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建融談中西繪畫神聖墜於風塵之變

徐建融談中西繪畫神聖墜於風塵之變

唐孫位高逸圖卷(局部)上海博物館藏

徐建融先生談神聖和風塵:

敦煌壁畫之本生故事、本行故事(佛傳故事)、因緣故事、凈土變相,變而為禪宗畫的寒山拾得、布袋濟顛;「朝元仙杖」、「八十七神仙」,變而為張果老、鐵拐李;孫位「高逸圖」,變而為黃慎的「高士圖」。皆由神聖墜於風塵也。曾見薩空了點評齊白石「鐵拐李圖」云:「不要小看他是一個乞丐,說不定是個神仙呢!」絕妙。

現代 齊白石 1927年作 鐵拐李軸

西方「蒙娜麗莎」、「西斯廷聖母」、「英諾森教皇像」,變而為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梵谷的「自畫像」、蒙克的「吶喊」,同此。藝術由古典而近代,蓋由高貴靜穆的神聖,墜於玩世不恭的風塵;由以「美」為造型藝術的「最高法律」(萊辛語),轉而為「審丑」也。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 西斯廷聖母

把神仙畫成乞丐,由神聖而墜風塵之變,似與志怪小說的流行有關,亦與繪畫由寫實而演變為寫意(變形)有關,當然,更與社會文化的士人精神為文人思想所取代有關,中外亦然,只不過西方是由英雄主義為嬉皮士行為取代而已。

現代 畢加索 亞威農少女

這其中,以繪畫的本質而言,是寫實向寫意(變形)的演變,是高雅向民俗的蛻變;或言之是高雅的還俗,使之更接近於民間或大眾的審美情趣,當然這種情趣最早只是文人情緒發泄的產物,因為有文人的引導而使民眾以為此「俗」即「雅」也,揚州八怪就是典型的例子。齊璜輩只是步前人後塵耳。

至於審美轉而為審丑之說,早在龔定庵《病梅館記》中已將時人對病態美之追求言之盡矣。

北宋 宋徽宗 蠟梅山禽圖?清末 吳俊卿 紅梅圖

公眾號:書畫鑒藏王永林(點擊頂部標題下藍字「書畫鑒藏王永林」或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鑒藏王永林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鑒藏王永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