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最先以「秦人」指代中國?

誰最先以「秦人」指代中國?

作者:徐波,歷史與國際關係學者,知名國際時政期刊《世界知識》前主編。有多種著述及譯著,在多個場合舉辦中外交流史與國際關係講座。

(此篇接上篇《日本人怎樣糟蹋了「支那」這個美好的辭彙》)

在秦穆公稱霸西戎之後不到半個世紀,在西亞出現了一個大國——波斯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阿契美尼德帝國(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

我們常說,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輝煌歷史。這只是個大概的說法。在世界古典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比較後起的一個。真正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是西亞的兩河流域和北非的古代埃及。西亞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是文明的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還是文明的太陽不斷升起的地方,在公元前長達幾千年的時間裡,曾經出現許多高度發達的文明。波斯文明又是西亞文明中的後起之秀。在西亞已經發展了幾千年的古代文明的基礎上,波斯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於公元前6世紀建立起來,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

秦與波斯,兩個國家雖然沒有直接接觸,但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建立無疑為秦的大名在這個地區的傳播創造了非常便利的條件。所以,至少在公元前5世紀,波斯就以「秦」來稱呼中國了,證據就是波斯的古代文獻。用現在的拉丁文字拼寫出來,就是Cin,Cinistan,Cinastan等。

阿契美尼德帝國於公元前4世紀後期滅亡在長途東征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手裡。滅掉波斯以後,亞歷山大大軍繼續東進,直搗印度河流域,使當地政治重新洗牌。亞歷山大撤走以後,有一支家族勢力趁機興起,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孔雀帝國(公元前4世紀末建立)。

孔雀帝國的開國首相喬底利耶著有一本著作《政事論》,講的是安邦治國的事。書中有「產生在Cina 的成捆的絲」這樣的句子。這個Cina同樣就是指中國。或許,印度是從波斯人或者馬其頓希臘人那裡知道中國,而來自遙遠的歐洲、征服了波斯的馬其頓希臘人,如果知道中國,也一定是從波斯人那裡知道的。印度從波斯人那裡,或者從征服者馬其頓人那裡知道了中國,並沿用了他們對中國的稱呼,並且還知道中國的絲。

所有這些,不都是從由余向秦穆公獻上的一計,然後「開地千里,逐霸西戎 」而導致的嗎?

大家可能會問,這些是不是只是猜測?我們怎麼知道「Cin」或者「Cinastan」就是指中國呢?中文史料中有沒有印證呢?

我們來講一段著名的「漢武帝求汗血寶馬」的故事。大家知道,張騫通西域以後,漢武帝聽說大宛(在今烏茲別克)出良馬,非常想得到這樣的馬匹。漢朝要抵禦匈奴、要開疆拓土,要發展騎兵,必須要有好馬。所以,漢武帝決定不惜代價求取大宛的好馬,先派使臣商議,不成,於是封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帶兵長途遠征大宛。

李廣利因為這件事「名垂千古」。但他既不像衛青、霍去病那樣功勛赫赫,也不像飛將軍李廣那樣威震匈奴。他的妹妹是漢武帝的寵妃,即著名的「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漢武帝是想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武帝發西域附屬小國六千餘騎,又發中原「郡國惡少年」萬餘人,浩浩蕩蕩開到大宛邊境。一個平庸的將軍帶著一大批烏合之眾長途跋涉,給養又跟不上,仗打得好不好可想而知。大宛人堅決抵抗,李廣利戰敗退兵,漢武帝大怒,再次調集軍隊糧草,讓李廣利務必打贏這一仗。這一下李廣利不能掉以輕心了,果然率領兵馬又殺回大宛,團團把大宛城圍住。

當時,大宛人有一個弱點:不會打井。城中取水完全靠城外河流。李廣利派水工把城外河流堵截起來,使城裡無法取水,想通過這種方法迫使大宛投降。即使這樣,大宛城被圍四十餘日,還不投降。李廣利正納悶的時候,大宛城裡吃不住勁了。一些大宛貴族商議:漢朝大兵圍困,我們遲早抵擋不住,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國王不答應漢朝的要求,還殺漢朝的使臣,這不是辦法。貴族商議以後,就把國王殺了,然後提著國王的人頭與漢軍談判說:別再打了,國王已經被我們殺了,你們要馬隨便帶走,如果還要打下去,我們就把寶馬全部殺掉,還會從西域其他國家調救兵,結果怎麼樣,你們看著辦吧。

李廣利一聽這個情況,就和部將商議:「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史記·大宛列傳》),再打下去還很麻煩,不如見好就收,把馬帶走吧。於是,這場勞民傷財、導致民怨沸騰的戰爭就結束了。戰爭結果我們先不去管它,我們感興趣的是貳師將軍李廣利這句話。

「聞」就是聽說,就是說,一定是有人向漢軍報告了情況,大宛城中新近得到了「秦人」會打井,所以無法再通過斷其水源的方式迫其投降。那麼,「秦人」是什麼人?如果大宛人不會打井,這一帶其他國家的人一樣也不會打井,所以,「秦人」必定是漢人。為什麼李廣利這句話中不把中國人叫「漢人」而叫「秦人」呢?其實不是李廣利這麼叫,是向李廣利報告情況的人這樣叫。誰能向李廣利報告這個情況呢?只能是當地人。

我們因此而知道,在西域當時確實把中國人叫「秦人」。

也許有人問,這是不是孤證,不足以說明問題?如果你認為這一個例子不足以說明問題,我們再講一個故事。

漢武帝派往匈奴的使臣衛律投降了匈奴,很受匈奴單于器重。就是他曾經逼迫另一位使臣蘇武投降,他跟19年持節不屈的蘇武形成鮮明的對比。他還設計借單于之手殺害了投降匈奴的李廣利。漢武帝晚年又派李廣利出征匈奴。此時的匈奴經過漢朝多次打擊,力量早已今非昔比,李廣利出征打得還算順手。但正在此時漢武帝宮廷內發生了內亂,直接牽涉到李廣利和他的家族,他出於立功贖罪的心理盲目冒進,兵敗被擒,於是投降了匈奴。衛律嫉妒單于對李廣利的器重,設計讓單于殺害了李廣利。幾年後漢武帝去世,匈奴也因為一再遭到漢朝打擊而疲苦不堪,經常擔心漢兵襲擊。衛律於是給單于出主意,讓他們打井、築城、建倉庫藏糧。讓「秦人」替他們守衛。因為匈奴本是游牧民族,不會守城,打起仗來常常等於拱手把糧食送給了漢軍。讓「秦人」來守衛,「漢兵至,無奈我何」 (《漢書·匈奴傳》)。這些所謂「秦人」,顯然就是隨李廣利投降了匈奴的漢朝軍隊。

你也許會問,大宛匈奴時代久遠,當時對中國稱呼為「秦」,能夠說明後世對中國的稱呼嗎?那好,我們還可以講第三個故事。魯迅曾把一些人稱作「中國的脊樑」:埋頭苦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什麼是捨身求法?就是捨死忘生,不怕困難和危險,到西域、甚至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學習佛法。中國僧侶最早到西域去學習佛法,始於三國時期,但到印度本土的第一批僧侶是東晉時期,其中的代表者就是東晉高僧法顯。前面講的汗血寶馬戰爭、李廣利北伐匈奴是公元前2世紀末的事,東晉高僧法顯到印度是公元400年左右的事,前後相差五六百年。法顯回國後著有《佛國記》,講他去印度求法的經歷。他在中亞和印度遊歷時,在談到自己的祖國中國的時候,「秦土」「漢地」並稱,又稱中國僧人為「秦道人」。這顯然也是按照當地人的叫法稱呼中國和中國人。當地人見到來自「秦地」的人來學習佛法,說哎呀,真了不起,那麼偏遠荒涼的地方的人都知道學習佛法。可見,公元前4世紀孔雀帝國時期印度就把中國稱作秦,800年後法顯去時依然把中國稱作秦。

這樣,中國和外國的史料就對上號了。不管是《史記》、《漢書》還是法顯,所說的「秦」、「秦人」一定是當地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稱呼Cina的回譯,他們當時一定明確知道Cina就是當地人對「秦」譯音。從北邊的匈奴,到西邊的波斯,到南邊的印度,這麼廣大的地區都把中國叫做「秦」,更遠的歐洲人也用「秦」稱呼中國,就不足為怪了。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15級碩士研究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怎樣糟蹋了「支那」這個美好的辭彙
放下武器,接受屠殺:日方鏡頭下大屠殺期間的南京
張憲文:十分鐘講清中國近代革命的緣起
張憲文:中華民國成立在歷史上的「七個第一」
揭秘二戰末期神秘的日軍「龍兵團」葬身之戰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