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瑜伽 > 瑜伽問答,如何避免膝蓋超伸?一張圖看明白

瑜伽問答,如何避免膝蓋超伸?一張圖看明白

瑜伽問答,如何避免膝蓋超伸?一張圖看明白

超專業的瑜伽知識分享,3分鐘看完你會淚眼汪汪

Preface''

瑜伽的問題都在習練中,瑜伽的答案也在習練中。所以呀,總是諮詢有沒有效果的新手伽人們,你都沒去練習,怎麼可能有效果呢?堅持的練習,你才會感受到瑜伽帶給你的前所未有的體驗,關於健康,關於生活,關於生命……

▎1、請問老師,那個體式可以緊實大腿內側?我的大腿內側肉鬆松的,希望能改善,謝謝。

答 :大腿內側肉鬆松的,這主要和平時缺乏運動有關,比如經常坐著、飲食比較油膩等,長此以往,脂肪慢慢堆積,你摸起來感覺軟綿綿的,非常鬆弛,現在主要是從飲食和瑜伽兩方面進行改善,如果選擇瑜伽體式的話,超級牆裂推薦站姿金字塔式,只要堅持練習,一定會收緊大腿內側肉肉。

當我們雙腳張開站立時,腳趾頭會自然而然地朝向身體外側約45°的方向,若要完全指向側面,身體便開始不容易平衡,為了使身體平衡,腿部和核心等肌群開始施力,藉此雕塑這些部位的肌群。其中感覺最為強烈的應該是大腿內側,膝蓋要向外打開必須靠著腿內側肌群的力量,能有效雕塑平常不容易訓練而常圍積過多脂肪的大腿內側。

站姿金字塔式練習步驟:

step 1:從山式站立開始,雙腳張開比肩寬兩倍或兩倍半的距離,手自然下垂,腳掌盡量向外轉90度,使腳趾完全指向身體外側。

step 2:吸氣,雙手向上平舉,舉之頭頂,掌心相對。

step 3:吐氣,雙手放至與肩膀同高的水平位置,手指頭往內勾,手掌心向外推。同時,膝蓋和腳趾朝同一個方向彎曲至大腿和小腿夾腳90°,大腿平行於地面,小腿垂直於地面,停留5次呼吸,約30秒鐘。

如果第一次嘗試這個體式可以藉助牆壁輔助完成這個體式,請注意:

1、儘力將膝蓋和腳趾朝外,兩個腳掌在一條直線上,而兩個膝蓋和大腿也必須努力地排列在一條線上。 2、臀部向前推,腹部往內收緊,好像身體夾在兩面牆中央,身體被夾扁,使上半身力量集中在核心肌群。 3、手指尖向內回勾,掌腹和掌根向外推,肩膀有放鬆感覺。

▎2、怎麼避免膝關節超伸呢?在做很多體式時膝關節很容易超伸,這樣練習效果會不會不好呢?

答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實用和專業化,膝關節超伸在瑜伽站立體式練習過程是非常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首先膝關節超伸和肘關節超伸其實很相似,只是部位不同了,就是正常站立或腿部伸展拉伸時,大腿和小腿的內部關節之間形成的角度超過了一個平角180度,形成了一個C型,看一個圖就明白了,如下圖:

還有如果練習體式時,讓膝關節超伸,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傷害:

1)腿型變醜,小腿越來越粗,O型腿或X型腿或OX型腿。

2)膝蓋疼痛(大小腿同時擠壓膝蓋內側)。

3)功能性扁平足(腳底內緣造成壓力)。

4)腰痛(腰椎排列形狀變形)。

在練習瑜伽時不僅膝關節超伸要避免,肘關節超伸也必須避免,其實避免超伸很簡單了,就是每次需要用到手臂和腿部力量時,有意識的集中到這些部位,時刻提醒自己,微微屈膝和屈肘,就可以有效避免超伸問題了。

▎3、老師,我的脊柱側彎比較嚴重,有什麼體式可以糾正嗎?

答 :脊柱側彎往往發生於青春期,之後快速發展,成年以後,幾乎每年增加一度,尤其對孕婦,脊柱側彎增加幅度會更加明顯。目前這個疾病的病因還沒有明確是什麼導致的,普遍認為是內分泌失調或遺傳或生理問題導致了脊柱側彎,女性發生比例明顯高於男性,比例約為8 :1。

脊柱側彎除來嚴重影響外在美觀外,還會導致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經痛、高低肩、椎間盤凸出等,長此以往還會引發心肺功能疾病,所以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首先要知道自己脊柱側彎到什麼程度了,建議按如下步驟走:

1)必須要到醫院進行一次X光檢查,需要一張全脊柱的X光。

2)科布氏角度(專業人士測量)

3)檢查椎體的旋轉(專業人士測量,超過4度,都代表有問題。)

最後如果確定了脊柱側彎,怎麼辦?手術?

根據查證和資料閱讀,在保守治療中,最不推薦手術治療,因為手術風險大,中國術後康復體系還不健全,針對脊柱側彎,目前國際上最備受推崇的物理療法是來自德國的施羅特療法,已經有100年歷史了,該方法在外國脊柱側彎保守療法中已經成為黃金標準了,它不僅有強大的實踐基礎更有嚴謹的科研證據。施羅特一家三代人為脊柱側彎貢獻了各自到一生,不得不佩服德國工匠精神。

雖然作為一名專業瑜伽老師,自以為瑜伽體式只是為了預防疾病,防患於未然,但如果脊柱側彎已經非常嚴重了,而且身邊也沒有像艾揚格一樣精通瑜伽的大師,真的不建議採取瑜伽體式來治療脊柱側彎,如果體式運用不當,反而會加重脊柱側彎的程度,所以還是建議去醫院檢查清楚,也祝你早日矯正,早日康復。

▎4、瑜伽練習時發現膝蓋外側有痛點,應該是髂脛束太緊導致的,這種情況怎樣緩解,對練習體式和強度有限制嗎?

答 :提到髂脛束,首先看一張髂脛束的肌肉解剖圖,如下圖所示髂脛束是位於大腿外側,大致與股骨大轉子同一水平位,起自大腿外側臀部下,止點在膝關節外側小腿上。

髂脛束存在的意義在減輕身體重量對於膝關節的壓力,簡單的說,如果沒有髂脛束在大腿外側拉扯著,那麼骨盆以上身體的重量都會毫無保留的通過股骨(大腿)直接向下傳遞,有了髂脛束,就好像有了一根皮筋在大腿和小腿外側連接著,分散了壓力,最大可能為膝關節減輕負擔。

如果是髂脛束如果收太緊,的確會導致膝蓋外側有痛點,但是髂脛束為什麼會收緊?髂脛束的概念和肌肉解剖圖告訴我們,髂脛束起源於大腿外側臀部下,所以髂脛束收緊導致的膝蓋疼痛的根源在臀部外側,是臀部外側髖部外展肌群力量不足,這種不足又會加劇髂脛束收緊,所以最終導致膝蓋外側出現了痛點,現在問題轉換為如何增強臀部外側肌肉力量了,推薦一組鍛煉臀部,緩解髂脛束緊張的體式——上下臀橋式。

上下臀橋式練習步驟:

step 1:雙腳打開與髖部同寬,膝蓋、小腿、腳踝在一條直線上;

step 2:吸氣時,腹部收緊,臀部向上,保持30秒;

step 3:呼氣時臀部落下,吸氣時,臀部再次向上,如此反覆做15為一組,可以做三組。

▎5、新人打卡,請問老師肩胛骨內收是什麼意思,是向前收,有點像含胸的動作呢,還是向後伸展?

答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肩胛骨。

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於胸廓的後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於第2-7肋骨之間。分為兩個面、三個角和三個緣。肩胛骨有六個運動方向,分別是上提、下抑、外旋、內旋、外展、內收。

向前收,含胸,雙臂向前擁抱時是肩胛骨外旋的運動方式;當雙臂向後伸展,雙手相握時,是肩胛骨內收。

1、肩胛骨上提:向上聳肩時的運動。由斜方肌的上部纖維,肩胛提肌及大小菱形肌提供動力。 2、肩胛骨下抑:向下用力垂肩時的運動,整個背闊肌(尤其是其下部纖維);前鋸肌下部纖維和斜方肌下部纖維可直接提供動力;胸小肌,鎖骨下肌起輔助作用。 3、肩胛骨外旋:雙臂向前擁抱時,出現肩胛骨外旋。由前鋸肌和斜方肌提供動力。 4、肩胛骨內旋:雙臂向後擴胸時,出現肩胛骨內旋。由斜方肌(中部和下部),大小菱形肌,胸小肌,背闊肌,肩胛下肌共同提供動力。 5、肩胛骨外展:大臂向上舉,當大臂與軀幹角度大於90度角時出現肩胛骨外展。由三角肌後束、岡上肌、前鋸肌提供動力,胸大肌、胸小肌起輔助作用。 6、肩胛骨內收:雙手背後,兩手互握時,出現肩胛骨內收動作。由斜方肌(尤其是其中部纖維),大,小菱形肌及背闊肌(尤其是其上部纖維),肩胛下肌提供動力。

▎6、我平衡性比較差,單腿樹式站立都站不穩,想問一下老師自己在家做些什麼體式可以找到穩定性呢?

答 :樹式站立站不穩是很常見的現象,主要是腿部力量不足導致的,這裡給出三個小小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1)一般單腿支撐體式,特彆強調根基的穩定性和意識的專註性,大腳趾用力壓實地面了嗎?腳底的內緣是否向下壓實地面了呢?大腿內側收緊了嗎?微屈下方膝蓋不要超伸,這四點很重要哦。

(2)做簡易版本,具體步驟就是,雙手扶住髖部兩側,不要向上舉雙臂到頭頂。如下圖所示:

(3)如果做不到(大臂很難貼近雙耳)的話,可以用開肩練習來打開雙肩。

做法:以牆為輔助物。山式站立,面向牆一臂距離站立,雙臂最大限度地向上伸展,手掌抵住牆壁,仰頭,重心移至胸部,呼氣,胸部貼近牆壁。保持,自然呼吸,以舒適為度。

最後,樹式讓心神凝聚一點,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體的神經系統協調性,提高自己對身體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很好地緩解精神緊張以及精力不集中,讓我們變得更加專註。由於腿部肌肉的收緊,增強了腿部的力量和肌肉的控制性,強壯的腿部肌肉可以很好地保護腿部的骨骼和關節。當體位保持時,雙臂血液由於地心引力向下流動,雙臂回落時血液會做徹底交換,充分地疏通手臂的堵塞經絡,改善雙臂和雙手的血液循環,堅持下去,身體更健康哦。

▎7、老師,我最近在練習開肩的體式,但是又有些擔心,因為本身骨架比較大,如果開肩的時間長了,肩膀會不會越來越寬了?

答 :在瑜伽體式中,關於開肩的體式主要有:下犬式、蛇擊式、眼鏡蛇式、上犬式、蜥蜴式、駱駝式、戰士一式、扣手式、鳥王式、牛面式、三角式、蝗蟲式、弓式、輪式等。

這些體式如果結合練習,一般不會出現越來越寬的現象,很多人說肩膀越來越寬主要是指肩膀的三角肌增大了,三角肌在男性中比較突出,在女性中不怎麼明顯。如果不希望三角肌突出的,建議不要去做過度增加肩膀力量的動作,比如單雙杠、舉重等。

在體式練習順序中遵循力量型體式+伸展性體式,比如練習過上犬式,這個體式可以增強手臂的力量,剛剛練習它之後,就需要立刻選擇下犬式,把增加的那股力量分解,以免過度聚集到手臂上,造成肩膀三角肌變大,力量增強。

▎8、練習深蹲時,臀沒翹,大腿反而粗了,是怎麼回事呢?練習不對?深蹲的正確練習步驟和練習要點是什麼呢?

答 :理論上講,細腿和翹臀是不可兼得的,因為任何臀部的運動都需要腿部的參與,不過有一些技巧在翹臀的同時不讓腿部跟著「瞎起鬨」。

在說深蹲翹臀技巧細節前,先來說說做深蹲的頻率,很多人以為深蹲做的越多越好,甚至早晚各來一次,但這是不!對!滴!過度運用肌肉,不讓肌肉休息,「肌肉」組織久而久之就會自動解散了,所以千萬要引以為戒。任何刺激肌肉的訓練都不需要每天做,一天兩次就更不行了。一般來說,肌肉的修復時間需要48~72小時,一周三次最佳。

注意點:

(1)頂峰收縮:下蹲站起時,臀部有意識地收緊一下,這樣可以進一步刺激臀大肌。

(2)一定要蹲的深: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這樣才能刺激到臀大肌,感覺與臀部有被炸開的感覺,而如果只是做半蹲,那多半只能幫你粗腿而已。

(3)如果想深臀翹臀的話,光自重深臀是遠遠不夠的,就算你每次連續蹲100下,離你翹臀的宏偉目標也是千里之遙啊!所以鼓勵你負重是必須的。

(4)啞鈴:適用於初學者,可以有效刺激臀部和腿部,適合小負重訓練。杠鈴:適合進階者,需要全身協調發力,分頸前喝頸後兩種,適合大重量的訓練。壺鈴:壺鈴適合協調全身,同時還能兼顧上肢與核心力量。

至於負重多少是個變數,會隨著你水平的提高而慢慢加碼。當做完四組(每組12~15下)的深蹲後,如果感到力竭則表明你的重量合適;如果輕鬆則應該加重量;完成困難就該適當減重量了。

最後深臀主要發展的是臀大肌,而一個完美的臀部還需要發達的臀中肌,否則臀部側面會出現一個凹陷,所以除了深臀,還有兩個動作,讓你臀大肌和臀中肌兩不誤~

1、箭步蹲(直接刺激臀大肌)

step 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一側腳向前邁出一大步,使前側腿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與地面垂直,同時後側小腿與地面平行。

step 2:保持1~2秒後臀腿一起發力,回到站立位。整個過程身體保持正直,兩側各做2組,每組20次。

2、上下臀橋式(臀中肌)

step 1:仰卧,雙腳分開約與髖同寬,雙腳落地,大腿與小腿大約成直角。

step 2:臀部發力,讓髖部和下背部抬離地面,上身與大腿呈一條直線,在頂點找到臀部夾緊的感覺。

step 3:一般20~30個一組,做兩至三組。

▎9、正在嘗試輕斷食,想問一下老師,輕斷食期間有哪些瑜伽體式適合練習呢?

答 :既然選擇了輕斷食,那麼斷食期間注意事項,應該已經很清楚了。

輕斷食不是讓人在斷食期間先睡覺,什麼事都不做,而是必須要運動。當然最好是練習瑜伽體式,特別是進行能促進排便、強壯腹肌、背肌、腰肌的體式,在此,針對四個方面推薦但不限於以下四個體式:

促進排便(一定加入腹式呼吸):站立磨豆功或坐立磨豆功、摩天式、蛇式扭轉式、扭脊式、三角扭轉、鴨行步等。

腹肌:船式、倒湖式(仰卧上抬腿60度、30度)、蹬自行車式等。

背肌:眼鏡蛇式、蝗蟲式系列、俯卧飛機扣手式等。

腰肌:低弓步、側角式、戰士一等。

▎10、練習雙手背後合十這個體式時,稍微用力,右手就會特別疼,想知道有沒有循序漸進的練習步驟能夠慢慢完成這個體式,手也不會太疼痛?

答 :雙手背後合十這個體式在《艾揚格瑜伽》這本書中叫雙手背後合十山式。它的簡易版本是雙臂背後互抱手肘山式。如下圖:

這個體式有別於祈禱式,有一種反觀自我身心的感覺,可以鎮靜神經緊張,對腰肌勞損、偏頭疼、肩周炎有一定療效,可以培養謙遜、平和的感覺,也是穩定情緒的很好選擇,有助於緩解肩背部的壓力和緊張感。

你提到稍微用力,右手肘就會特別疼,其實原因很可能是肩部還沒有展開,當雙手用力向內收時,來自肩部的一股力量無法舒展開,而被迫來到手肘處,擠壓到手肘關節了,所以會疼。

剛開始練習這個體式時,第一段提到,可以先練習雙臂背後互保手肘,也可以在藉助牆壁和瑜伽磚來完成這個體式,具體步驟是背部靠牆,雙手之間夾一塊瑜伽磚,還有就是平時,多多練習開肩的體式,比如眼鏡蛇式、貓式變體、下犬式、弓式、牛面式。

好啦,看完了記得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瑜伽微社區 的精彩文章:

護膚教主都很在意的這三分鐘,照著做膚白貌美少剁手~
少女臉+馬甲線,這個秋天美翻了! ‖ 5式普拉提速成法
練瑜伽「雙腿抖動」不可大意,可能是出現了這些問題! ‖ Daily Yoga
抱起雙腿,這樣堅持10秒鐘,細了!‖ 早安瑜伽
瑜伽前彎體式:48斤肉掉了下去,沒了一半的自己【打卡119】

TAG:瑜伽微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