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何讀博?「西湖一期」的答案

為何讀博?「西湖一期」的答案

西湖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戶外現場

撰文 | 邸利會

責編 | 陳曉雪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上周六,一場精心準備的開學典禮在西湖高等研究院舉行:這所位於杭州的民辦大學迎來了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他們從411位申請者,43位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被院長施一公稱為「西湖一期」。19位中,4位女生,15位男生,最小21歲,最大32歲,有來自最西部的新疆,以及最北部的黑龍江。

《知識分子》到達典禮現場,問了兩個問題:為什麼讀博,為什麼是這裡?

(一)

2015年,巍巍研三,在杭州師範大學讀碩。一次飯聊,聽說雲棲小鎮要辦一所「西湖大學」,據傳是馬雲投資。後來發現,此「西湖」非彼「湖畔」,純屬誤會。

僅僅一年後,從深圳參加某個「千人會議」回來的碩士生導師一臉興奮。他一面「宣傳」西湖大學的理念,一面鼓勵學生報考,因為博士招考就在明年。畢業後一直做科研助理的巍巍心裡琢磨,反正也在實驗室工作,幹嘛不順手牽羊,拿個博士?

「我當時的想法說出來好丟人,讀博士還是要踏踏實實做一些東西出來的。」 巍巍說。促使她改變的是今年3月19日的園區啟動儀式。那一天,她聽到了院長施一公的發言,還有她稱之為「企鵝爸爸」在內的許多人的發言。那一天,她受刺激了,「覺得自己很羞愧」:

「我很慶幸,我在園區啟動的那一天去了。我不僅見到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大牛們,更是在那一天找回了那個曾經有夢想的自己,記得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記得自己想要做的事。」

(二)

「激動,超級激動!」 回想起5月22日的面試,巍巍說,她就排在第2號。在場外焦急地等待了37分鐘之後,她心想,排在第1號的同學,是不是更激動?白維揚,哈工大畢業的碩士,就是當時的1號。如今,他和巍巍竟然成了同門,一起被做遺傳學的鄭厚峰收入門下。

「我來這裡有一個基本的原因,」白維揚笑著說,「因為我女朋友在杭州,我想離她近一點。另外,我碩士做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這一點也和導師的方向契合。」

和巍巍一樣,白維揚也被高研院高質量的師資所吸引:「這是一所很年輕的學校……很多國外回來的老師都很優秀。」

這幾天,這兩人已經提前進入了科研的節奏,巍巍負責收集遺傳學的樣本,而白維揚則負責開發資料庫,把數據整合起來。

西湖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升旗儀式

(三)

從臨床走向基礎研究,是來自復旦附屬華山醫學院的史浩駿的選擇。 「我本身是做外科的,但發現臨床上光開刀還不夠,腫瘤學的難題還是要回到基礎的研究中才能解決。」史浩駿說。他原本主攻胰腺癌的臨床診治,將師從同樣研究腫瘤的幹細胞學家蔡尚。

程純的錄取則有點「不合常規」。中科大碩士畢業兩年多,在上海科技大學做管理工作的程純在經歷了「二面」後涉險過關,將到前沿技術研究所的於長斌門下,從事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研究。

「我想讓導師相信我的能力和讀博的決心。我向他展示了,不管是在讀研期間,還是工作期間,我的成果,雖然和計算機不相關,但我想說明的是我的學習能力很強。」他說。

新落成的宿舍大樓也讓同學們讚不絕口。「我們博士是一人一間,床1.5*2.0米,比起其他學校要大很多。」史浩駿介紹說。而在學生待遇方面,據研究生學生事務部的李伊頔介紹,可分為生活津貼,三助津貼(助研,助教,助管)和獎學金。

……

19位同學的故事各不相同,之前也互不認識;但今後他們因了高研院,人生有了交集。

西湖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室內現場,師生合影留念

(四)

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出現在典禮上。在浙江大學把聯合培養的「契機」讓給復旦大學後,復旦的支持保證了高研院在4月份順利發布博士的招生簡章。而在今後的半年或者一年多的時間內,學生們需要在復旦完成基礎的學業,之後再回到高研院

為什麼要讀博?金力給出的答案是要「立志成為一個傑出的科學家」。他補充說,人生不僅僅是做實驗和寫文章,而更在於讓一個假設成為「可檢驗的假設」。

作為教師代表發言的賈潔敏隨後登台,她開玩笑說,如此榮幸,「忍不住想感謝CCTV」。她稱做科研的基本功是「練習接受實驗失敗的抗擊打能力」:「你挺過去了就是浴火的鳳凰,你趴下了,就是烤熟的烤鴨。」她說。

她還饒有興緻地回憶起自己學生時期的一次「失敗經歷」:

「記得我博二的時候,被打趴下了,就去夜以繼日玩了一款遊戲,這是我目前生命中玩過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打通關的遊戲。我打了三天三夜,3天後打通了,打通的瞬間,征服的快感和強烈的空虛感同時襲來。我就思考,為什麼我在打遊戲的時候會有這樣強烈的激情,堅持三天三夜。因為每打下一關,它就會有讓你窒息的美景呈現在你面前,但和遊戲不同,科研有無數關,在你的生命周期內,還有不會徹底打通的可能。但科研的關口每打通一次,帶來的美景不知道要比遊戲窒息多少倍!」

她又以馬拉松作比,「基本功練好,可以跑一千米,而激情和興趣可以讓你跑個馬拉松」。最後她說到了最要緊的一點感悟——使命感:「只要認準了目標,旁邊的都不會對你造成任何的阻礙。」

(五)

施一公記錄下開學典禮的瞬間

曾經也有一個科學家夢想的王東輝在幾十年前「迫於生計」,下海開起了公司。如今,作為榮之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捐贈人代表的他,在典禮上回憶起了當初慷慨解囊的緣由。

「我當年完全是受到了施老師的理念、情懷的感染,很短的時間內就決定來捐贈這個西湖大學。非常感謝施一公教授、饒毅教授等創始人。我覺得在你們的努力之下,整個西湖大學的進展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他頗有幾分感慨地說。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過去一年多,當周圍的朋友、同學知道了這個事之後,我發現一多半人問我的時候說,你捐贈了湖畔大學?我說不是湖畔大學,是西湖大學。」 他笑著說。

在王東輝眼中,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代表了實用主義者的偉大勝利,但他希望新的博士生「不要急功近利,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做學問除了有用的學問,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還是要營造做研究,做學術的過程,雖然我們沒有趕上,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很好的享受做學術,做研究的樂趣。」他繼續說,「我們中國有新的四大發明:支付寶、共享單車、微信、高鐵。我作為捐贈人提一個小小的願望,希望我們的西湖大學在未來能夠在中國將來的更新的四大發明裡面佔領一兩席,能夠有真正的科研方面的發明出來,而不僅僅是旁邊的湖畔大學商業模式發明創造出來的好東西,還是要有所區別的」。

施一公說,他和西湖大學籌委會的幾位同道平均年齡已經超過了55歲,共同的夢想是為年輕人創造出一個盡情發揮才智的大舞台,讓他們「心比天高,無所畏懼地探索人類科技的前沿和認知的極限」。

作為19位新博士生的代表,曾在臨床一線工作過的史浩駿說,破解腫瘤奧秘,挽救更多生命是自己的學術夢想。雖然處在一個「容易讓人浮躁的年代」,但他堅信,「只要在心靈深處為夢想保留一個寧靜的角落,永懷夢想,全力以赴,就能創造奇蹟,綻放人生最璀璨的光芒」。

製版編輯:斯嘉麗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前沿 | 中國科學家發現細胞的「黑與白」與自我保護存在關聯
追求性別平等就要遠離婚姻?|繆斯夫人
國家葯監局長寄語400專家:怎麼把中國藥品質量療效做起來?
范岱年訪談錄:科學哲學家群星閃耀時
招募6個「徒弟」|「知識分子」科學寫作導師營(第一期)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