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警接墜樓老人:對英雄價值觀該有怎樣的回應?

武警接墜樓老人:對英雄價值觀該有怎樣的回應?

文/馬進彪

9月2日早上,海口一單位家屬院內發生了驚險而又感人的一幕。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不小心從二樓墜落,危急關頭,正在執勤的武警戰士戴子乾徒手將老人接住,前後時間不到兩秒。老人家屬說:「太感謝這名武警戰士了,他真是我們全家的恩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戴子乾稱,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就想著一定得接住,別摔著老人,老人是後仰著摔落的,這麼大年紀了,如果摔下來我自己也會愧疚一輩子的。(法制晚報9月3日)

危急關頭,事事難料,武警戰士戴子乾徒手接住墜樓老人的新聞一出,就引來了人們的關注,在這其中,點贊的人很多。但提出質疑的人也不少,主要質疑點在於武警戰士也是生命,他們不應當做出缺乏安全保障的冒險舉動,否則就是一種蠻幹,很可能既救不了這位墜樓的老人,又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有人甚至說,如果這位武警戰士出現了意外,那便非常不值。不可否認,這樣的質疑有其一定的「道理」,因為,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一旦失去便不可復生,生命的珍貴,就在於不可復生的一次性。

但是,這樣的生命價值觀,並不適合危急關頭的非常時刻。因為在危急關頭,本身就像打仗一樣,是一種在特定時段內必然帶有犧牲精神的道義壯舉。它最深層的意義在於,以犧牲自我的安危,努力保全他人的生命安全,而戰士的天職更是這樣。廣義上講,軍人天職要保護的人,既沒有對像的限定,也沒有場合的限定,它既應當包括自己的親人,也應當包括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全國各地的所有百姓。

不管是在天南,還是在海北,如果每位軍人或是每一個平常人,都能像這位武警戰士那樣,以「如果摔下來我自己會愧疚一輩子」的這種把天下老人視為自己親生父母的價值觀作為衡量自己內心世界的標準,那麼,全社會所有的百姓,全天下所有的父母,也就都將得到所有人的保護,其最深層的社會價值歸宿,就在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共我境界。一首歌曲可以概括這種最高的價值情懷:「你不犧牲,我不犧牲,誰來保護咱媽媽?」。

在危急關頭,一切情況都難以預料,每一秒都決定著他人生命的安危,在這種情況下,犧牲自己或局部的安全就是一種無法迴避的現實需要。其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在可及的條件下,立即遏制最危險的情況,這當然需要一種忘我的犧牲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犧牲精神,而只等著更多人員前來援助,只會將轉瞬即逝的時機錯過,其實,那終究會是內心世界伴隨終生的一種愧疚和不安。因為,這樣的等待或視而不見,其實是一種潛意識中的討價還價,它是對生命的極大漠視。

發生在海口的,正在執勤的武警戰士戴子乾徒手將墜樓老人接住,前後時間不到兩秒,之後,老人家屬說:「太感謝這名武警戰士了,他真是我們全家的恩人。」這是一起英雄主義的壯舉,這種壯舉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而英雄之所以是英雄,那並不是行為設計的結果,而是一種在特別情況下價值觀精神的自然迸發,它讓全社會感到的是發自內心的安全感。這樣的英雄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點贊,是因為大部分人尚且無法做到,所以作為常人來說,從心理層面就會自然而然地做出點贊的反饋,而這才應當是人的一種對英雄價值觀的正確回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冷評 的精彩文章:

「一招擒拿」抱孩婦女:暴力執法是法治社會不和諧的底色
明天取消漫遊費:消費者操心之路還有多長?

TAG:熱點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