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沒有強林彈雨血肉模糊,諾蘭的戰爭電影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沒有強林彈雨血肉模糊,諾蘭的戰爭電影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鬼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二戰電影《敦刻爾克》9月1號在內地上映了。上映當日,一位同事發朋友圈去《敦刻爾克》惡補一下匱乏的世界二戰知識。我想好多人會抱著這種觀念去觀看本片,當然不乏一些人奔著諾蘭的名號而去,畢竟《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影片都出自他手下。

一部影片觀看下來,片子出乎好多人意料,它不同於國外的《珍珠港》、《血戰鋼鋸嶺》和國內的《智取威虎山》等戰爭題材的二戰片。這是一部反其道而行之 的二戰軍事片。不用戰爭片定義它,因為整部影片基本沒有大家設想的槍林彈雨、血肉模糊的戰爭場面。

諾蘭用沒有故事情節劇本架構和極其簡單的畫面架構,以及濃重的配樂元素構築了這樣一部士兵逃命片。

首先說電影畫面,海陸空三條線組成整部片子的鏡頭。空中飛翔的戰機代表二戰中強勢的德軍;英法交界地敦刻爾克海灘上40多萬士兵準備撤退逃命;遠處大海上的救援船,按照官方既定目標只能接走3萬人,最多撤退4.5萬人。40萬與三四萬之間巨大的數字落差,預示著每一位當事人生與死的較量,意味著大部分人的生命要止步於這個海灘。

剛聽到的一段原聲,發生在一餿逃命的潛艇中,在命運的逼迫中為了活命,一位英國自我救.

片子基本採用了默片的拍攝手法,台詞對白不多,但就是少量的台詞還被強烈的大段配樂喧賓奪主。有些片段的配樂甚至遮蓋了對白。好多影迷對他其他影片也有如出一轍的評價。

整部影片沒有完整的劇情,沒有高潮低谷的波瀾起伏,中心思想也就一個字「逃」。既定撤出三四萬人,最終卻幫助33.5萬士兵生還。拍這部片子的起因是因為同為英國人的一位二戰老兵,他對諾蘭說,所有的二戰片都表現的是戰爭的失敗、勝利等,其實作為一名底層士兵,他們不關心戰略,只是關心能不能活命,在戰爭中對生命很茫然。

受到這位老兵啟發,諾蘭就有了拍攝二戰電影的想法,但是諾蘭終歸是不同於一般導演,他鏡頭對準的是士兵的焦灼、反抗,希望和絕望。這是一種對個體人性的關懷。他的片子從《盜夢空間》《記憶碎片》到《星際穿越》等等,每一部都有自己鮮明的標籤。正是因為不斷創新的資本,也將他推到了世界電影導演的另類神壇。猶如,普通人穿肥肥的燈籠褲和沒有一顆紐扣大棉被服招搖會被看做另類,天后王菲如此這般出街就代表個性和一種時尚風向標,諾蘭亦如此!

(文/豆蔻年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reamers電影評論 的精彩文章:

穿越到《敦刻爾克》的六種視角,給你一次親身逃離絕望的機會
《銀魂》:搞不懂在看什麼但就是那麼好看的真人版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葉問和宮二誰是俠之大者?
107分鐘的電影,只有兩秒的停頓——《敦刻爾克》

TAG:Dreamers電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