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雲是推行小平同志「共享共富」第一人?

馬雲是推行小平同志「共享共富」第一人?

他掌舵於互聯網和科技之間,遊走於世間之巔,如今身價和自身價值無可比擬。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有人將馬雲比作清末商人胡雪岩,走官商路線。未來不可預知,我也不知道歷史是否會如巧合一般地重複,但從馬雲如今成為各級政府機構的座上賓來看,他與政治走的很近。馬雲曾說過不要把貿易問題政治化,而是把政治問題貿易化,此等廣闊視野我等庸人決難企及。甚至有網友稱馬雲是推行小平同志「共享共富」第一人!

1994年30歲而立之年的馬雲開始創業,創立杭州第一家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31歲的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卻發現了一個寶庫,互聯網。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雲第一次上了互聯網。 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馬雲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開始設想回國建立一個公司,專門做互聯網。馬雲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他立即決定和西雅圖的朋友合作,一個全球首創的B2B電子商務模式,就這樣開始有了創意。並起名中國黃頁。回國當晚,馬雲約了24個朋友做外貿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義上的學生,給他們介紹,結果23人反對,只有一個人說可以試試。馬雲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還是決定干,哪怕24人都反對,他也要干。1995年4月,31歲的馬雲投入7000元,又聯合妹妹、妹夫、父母等親戚湊了兩萬元,創建了海博網路,海博網路從此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產品就是中國黃頁。1996年,32歲的馬雲艱難的推廣自己的中國黃頁,在很多沒有互聯網的城市,馬雲一律被稱為「騙子」,但馬雲仍然像瘋子一樣不屈不撓,他天天都這樣提醒自己:「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然後出門跟人侃互聯網,說服客戶。業務就這樣艱難地開展了起來。1996年營業額利 .用 .支付寶芝麻體系微 .信 .關 .注 .「網商秘籍」芝麻上分550即可授信1到30萬,完全不看條件的情況下授信們還可以開 .通 .花唄借唄以及提額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也就是這一年,互聯網漸漸普及了。1996年3月因為杭州電信的實力懸殊的競爭,最後馬雲不得已和杭州電信合作,馬雲的中國黃頁資產折成60萬,佔30%股份,杭州電信投入140萬人民幣,佔70%股份。後因經營觀念不同,馬雲和杭州電信分道揚鑣,放棄了自己的中國黃頁,並將自己擁有的21%的中國黃頁股份,全數送給了一起創業的員工。這年是1997年,這是馬雲創業生涯第一次的失敗,這年馬雲33歲。1997年,馬雲離開中國黃頁後,受外經貿部邀請,加盟外經貿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由馬雲組建、管理,馬雲佔30%股份,參與開發了外經貿部的官方站點以及後來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馬雲的btob思路漸漸成熟「用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連網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聯網像一個無窮的寶藏,等待人們前去發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語打開的那個山洞。1999年,35歲的馬雲受夠了在政府企業做事條條框框的束縛、磕絆與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於人的馬雲推辭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請決心南歸杭州創業,團隊成員全部放棄其他機會決心跟隨。這年1999年,這是馬雲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創業失敗。1999年1月15日,馬雲和他的團隊悄然南歸。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園馬雲的家中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18位創業成員或坐或站,神情肅穆地圍繞著慷慨激昂的馬雲。再之後的故事則早已為公眾所熟知。阿里巴巴成就了馬雲,同樣也成就了中國互聯網。

滾滾歷史洪流中,馬雲是現代第一個集互聯網與科技的大佬和領袖,但絕不是最後一個。那麼,你的看法是?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文聊科技 的精彩文章:

看似平靜實則洶湧 京東與天貓「背後的女人」之爭

TAG:文文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