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與「松」的詳解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與「松」的詳解

古往今來,太極拳界對太極拳要「松」沒有爭議並且完全一致,例如,陳照奎(陳氏太極拳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陳發科的幼子、陳氏太極拳第十八世第十一代全面繼承並發展陳氏太極拳最傑出的代表人)先生強調:「太極拳的關鍵性問題是『松』。」楊澄甫(楊氏太極拳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先生也強調:「要松,要松,要松凈,要全身鬆開!」但對於如何「松」、「要不要用力」、「『意』與『力』的關係」等就眾說紛紜。近當代以來,對太極拳的「松」、「力」等理解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偏差,有的不僅違背太極陰陽辯證規律,違背太極拳拳理拳法,甚至還缺乏一般科學常識。例如,「用意不用力」,「松就是軟、大松大軟」的「鬆軟」論,等等。本文就「用意不用力」和「松就是軟、大松大軟」的「鬆軟」論的非科學性與「松」的科學內涵及其要領試作論述。

首先,要搞清其來龍去脈。「用意不用力」是武氏太極拳傳人李亦畲(創始人武禹襄的外甥)最先提出來的,而非楊氏太極拳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楊澄甫,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是楊澄甫在他的《楊氏太極拳術十要》中最先提出來的;「大松大軟」是楊氏太極拳的傳人李雅軒提出來的,並相繼提出了「凌空勁」,其門人弟子及再傳弟子大肆渲染,並提出:太極拳運動不需要「肌肉」的參與,而只要「筋」。這些論調,儼然有將太極拳弄成「玄學」之勢。

其次,要準確理解《楊氏太極拳術十要》中的「用意不用力」。這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全面把握:

一是要注意,該十要是陳微明而不是楊澄甫所作,是陳微明根據他的師傅楊澄甫平時教學的「口述」所做的「記錄」,其中的一些內容並不完全準確,有的是「斷章取義」。

二是作者在此使用的是「借用」修辭手法。

三是該要第一句就開宗名義「不便有分毫之拙勁」。

四是楊振鐸(楊澄甫三子)先生以教學、演講和著書等多種形式反覆強調:「我父親的《太極拳術十要》中的『用意不用力』的『力』是指『拙力』,而不是真正的『不用力』,任何動作都還是要用力(勁)的。」他在談到太極拳的「放鬆」問題時這樣說:「放鬆只是太極拳的一種訓練方法,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練太極拳時不能放鬆,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意念上沒有放鬆,再一個是肢體上沒能放鬆。意念的不能放鬆一般比較容易理解,就是緊張;對練習太極拳時要求的肢體上的放鬆,一般人不理解,以為不用力、軟軟的就是放鬆了。認為『放鬆』就是『鬆軟、鬆懈』,這都是不符合太極拳的要求的。練習太極拳,既不能僵硬,也不能鬆軟。」

再次,關於「用意不用力」。

陳照奎先生這樣回答:「世界上有不用力的武術嗎?」

陳瑜(陳發科嫡孫、陳照奎獨子)先生堅定地回答:「『用意不用力』是胡說八道,既要用『意』,也要用『力』。」

再再次,關於「松」。

陳小旺(陳發科嫡孫,陳照旭二子)先生這樣說:「大家知道,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是放鬆的要求,但是,松到什麼程度呢?松肩沉肘、含胸塌腰、都是為了服務于丹田、貫通丹田,不是越松越好,松過了氣就泄了,而是即不緊也不過分放鬆;放鬆的目的,也是為了服務于丹田為核心的運動規律。打個比方:就好像自行車的車軸,擰的過緊,車軸就不能轉動了,擰的過松,產生很大的空回量,車軸就發揮不了作用,過松、過緊都會影響自行車的運動,所以,要鬆緊適當。練習太極拳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越松越好,松到節節貫穿,一氣貫通這才正好。」

鄭曼青(楊澄甫的弟子)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說:「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凈!要全身鬆開!」「此皆澄甫師所不輕易傳人者。每一語出,輒叮嚀曰:余如不言,汝雖學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數千遍。」此不但反映楊澄甫先生對「松」的重視程度,也反映太極拳所謂的「松」是一種特殊的「松」,是古拳譜記載的「似松非松」。平常人是不能憑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太極拳之「松」的。這種「似松飛松」的「松」,既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蓬鬆」,不是很多人包括有的名家認為的氣功鍛煉所要求的沒有絲毫阻力的「松空」;也不是有的名家理解的「不是徹底放鬆」的「半松半緊的、半柔半剛的松」。

楊振鐸先生如是說:「其實,肢體的放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太極拳在肢體上的放鬆要求是骨骼(筆者註:功力深厚者,「骨骼」因「骨密度」的改變是可以被拉長的——見下文「醫學原理」)、肌肉、關節、韌帶的拉長,所以,楊式太極拳要求動作舒展大方,充分拉伸各個部位的肌肉、韌帶和關節。人體在動作舒展的時候,肢體才能放鬆,這樣有利於血液循環,能做到氣血順暢。要做到放鬆,不僅要有老師的指導,自己也要不斷練習,細心揣摩。練習太極拳,既不能僵硬,也不能鬆軟。人體的各個部位原來是分散的,通過放鬆,使肢體各部位成為一體,節節貫串,勁力由腳而腿而腰,達於手指。運動的保健功能就是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太極拳也是這樣,在放鬆的狀態下,氣血就暢通無阻,充盈四梢,長期鍛煉,就能增長肌肉力量,增長功力。」

以上四個方面說明,祖傳(家傳)太極拳從來沒有「用意不用力」、「松就是軟、大松大軟」之「鬆軟」之說,這些論調是一些沒有得到「真傳」的外姓弟子提出來再由其再傳弟子大肆渲染形成的,此為第一。

第二,物理力學基本原理、機械力學、人體力學、運動學和醫學等科學都早就揭示:人體運動都是「隨意肌」(骨骼肌都是「隨意肌」,胃腸、心肌等內臟肌是非隨意肌)的運動,沒有肌肉的參與是不可能有人的任何運動,換句話說,沒有在「意識」的支配下,骨骼肌的「用力」,就不會有人的運動,太極拳運動也不可能例外;「凌空勁」是違背科學原理的,人體不能產生「激光」,這超出了人的極限,沒有接觸是不可能「放人」的,這是一般科學常識。

由此可見,「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軟」等論調是違背太極陰陽辯證法和太極拳拳理拳法的,也是缺乏科學常識的,是荒繆的,其本質是不懂太極拳有關「意與形」、「意與力」的辨正關係,不懂太極拳有關「松的科學內涵及其要領」。只有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才會認為太極拳要「用意不用力」、太極拳的「松」就是「軟」、「大松大軟」:一個是沒有得到過家傳(祖傳)太極拳傳人的真傳;一個是缺乏現代科學常識的現代「文盲」或「半文盲」。「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軟」等是近當代一些沒有得到「真傳」又不懂裝懂、自作聰明的人的誤悟,以及後人望文生義等的誤讀和以訛傳訛。由此造成的後果是,太極拳變成公園裡那些老頭老太打發閑暇「練呆練傻」甚至是類似「小兒麻痹症」的代名詞,破壞了太極拳本來的融「搏殺與養生」、「力學和形體美」以及「太極文化、哲學和藝術」於一體的神奇美好形象。對此,要從以下七個方面來把握太極拳「松」的科學內涵及其要領。

一、人體的任何運動,都是「隨意肌」運動的結果,這是規律,太極拳也不例外。這牽涉「意與形」和「意與力」的辯證關係。

(一)關於「意與形」的辯證關係。太極拳運動重視「意」,是指太極拳運動是在「意」的引導下完成「形」的完整動作,術語叫「意在先」,「意」是「手段、方法」,「形」是「目的、落著點」,而絕對不是「完全是意」的運動。關於「意與形」的關係,核心是以「意」指導「形」。這已經得到現代醫學等科學的證明,中醫學、西醫學等科學告訴我們,其作用過程依次是:意識—氣(高級階段才有或才明顯)—血—肌肉—筋—骨—形。在初級階段,意識活動直接支配血液的活動;在高級階段,意識通過「氣」的活動支配血液的活動(效率更高)。血液的活動會引起肌肉、筋和骨的相應變化。即血的活動引發肌肉的活動,肌肉的活動引發筋的活動,筋的活動引發骨的活動。整個過程的始端為意識,終端為骨、為運動的「形」。例如:意識導引內氣由「丹田」至手腳,持續,則隨著手腳部內氣的積累,血液增加,肌肉膨脹,筋骨移位,趨利於氣血的通入和聚集,骨密度增加,形成各種各樣「形」的動作。

(二)關於「意與力」的關係。太極拳運動中,「力」是上述「形」的最終表現形式。因此,「意」是為「力」服務的,「意」是方法、手段,「力」是目的、落著點;「用意」是為了更好地「用力」、「有力」——整體力,少局部用力(「不局部用力」也是不科學的)。對此,陳瑜先生如是說:「意念就是人的想法,你只用想法去和別人推手嗎?難道你用想法就能打倒對手嗎?練太極拳必須用力!打拳是在意念的指導下,身、手、腳每個部位都含著一定的力。這是一種活的力,不是直力、死力。打拳時不但用意、用力,還要有精、氣、神,你的一個眼神就能使別人感到畏懼,記住:打拳時時刻刻有對手!」

二、太極拳的「放鬆」與生活中通常意義的放鬆概念是有本質區別的,只有按照太極拳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把身體各個部位的要領做到位,才可能做到「放鬆」。「把身體各個部位的要領做到位」是有難度的,但其難度更在於有些部位的「放鬆」是互為「因果」的,一個部位沒有放鬆好會影響其它部位的「放鬆」。

「松」不是「軟」,更不是「大松大軟」,其內涵是通過「氣沉丹田、意念放遠放長、含胸棚(拔)背、命門後撐、尾閭內收、胯根內收下沉、手臂形不變而手法變地外撐和內外三合」等等而「伸筋拔骨」,把肢體拉長,其核心在於「沉肩」、「胸腰運化」和「胯根內收下沉」的松垮。在此舉例「松胯」「:就是要把跨填進去而不能把胯頂出來。這要把握三個要領:一是胯根「內收下沉」;二是胯根的「舔合」;三是胯的「開合」即「前襠合後襠開」或「前襠開後襠合」。此為陳瑜先生的「家傳絕學」,非「口傳身授」不可為。

GIF/335K

其實,此為陳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之「共性」家傳絕學,其中,當代陳氏太極拳最傑出代表人之一陳瑜先生傳授的《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一路89式》和當代楊氏太極拳最傑出的代表人楊振鐸先生傳授的《楊氏太極拳103式》就是該家傳絕學的典型代表。筆者有幸自1998年以來先後隨陳小旺先生、陳瑜先生研習陳氏太極拳,自2005年以來隨楊振鐸先生研習楊氏太極拳,近20年的深刻體會是,陳氏和楊氏太極拳不但拳理基本相同,拳法也驚人地相似,例如,上述陳瑜先生傳授的《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一路89式》和楊振鐸先生傳授的《楊氏太極拳103式》,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關於「胯」,楊振鐸先生傳授的與陳瑜先生傳授的「真傳」,是基本一致的,核心部分是完全相同的,絕對不是當今一些所謂「名人」描述、吹噓的那樣,其實這些人不懂「胯」,是一知半解、不懂裝懂,例如,近些年來在網上流傳的《楊式太極拳36種胯》的作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不能用「松沉」來完全定義「松」。一般情況下,只要真正「松」了就會「沉」。例如,「肩松」就會「肩沉」;實腿的胯松,同側的胯就會沉,等等。但要用「松沉」全部定義「松」就不準確,因為太極拳有「沉」就必有「輕」,例如,實退的「松」就「沉」,而虛腿的「松」就會「輕」;再如,命門以下的松就「沉」,命門以上的「松」就是「輕」即向上「領」。確有很多修鍊者,包括一些名人,還有一些書籍都用「松沉」來定義「松」,這是不準確或不全面的。

四、「松」是「鬆開」,是通過「伸筋拔骨」把「關節(間隙)」拉開,你不用力能把它拉開嗎?答案是肯定的。太極拳的奧妙就在於你怎麼用力,恰到好處地用多大的力,不多用力,用少了力也不行。此非「口傳身授」不可為。

五、「松」時要保持「棚勁」不丟。「棚勁」不但本身是一種「勁別」,並且還是其它七種勁別的基礎,用此七勁時必定同時有「棚勁」的存在,換句話說,打拳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須有「棚勁」的存在,兩臂要撐圓,始終保持「漲力」。此也非「口傳身授」不可為。

六、要真正「松」,只有做到以「根節摧勁梢節領勁」為核心的「纏絲勁」或「抽絲勁」。此亦非「口傳身授」不可為矣!

七、「松」要從「沉肩」和「胸腰運化」下手。這是陳照奎先生的家傳絕學,他強調:「『沉肩』和『胸腰運化』是太極拳的技術核心,沒有這個,一切招術都用不上;懂了這個才算懂拳,懂了這個才知道什麼是「松」,掌握了這個,外部形式問題可以隨便,手心朝上對、朝下也對,否則,朝上朝下都不對。」他還強調:「我為什麼說要從『沉肩』和『胸腰運化』下手呢?拳論中說:『轉關在肩,運化在胸腰。』說明必須解決了肩的轉關和胸腰的摺疊運化問題,才能談到松的問題。在走架子時解決了肩的轉關問題,肩能向四面八方轉動,那麼當對方用單手或雙手拿我膀臂企圖控制我肩時,我可以立即隨對方之拿勁進行轉關,使肩沉下來,對方之拿勁可立即解脫,我還可以馬上反攻,因為此時我已『轉背為順』了,而對方反成為『由順轉背』了。可見肩的轉關是何等重要。而『肩的轉關』並不能單獨進行,必須和胸腰的摺疊運化相結合,只有兩者同時進行才有效果,它們實際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解決了肩的轉關和胸腰運化,就解決了『松』的問題。推手時,不管你的手在上還是在下、或高或低,都是可以的,放哪裡都不怕,即使雙手被對方推在你自己胸前或腰部也不怕,一樣『能化能發』。最怕的是,當對方一推你時,你的肩先扛起來了,胸腰成了木板一塊,這就一切全完了,只有認輸。」

太極人自己的商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孩子的胎記在哪裡?就是什麼命運!
簡析《道教儀範前言》及其重要意義
家中如何供奉神像才能靈驗?
再度傳戒青城山,擔任方丈大律師
七夕活動、有道知乎 Q問U答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