525年)高中解元,取得陝西鄉試第一名的驕人成績。此後,連續幾屆鄉試,舉人達二十餘人,盛況可見一斑。耀州雖地處北山僻鄉,但一時成了渭北乃至關中人才濟濟、文風鼎盛之區。

明代耀州知州溫秀是一位風流才子,雅好詩文。嘉靖十九年(1540年),他仿照唐代長安舉子高中後雁塔題名的故事,將耀州明代科舉中試者題名刻碑鑲嵌於書院後的寺塔之上,成為文壇佳話。現塔第二層南向石碑就是當年原碑,明代舉子大名歷歷在目。二十八年(1549年)之後,由於各種原因,書院又漸趨於衰落。明末,災荒戰亂連年,書院也隨之荒廢。

到了清代,社會穩定,重教興學成了當政者關注的重要政務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侯珏來耀任知州,在耀五年,關心百姓疾苦,重視教育,政績卓著。因當時人口大量集中在城內,塔坡文正書院荒涼破敗,已不適宜繼續使用,於是決定在明代關中布政分司署衙廢址重建書院,名稱仍用「文正」。建設資金來源,一部分是賣掉的原縣署東邊十二間臨街門面房420餘兩得銀,另一部分是地方熱心士紳捐助的730餘兩銀兩。布政分司舊址地處西街鄰徳巷南口,面臨西大街十字(今西街小學址),佔地3.5畝。

經過精心設計、認真施工,配以園林綠化美化裝點,形成了一處「軒窗高敞」、「多佳樹芳卉」、「有曲池、小橋、紅欄」、「堆石為山」、「竹風瀟瀟」、「人聲寂然」、「養性之妙區,讀書之勝地」。侯珏離任前,書院已初就規模,後經繼任知州汪灝帶頭捐俸以作倡導,二十七年(1762年)又得到本地一些急公好義之士的響應,共捐銀700餘兩,將其作為基金,存入錢莊或貸給商號生息來維持書院開支,解決了書院日常費用來源,使之成為清代耀州的最高學府,為耀州培養了一批批傑出人才。歷史文化名人范仲淹的大名與耀州明清兩代的教育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既是佳話,也是幸事。

書院大門南向的「范文正公祠」正中供奉著范仲淹的木製牌位,供學子瞻仰禮拜。祠前兩旁的檐柱上掛著一幅木製黑底金字的楹聯:「六丈聖人津梁後學,五尺童子模範前徽。」因范在家族中排行老六,丈為老者,故稱「范六丈」;「聖人」是當時與范同朝為相的富弼對范的稱頌之詞(即「范六丈,真聖人啊」)。整個對聯寓意後來學子應以前賢范仲淹為榜樣,發奮讀書,立志成為國家棟樑之材。這幅楹聯一直到民國時期的「耀州第一高等小學堂」時還在,後因時代變遷、校舍翻修改建而不知所終。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文正書院解體。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原文正書院舊址上創辦了當時耀州唯一一所高等學堂,校名為「耀州高等小學堂」。創始人為當時耀州牧褚成昌(浙江紹興人),聘請邑人任師竹(辛亥革命先烈)為堂長,張志甲(朝邑人)為總教習,蒲城人張銑(拜雲)、郃陽人劉廷寬、楊鼎銘為教習,邑人楊愷任學監。學制三年,入學者都是科舉時期未能入學的童生,人稱「半截秀才」。

高等小學堂的課程除讀經講經之外,有中國文學、中國史、算術、地理、圖畫、體操,並加授手工、農業、工業等科目。課程內容較以前科舉時期更加廣泛,增添了許多現代科學知識。學校制度也有了較大改革,實行同等學歷的班級授課制,提倡「以講授為主,循循善誘」,廢除了體罰學生的奴化教育。高等小學堂首屆學生僅有十三名,畢業十二人。他們是成日新(柏仁,曜三)、左登第(級三)、陰日省(雨三)、宋多壽(祝三)、安維泰(乾三)、成德讓(遜三)、文啟賢(承三)、張培成(屏三)、劉鳳章(覺三)、楊光晨(天章)、宋光洵(仁三)、馬鑒堂(鏡三),連同後來的第二、三屆,共三十餘名,因其表字中均有「三」字,被耀州人稱作「三字型大小」。這些人成為耀州第一代接受現代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識分子,畢業後有的繼續深造,有的從事教育事業,均對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成為耀州城鄉很有社會影響的人物。

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1912年),「耀州高等小學堂」更名為「耀縣第一高等學校」;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稱「西街小校」。解放後,1950年改名為「耀縣城關九區第一完小」;1956年改稱「西街小學」;1958年公社化大躍進中,聯合城關地區五所小學成立「耀城鎮聯合小學」,簡稱「聯小」,原各小學稱「教學點」,校總部(即校長辦公室)就設在西點內;1961年各校獨立分開,又恢復「西街小學」;1967年「文革」期間改為「育紅小學」;1979年改制戴帽初中,稱「西街八年制學校」;1983年改為完全小學,稱「西街學校」;2012年國慶節後,整體併入北街小學,遷入新校址即原來的「柳公權中學」(城關中學)址。至此,西小完成了她悠久輝煌的歷史使命。若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算起,該校已有連續255年的教書育人歷史,可算是耀州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學校。

文字:雷天啟

編輯:冬 青

圖片:網 絡

— THE END —

沮水微瀾丨發現耀州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沮水微瀾 的精彩文章:

南唐耀州高士鄭元素 讓《蘭亭序》重出人間

TAG:沮水微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