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中美競賽:中國強在數據和應用,計算能力也在迎頭趕上

人工智慧中美競賽:中國強在數據和應用,計算能力也在迎頭趕上

美國通常被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但現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成為最主要的競爭者。

高盛在最新發布的人工智慧報告中表示,中國有足夠的資源和決心在未來幾年打造出一個基於人工智慧(AI)和深度學習的智能經濟體。特別是以BAT為首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成為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推手。

而在驅動人工智慧發展最重要的四要素「人才、數據、基礎設施和計算能力」中,目前中國已具備前三個因素,在計算能力方面,儘管目前仍依賴國外供應商,但中國國內半導體產業正在取得令人振奮的進步。

談到中美人工智慧的差距,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機器視覺領域專家史建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基於開源平台的人工智慧應用,中美幾乎沒有差距。」

自上而下推動AI

去年11月,高盛曾發布了一份長達百頁的人工智慧生態報告,稱「美國仍是主導力量,中國正在高速成長」。

時隔半年,高盛再發報告,並且以《中國人工智慧的崛起》為題,分析了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並稱未來中國會看到更多的國家和地方層面的支持人工智慧發展的政策推出。

高盛稱:雖然美國被普遍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最先進的國家,但是其它國家也在趕超。比如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大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國不僅擁有資源,而且推出了一份自上而下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希望在未來幾年創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賦能的智慧經濟。」

人工智慧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大關鍵領域:人才、數據、基礎設施和計算能力。中國已具備前三個因素,在計算能力方面,儘管目前仍依賴國外供應商,但中國國內半導體產業正在取得令人振奮的進步。

事實上,人工智慧已經無處不在,從能夠預測天氣的智能手機應用到支撐複雜演算法的能夠打敗人類玩家的棋類遊戲。谷歌、微軟等大公司已經在人工智慧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希望擴大人工智慧的應用。機器被「喂」以大量數據,並被「教會」大量具體的任務,從而能夠讓公司創造出會學習而且能變得更聰明的軟體。

在中國,今年7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下稱《規劃》),並且設立了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目標。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慧將帶動相關行業實現超過1萬億元的產業規模。

國務院鼓勵創建開源的計算平台,並培訓更多人工智慧的專業人才和科研工作者。《規劃》還稱,政府將投資高質量的人工智慧項目,並鼓勵民營資本參與投資。

對此,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機器視覺領域專家史建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基於開源平台的人工智慧應用,中美幾乎沒有差距,比如機器視覺方面。在另一些方面,中國甚至有望超過美國,比如基於人類標記數據的人臉識別技術。但是在從基礎演算法向系統化的發展,中美的差距就比較大了,因為這需要很多基於經驗的工作。」

人才和基礎設施鋪路

人才儲備不足是人工智慧發展中一個長期問題。在培訓人工智慧專業人才的過程中,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在美國,科技巨頭在全球各地開設研發實驗室來招納人才。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為例,MIT在1963年就著手在包括計算機視覺領域和機器人領域制定相關研究項目並組建實驗室。

MIT名譽校長埃里克·格里姆森(Eric Grimson)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多位專家教授參與到MIT人工智慧項目中,並成立了數字科學實驗室和媒體實驗室等,在這些實驗室的共同創新下,機械臂感應裝置、無人駕駛等技術才能夠逐漸成熟並付諸實踐,這是長達幾十年的研究積累過程,在人工智慧的浪潮的推動下,才最終被企業重視並走向商用。

中國企業也開始學習美國公司的這些做法,BAT三大巨頭都已經在矽谷開設研發中心。今年早些時候,百度從微軟挖來了陸奇,騰訊也從微軟挖來俞棟,他們的加入都是為了加強兩家公司的人工智慧研發實力。

高盛稱,在提到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時,大部分參與人工智慧研發的企業都會採用開源平台,把人才和資源吸引過來。中國企業也遵循同樣的規則。比如百度開發了自有的人工智慧開源系統PaddlePaddle,這是一種分散式的深度學習的架構。百度還發布了另一個開發自動駕駛的開源平台——阿波羅計劃。

同樣重要的是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和性能,這就要依賴於晶元處理器和計算能力了。高盛報告指出,雖然中國對國外的晶元供應商的依賴程度「非常高」,不過中國本土企業在晶元領域取得的進步是「令人鼓舞」的。

高盛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將逐漸減少對於國外晶元處理器的依賴。比如華最新發布的Mate 10系列所搭載的麒麟970處理器,就內嵌了中科院計算所的寒武紀晶元。

中科院計算所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一份公開聲明中稱:「麒麟970晶元集成了寒武紀1A處理器作為其核心人工智慧處理單元(NPU,即網路處理器),實現了手機上本地、實時、高效的智能處理。」聲明還認為,這是寒武紀在智能處理器產品化方面的一大進步。

不過美國仍然牢牢把控著晶元的核心技術。特朗普政府將在未來兩周決定是否批准一項擁有有中資背景的晶元領域的收購案。去年11月,一家名為Canyon Bridge的機構宣布以13億美元收購美國晶元製造商Lattice。不過該收購案遭到聯邦政府委員會的反對。Lattice是FPGA領域的晶元製造商,主要競爭對手是賽靈思和英特爾旗下的Altera。

BAT獲益最大

高盛指出,中國大量的互聯網用戶給了互聯網公司生產數據的巨大優勢。而且中國互聯網巨頭往往擁有較為全面綜合的生態系統,能夠不斷地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又將產生爆髮式的數據。

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產生了全球數字化信息13%的內容,而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增長到20%至25%,相當於產生9至10個Zettabyte(ZB,1ZB=1萬億GB),那時中國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高盛預測,人工智慧的最初受益者將會是BAT。這是因為這三家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公司擁有海量的而且獨特的資料庫,這使得它們在人工智慧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其它受益的企業還有電子商務與共享出行。比如美團點評這些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公司。高盛預估,它們能夠在少於100毫秒的時間內使用大數據分析來生成最為有效的配送路線。而滴滴出行正在使用深度學習、人機交互、極其視覺和智能駕駛等技術。高盛預估,滴滴出行處理的數據超過4500TB,收到路線請求數量超過200億,每日訂單數量超過2000萬。

智能語音行業也是高盛報告中所關注的領域。報告稱,科大訊飛專註於語音識別,它擁有中國智能語音行業最大的市場。

報告也注意到一些新興的初創公司,比如致力於語音交互和自然語義識別的出門問問和專註於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商湯科技,以及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和類人機器人製造商優必選。

高盛在人工智慧生態報告中援引的艾瑞諮詢的數據稱,目前,語音和視覺識別技術分別佔中國人工智慧市場的 60% 和 12.5%。在中國,所有和人工智慧相關的公司中,71% 專註於開發應用,其餘公司專註演算法,其中,55% 的公司研究計算機視覺,13% 研究自然語言處理,9% 致力於基礎機器學習。根據艾瑞諮詢的預測,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將從 2015 年的 12 億人民幣增長至2020年的 91 億人民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為何中國實現醫保全覆蓋,美國卻只有16.3%的人享受醫保
奧巴馬白宮最後一晚神秘信件內容公布 他給了特朗普四點建議
董明珠:格力手機沒失敗 銀隆跟格力是完美結合
電商向線下滲透 實體店借力互聯網科技謀升級
高盛:中國人工智慧迎頭趕上、Alphabet成立控股公司XXVI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