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名人「猝死」,心腦血管疾病應當如何預防!
「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那個會先來……
8月30日一則關於「前甲A上海中遠俱樂部總經理王國林」踢球猝死的消息牢牢佔據微博實時熱搜榜首,搜索熱度高達75萬以上。
隨著科技發展,時代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的質的提升;「猝死」事件為什麼在我們生活中頻頻發生?
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生活、工作壓力愈加沉重,再加上長期對健康生活方式的不重視,暴飲暴食,客觀社會環境因素和主觀個人因素的雙重影響,「猝死」現象也就越來越常見。
GIF/955K
面對如此嚴峻的「猝死」狀況,我們應該如何做好應對措施,預防「猝死」情況的發生。
01
壓力和不良生活習慣是元兇
一些中青年人平時沒什麼疾病,但如果長期處在高強度工作壓力和持續熬夜等疲勞狀態下,就很容易誘發潛在的心源性疾病,如勞累後胸悶、呼吸困難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癥狀。「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中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發生猝死。因為他們工作節奏非常快,往往會把猝死的先兆癥狀忽略掉,以為是工作累了或者沒有休息好,這 種忽略往往是致命的。若中青年人本身就患有冠心病、心肌炎、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瘤等心腦血管疾病,還要繼續熬夜、嗜煙酗酒、飲食不節等,血管 會持續痙攣收縮、血液黏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終可能會突然出現血管閉塞,導致心肌梗死。
02
勞逸結合別再透支生命
「身體是自己的,再忙再累也要注意休息,不要再透支生命。」萊蒙醫療呼籲:中青年人要科學起居、勞逸結合,只有做到以下幾點,才有可能避免猝死的悲劇發生:
1、生活規律
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 小時,盡量不要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緊張、大喜大悲,保持心態平和。
2、經常運動
應根據個人喜好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最好3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3~5 次。這樣會有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
3、合理膳食
應以富有營養的清淡飲食為主,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適時補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戒煙限酒
因為吸煙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5、定期體檢
一般來說,30 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若檢查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則要及早干預,避免危險因素。
以上預防方式只要在平時生活中注意遵守,「猝死」的機率就會下降。但是,介於個體的差異化人體的衰老、功能的退化,偶爾激烈運動、勞累過度還是會引起「猝死」的機率。
由於年紀的增長,機體的氧化和炎症,體內活性氧、毒性自由基長期以來對人體各部位細胞的攻擊引起細胞的老化和死亡甚至癌變最終導致不同疾病。這時,為了預防猝死的機率, 是時我們要從根本上進行機體的抗衰老,減少因為健康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點擊展開全文


※《臨床心血管病影像診斷學》
※吃錯奶油不僅發胖,還會突發心血管疾病
※秋天吃這個水果可有效改善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血壓低於140/90mmHg的成年人的心血管疾病
※血管瘤患者的生活護理注意事項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