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騎士團的作用還大!十字軍東征里的秘密殺器:牽引式拋石機

比騎士團的作用還大!十字軍東征里的秘密殺器:牽引式拋石機

公元9世紀中葉以後,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逐步走向沒落,起義迭起、諸侯紛立。1055年,發源於哈薩克中亞草原,屬於突厥系游牧民的塞爾柱部族土耳其人攻取了巴格達(Baghdad),酋首圖格魯克伯克迫使阿拔斯哈里發授予其「蘇丹」稱號,號稱為「東方和西方之王」,成為了近東新的統治者。1071年,圖格里勒伯克的繼承者阿爾普-阿爾斯蘭(Alp Arslan)在曼齊克特大敗拜占廷,俘獲了領軍的拜占廷皇帝羅曼努斯四世(Romanus Diogenes),拜占廷所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盡歸其手。

1081年,阿萊克修斯一世(Alexios I Komnenos)成為拜占庭皇帝,他對國內重整旗鼓的同時向羅馬教廷發出求援信,希望教廷能派遣援軍協助對抗土耳其人。1095年,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Urban II)為了擴展教廷的影響力,號召西歐教眾發動「武裝朝聖」,奪取控制在穆斯林手裡的聖地耶路撒冷。並且鼓吹但凡參加朝聖,便可獲得永生救贖的保證,而在朝聖途中喪命的人,亦可直接名列「殉教者(martyr)」,由此開啟了時間跨度兩百年,前後大至分為八次的十字軍東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在1096到1097年間,約10萬人次的十字軍教眾由歐洲出發,經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渡海進人小亞細亞,於1097年攻佔塞爾柱帝國首都尼西亞。此戰,十字軍與尼西亞守軍都使用了拋石機互相攻擊,並且雙方都曾將對方的屍首用拋石機拋向對方以打擊士氣。十字軍還向城內拋射陣亡的伊斯蘭人的頭顱。

十字軍圍攻尼西亞,出自法國13世紀成書的《海外的歷史(History of Outremer)》中的插圖

在此之後,十字軍又進而攻佔了愛德沙和安條克城(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1099年7月,十字軍完成了此次東征的最大目的——攻佔聖地耶路撒冷,在將耶路撒冷的異教徒盡數屠殺後,十字軍在這片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愛德沙、安條克、特里波利和耶路撒冷4個十字軍國家,並創建了數個宗教軍事組織——僧侶騎士團:計有聖殿騎士團(神廟騎士團),醫院騎士團(約翰騎士團),後來又建立條頓騎士團。騎士團內部有嚴格的教規和軍事紀律,有很好的裝備,具有較強的戰鬥力,是教廷進行侵略和擴張的工具。

十字軍圍攻耶路撒冷,出自1296年由法國畫家奧諾雷(Master Honore)為路易九世的孫子繪製的《美男子菲利普四世祈禱書》中的插圖

第一次東征是最成功也可以說是唯一一次成功的十字軍東征,因此在大量的十字軍歷史相關文學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濃墨重彩的描繪。13世紀以十字軍東征為背景創作的史詩《天鵝騎士(knight of the swan)》插圖,描敘了十字軍攻打耶路撒冷的場景,注意圖兩側各有一台牽引式槓桿拋石機。

《天鵝騎士》:圍攻耶路撒冷

需要注意的是,另有一副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的插圖經常被引用,其圖右下角繪製了一座配重式槓桿拋石機。此圖出自中世紀編年史作家、耶路撒冷王國提爾大主教紀堯姆所著編年史《大海彼岸的歷史往事》(Historia rerum in partibus transmarinis gestarum),或《耶路撒冷歷史》(Historia Ierosolimitana),或簡稱為《歷史》(Historia)。然而,這幅插圖並非出自紀堯姆的原稿,而是在紀堯姆死後,經地中海十字軍國家中複製和流傳,並最終被帶到歐洲。目前流傳的是13世紀以後的歐洲譯刻本,是對原書的重繪和擴寫。13世紀下半葉以後,配重式槓桿拋石機已經開始在歐洲普及,再結合後文對歐洲12世紀時各地區所使用的槓桿拋石機的考察,此圖是否如實反映1099年十字軍的裝備是很值得懷疑的。

《歷史(Historia)》,現藏於法國里昂圖書館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而且建立的數個十字軍國家也讓西歐的君主和貴族們垂涎不已。1144年,由於塞爾柱佔領埃德薩,逼近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為了響應耶路撒冷王國的請求,第二次十字軍很快就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le jeune)和神羅國王(即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康拉德三世(Konrad III)的親自統率下出發了。第一批的十字軍包括弗萊芒人、弗里斯蘭人和英國人,他們乘船於1147年4月啟程,計劃通過直布羅陀,穿越地中海。但是在葡萄牙遇到風暴,停留在波爾圖。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Afonso I)趁機誘使十字軍幫助他奪下摩爾人(中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區、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統治的里斯本(今葡萄牙首都),並允許他們在城破後洗劫和許諾戰後給予酬勞。

據記載,十字軍中的英國軍隊使用兩台牽引式槓桿投石機,在100名戰士輪班操作下,10小時之內往裡斯本城裡投射了5000顆以上的石彈,從而攻下了里斯本。但隨後神羅軍隊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人擊潰,而法軍攻佔大馬士革的企圖也失敗了,故這次遠征未達到任何目的。1187年,埃及阿尤布王朝首任蘇丹薩拉丁(Saladin,1174年-1193年在位)統一了分裂的穆斯林國家,重新建立起一個強盛的伊斯蘭帝國,又收復被十字軍佔領的耶路撒冷。由此羅馬教廷又發動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英格蘭、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三方組成聯軍。

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在小亞細亞墜水而死,即位的亨利六世(Heinrich VI)忙於入侵義大利而不再顧及東征,少數不死心神羅軍隊加入剩下的兩路的英法聯軍繼續東征。聯軍經海路到達聖地,於1191年6月會師後正式攻打距離耶路撒冷不遠的外圍城市阿克城(以色列北部的海港城市阿克,Acre)。在此次東征中,法國軍隊出征時攜帶了三台拋石機(patrariae)或是三台拋石機的部件,十字軍圍攻阿克城時可能就使用了這三台拋石機。一位目擊者記載到:「圍城者(十字軍)的拋石機將(阿克城)防禦工事破壞到了只有一人之高」。

阿克圍城戰(此圖繪製於1280年)

薩拉丁嘗試從外圍騷擾十字軍,但指揮聯軍的英國國王理查德(Richard I of England,即獅心王)為了鼓勵攻城,甚至下令花高價買從阿克城牆上挖下來的磚石。在聯軍猛攻之下,阿克城守軍堅持不到一個月便告投降,於7月12日將城市移交給了十字軍。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是到達聖地的神羅部隊首領,他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的代表,將軍旗插在了與兩位國王軍旗同等的位置上,但英格蘭人挑釁性的將他的旗幟丟進了壕溝。而英法聯軍的兩位領袖也發生了糾葛,法國國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因而下令撤回軍隊。由於兵力薄弱,獅心王理查德在與薩拉丁交戰數月後決定撤退。1192年9月2日,十字軍以理查德為代表,與薩拉丁簽訂和約,穆斯林佔有巴勒斯坦內地,而基督教徒佔有海岸,耶路撒冷向朝覲的基督教徒開放。

現存獅心王理查德與薩拉丁當年簽訂的和約文件上,精美的鑲邊裝飾繪製了一座十字軍守護的城堡,其城堡上便豎立著一架牽引式槓桿拋石機

獅心王理查德在回國途中被懷恨在心的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俘虜,後被利奧波德押解給德皇亨利六世。亨利六世將理查德囚禁了近兩年,直到1194年理查德宣誓稱臣並承認繳納15萬馬克的巨額贖金之後才予以釋放。在理查德被囚期間,他在英格蘭的弟弟約翰(「無地王約翰」,Johan sanz Terre)陰謀篡奪王位,但被忠於理查德的諸侯所敗,內亂期間發在馬爾伯勒和諾丁漢城的戰鬥都提到使用了牽引式槓桿拋石機(patrariae)。

一部約創作於1275年~1300年的法國,關於英格蘭傳說人物亞瑟王的故事《Arthurian Romances》中的插圖,描繪了一架正在攻城的牽引式槓桿拋石機

亨利六世在1194年也如願以償地得到西西里王國王位,一位與亨利六世有交往的教士彼得羅德博利(Pietmd'Eboli),為此著作了《高尚的奧古斯都(Liber ad honorem Augusti)》一書以謳歌亨利六世的偉績。不過,西西里的諾曼王朝親穆斯林,羅馬教廷對此相當不滿。諾曼人在義大利起初只是作為僱傭軍,為薩萊諾的大公,或者拜占庭帝國的省督們服務。但因為十字軍東征,諾曼人反客為主,相繼奪取了阿普利亞(Puglia,或Apulia)、卡拉布里亞(Calabria)、西西里島(Sicily)、卡普亞(Capua)等地。1130年,諾曼征服者,奧特維爾家族(Hauteville,英語中拼為Altavilla)的第三代,羅傑二世(Roger II)宣布自己為教皇的封臣,而敵對教皇阿納克萊圖斯二世(Anacletus II)承認他為西西里與阿普利亞的國王而為他加冕,由此建立了西西里王國諾曼王朝。

羅傑二世

羅傑二世雖然出身十字軍家族,但他在宗教信仰方面卻十分寬容。他的首都巴勒莫(今義大利西西里島巴勒莫市)有300多個清真寺,穆斯林不但在他的王國擔任要職,軍隊里半數以上的步兵和騎兵弓箭手都是穆斯林。皇家工兵軍團也多由阿拉伯人組成,他們負責建造羅傑最重視的要塞,並製造和在戰時操作拋石機以及其它戰爭武器(Edmund Curtis所著的Roger of Sicily and the Nnrmans in Lower Italy.1016-1154〔New York:G.P.Pulnam's Sons.1912第308頁〕),由此可知當時義大利與阿拉伯地區的軍事技術是共享的。

西西里王國的穆斯林與牽引式槓桿拋石機

羅傑二世的孫子威廉二世(William II)在位時,將其姑母、羅傑二世的女兒康斯坦絲(Constance)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兒子亨利六世,並承認一旦其無繼承人,將由康斯坦絲和亨利的繼承人繼承西西里王位。但1189年威廉二世逝世後,威廉的堂兄、萊切伯爵坦克雷德(Tankred von Lecce)在保守派貴族的支持下篡奪王位。1191年坐上王座的亨利六世和妻子以擁有對西西里王國繼承權的名義率軍攻入西西里。

羅傑二世的孫子威廉二世去世時的場景,背景中每座纖細高塔上都架設著牽引式槓桿拋石機,而早在980年前後,由保羅執事所著的《薩萊諾編年史(Chronicon Salernitatum)》中便提到了這種武器(petraria)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鄭禮添。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揭秘中國古代的戰吼與戰旗:《英雄》中的「風、大風」真有歷史原型?
敘利亞的炸彈空襲都炸不壞,歐洲十字軍城堡有這麼堅固?
為何英國打贏了7年戰爭,卻最終丟掉了北美殖民地?
在大航海時代,歐洲殖民者為何能理直氣壯地殺戮土著居民?
即便漢尼拔也是其忠實粉絲,這些來自德國和日本的菜刀靠什麼火遍全球吃貨圈?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