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匯清算系統之CHIPS系統

外匯清算系統之CHIPS系統

外匯清算是外匯交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今天和大家聊聊外匯交易中的一個重要的清算系統,CHIPS系統。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於1970年建立,由紐約清算所協會(NYCHA)經營。全球最大的私營支付清算系統之一,主要進行跨國美元交易的清算。

【正文】:

【什麼是CHIPS?】: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是「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的簡稱,是世界上最大私營美國美元資金轉賬系統,每天結算的平均1.5萬億美元的跨境和美國國內支付,它結合了兩種最好的支付系統流動性效率網狀系統和即時結算系統。

【發展歷史】

1970年,紐約清算所協會(NYCHA)建立CHIPS,代替原有紙質支付清算方式,為企業間和銀行間的美元支付提供清算和結算服務。

1998,Chips歸ChipsCo公司所有並處於其管理之下。2001,CHIPS採用新系統,開始向實時凈額清算系統過渡。

2007,全球最大的私營支付清算系統之一,主要進行跨國美元交易的清算,擁有安全、可靠、高效的支付系統,處理全球95%左右的國際美元交易,每天平均交易量超過34萬筆,金額約1.9萬億美元。

【CHIPS系統參與者】

參加Chips系統的成員主要分為清算用戶和非清算用戶

分類:

1.清算用戶:在聯邦儲備銀行設有儲備帳戶,能直接使用該系統實現資金轉移。目前共24個。

2.非清算用戶:不能直接利用該系統進行清算,必須通過某個清算用戶作為代理行,在該行建立帳戶實現資金預算

參加Chips的單位可以是紐約的商業銀行、埃奇法公司、投資公司以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

【Chips對參與者的要求】

在每天交易開始前儲蓄一定數量的資金。

在系統運行時間內,只有參與者當前的資金頭寸足以完成借記CHIPS才釋放支付指令,而且任何參與者當前的資金頭寸都不得小於零。

需要接受CHIPCo的信用評估。CHIPS參與者需要向CHIPCo董事會提交財務情況方面的文件,接受董事會定期問訊。

【Chips系統管理者】

紐約清算所:成立於1853年,是美國最早的清算機構,創立的目的是解決紐約市銀行間混亂的交易情況,建立秩序。在美聯儲於1913年成立之前,紐約清算所一直致力於穩定貨幣市場的流通波動,在那以後,清算所則開始運用自己的技術和組織能力來滿足銀行系統內部日益分化和交易量不斷擴大的要求。

【Chips系統新服務】

在線管理報告:金融機構在登陸後可以看到自己與交易對象的相對頭寸,查詢支付情況,進行Chips相關管理。

█ CHIPS系統工作運行

Step1 預付金餘額賬戶(Prefund balance account)

每個Chips參與者都有一個預先設定的起始資金頭寸要求,一旦通過Fedwire資金賬戶向此Chips賬戶注入相應的資金後,就可以在這一天中利用該賬戶進行支付指令的結算。如果參與者沒有向Chips賬戶注入這筆資金,未達到初始頭寸要求,則不能通過Chips發送或接收指令。轉入時間不能晚於東部時間上午9點。

Step2 日常運行 9:00——5:00

各參與者(銀行)向CHIPS中心列隊發送並接收支付指令——CHIPS通過優化演算法從中心列隊選擇要處理的支付指令——優化演算法將相關的支付指令釋放出來——對指令做連續、實時、多邊比配軋差結算——根據結果在相關參與者餘額賬戶上用借記/貸記方式完成最終結算——標記CHIPS記錄反映資金頭寸的增減變化 Netting process 凈額結算過程可以通過:單方、雙邊、多邊信用限額

Step3 日常運行 5:00之後

CHIPS試圖進行撮合、軋差、結算,儘可能多的釋放指令——對於未釋放的指令進行多邊軋差結算——最終頭寸為負的銀行將所要求的資金轉入CHIPS賬戶——CHIPS釋放餘下的支付指令,並對其結算

日間交易

1.銀行賬戶保持正餘額,滿足流動性需求

2.交易優先順序制度:參與者可以:追加資金並指定某些支付指令優先進行匹配,即立即清算;推遲未決支付。

清算流程(圖)

具體流程:

解釋:東部時間上午9:00之前,Fedwire(美聯儲轉移大額付款的系統)向Chips劃撥資金,為當天的交易形成資金池。

在當天的交易中,頭寸參與結算。

當資金池中的資金不足以支付當天的交易時,通過Fedwire追加資金,繼續進行清算

具體流程:

在本例中,銀行X欠銀行Y的資金。

藍色箭頭表示信息流,紫色箭頭表示資金流。

由於銀行X和Y不是Chips的直接會員,所以需要通過銀行A和B作為代理行。

銀行X、Y通過Swift系統與A、B建立起聯繫。

銀行A、B則通過Fedwire系統向Chips劃撥資金。

信息流通過Swift、Fedwire轉入Chips系統, 清算流程結束最終通過Chips系統向銀行A、B劃撥資金。

Chips系統風險防範

作為最大的私人運作的支付系統,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必須處理支付清算風險問題。

清算風險(settlement risk)涉及信用風險(到期一方不能履行承諾的支付義務),操作風險(unwinding risk)(給資金接收方的支付指令可能被顛倒),流動性風險(Liquidity質risk)(由於缺乏流動性到期支付指令不能執行)。 聯儲要求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和其他私人批發轉賬系統保證清算的順利進行,防止由於主要參加者不履行支付義務的情況發生。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有一個處理兩家最大參加者失敗的程序。儘管風險涉及到國際清算,但迄今為止,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還沒有未清算的交易。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借款人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足額償還債務或銀行貸款而違約的可能性。 經濟運行的周期性;在處於經濟擴張期時,信用風險降低,因為較強的贏利能力使總體違約率降低。在處於經濟緊縮期時,信用風險增加,因為贏利情況總體惡化,借款人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足額還款的可能性增加。

對於公司經營有影響的特殊事件的發生;這種特殊事件發生與經濟運行周期無關,並且與公司經營有重要的影響。 操作性風險 操作風險(opera—tionalrisk)是由不完善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 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 ,對於銀行而言,操作風險指的是操作實際績效低於預期績效的可能性 。

流動性風險

第一,流動性極度不足。

第二,短期資產價值不足以應付短期負債的支付或未預料到的資金外流。

第三,籌資困難。

流動性風險包括資產流動性風險和負債流動性風險。

控制信用風險的手段:

1 雙邊及多邊信用限額

所謂雙邊信用限額(BILATERAL-CREDIT-LIMITS)是指清算成員雙方根據信用評估分別給對方確定一個願意為其提供的信用透支額度; 所謂多邊信用限額(NET DEBIT CAPS)則是指根據各個清算成員對某清算成員提供的雙邊信用限額,按比例(如5%)確定出該清算成員的總的信用透支額度。

清算時,只要雙邊及多邊信用限額不突破則CHIPS根據支付命令對其清算成員行進行相應的借記貸記記錄,否則超出限額的話,其支付命令拒絕執行。

2 預付金餘額制度

為了保證足夠的流動性以迅速應對每日初始和最終的資金頭寸要求,CHIPS為參與者提供信貸限額。

3 參與者管理

參與者必須接受紐約州銀行或聯邦銀行的管理,確保接收定期檢查,並且運行穩定;還要接受CHIPCo的信用評估,向其提交財務情況的文件,接受董事會的定期詢問。

CHIPS系統的變革

第一次變革

背景

80年代美國進行了放鬆金融管制的改革。主要表現在兩項法令上: 《1980年存款機構放鬆管制和貨幣控制法》 《1982年高恩-聖傑曼存款機構法》

80年代金融市場的動蕩:眾多金融機構的倒閉

(1)創立「聯邦儲蓄與貸款公司清理基金」,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經營,以解決儲蓄業的危機。

(2)加強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貨幣管理能力和許可權。包括將繳納存款準備金的要求從聯儲會員擴大到非會員銀行以及非銀行存款機構,凡受繳納存款準備金約束的存款機構應定期向該委員會提供資產負債情況的報表等。

1990年,為了加強對差額清算系統的風險管理,十國集團中央銀行共同制定了蘭佛魯西標準(Lamfalussy Standard)----- 規定「多邊軋差系統的最低限度應保證當具有最多凈借記頭寸的參與者無法結算時,每日的結算會按時完成。」

內容

自1990年起,CHIPS規定在一天清算結束時,若有一家或多家銀行出現清償問題,且這些銀行找不到為其代理的清算銀行的話則被視為倒閉,這時,由其造成的損失由其餘各成員行共同承擔,以確保一天清算的完成。 作用 這些風險控制措施的實施,不僅控制了成員行的風險,而且也控制了整個系統的信用風險。因此,我們可以說CHIPS為國際美元交易支付提供了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統支持。

第二次變革

背景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實時交易成為可能

與同類交易系統競爭者競爭,保持自身系統的優越性

內容

2001年,CHIPS採用了新系統,逐步成為了實時清算系統。 透支息的變革:由免息到收取利息,也是控制風險防範的新措施。

作用

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信用風險,雙方都能時刻了解賬戶上的信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orexware 的精彩文章:

TAG:forexw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