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後漢書·馮異傳》

譯文:

馮異為人謙讓不自誇,在路上行走如果遇上了其它將領,往往趕著車讓出路來。一舉一動都有一定的準則,軍隊里稱他做事井然有序。每到一個地方宿營,諸將坐在一塊評論各人的功勞,馮異經常獨自一人躲到大樹底下,軍中稱他為「大樹將軍」。

1

日頭偏西,大軍宿營。

一幫武將三三兩兩聚到了一起聊天打屁,這個說自己如何神勇陣斬敵將,那個說自己繳獲敵軍輜重多少多少,只有一個武將,遊離在這些王婆賣瓜的武將圈子之外,默默地在大樹下休息。

時間長了,這個沉默的武將被稱為「大樹將軍」。

他就是東漢名將馮異,雲台二十八將排名第七,星號箕水豹。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2

馮異是一個純粹的軍人,甚至可以說,雖然排名第七,但實際上他才是雲台二十八將中最傑出的一個。

馮異的軍事生涯里誕生過兩個成語,都是光武帝劉秀在誇讚馮異勞苦功高時留下的。

一個是「披荊斬棘」,一個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馮異在取得人生中最輝煌的澠池大捷,擊敗了十數萬難啃的赤眉軍,劉秀讚歎說:「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因為澠池大捷是劉秀軍先敗後勝,劉秀在給馮異的嘉獎令上寫道:「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以鳥為喻。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一個人,能有兩個成語流傳世間,很不簡單。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3

澠池大捷是怎麼回事呢?「垂翅回溪」又是什麼意思呢?

當時,赤眉軍攻入長安,關中一片混亂,劉秀派心腹大將鄧禹率軍前去平定關中。鄧禹因為實力的原因,始終不敢和赤眉軍正面交手,僅有的幾次遭遇戰也以鄧禹失敗告終。

劉秀看鄧禹打不開局面,派馮異前往支援。

年輕的鄧禹固執已見在一個叫回溪的地方硬憾赤眉軍,結果大敗,鄧禹身邊只剩下二十四騎,配合進攻的馮異也丟棄戰馬,隻身逃脫。

大敗之後,馮異沒有氣餒,也沒有責怪鄧禹,他招集兵馬,再次與赤眉軍決戰。

馮異派出一部分精兵化裝成赤眉軍,秘密埋伏在道路兩側,當雙方大軍戰至膠著狀態時,伏兵出擊,赤眉軍大敗,八萬多人投降。這是劉秀的部隊在和赤眉軍的作戰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史稱「澠池大捷」。

之後,馮異再接再厲,穩紮穩打,順利地平定關中,劉秀的統一大業邁出堅實的一步。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4

馮異加入劉秀陣營的時候,是一個戰俘。

最初的時候,馮異是王莽新朝的一個地級幹部,管理潁川地區五個縣,劉秀攻擊不利時,卻意外生擒了外出的馮異。

在劉秀部隊里,有不少馮異的老鄉、朋友,在這些人的勸說和保舉之下,馮異改投劉秀陣營,五個縣城易幟。

劉秀和哥哥劉縯的鋒芒引起了更始政權內部的妒忌和警惕,劉縯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劉秀也危在旦夕,說不準第二天屠刀就要加到劉秀的脖子上。

這時,一直為劉秀鎮守潁川五縣的馮異來到劉秀身邊,不僅私下裡寬慰劉秀,還和當時的左丞相曹竟拉上了關係,在曹竟的努力下,劉秀終於如願前往河北,開始二次創業,從此蛟龍入海。

馮異也在劉秀單薄得有些可憐的北上隊伍中。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5

劉秀在河北的初期,很不順利,被王郞追得東躲西藏。

在這個可以說是劉秀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馮異和後來加入的鄧禹一直在劉秀身邊,不離不棄。

饑寒交迫里,馮異給劉秀做豆粥。風雨交加中,馮異又弄了一碗麥飯。

豆粥也好,麥飯也罷,在落魄的未來皇帝心中,這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湯一般的珍饈。

正是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劉秀和馮異之間,建立起異乎尋常的信任。

後來,當馮異平定關中之後,實力很強,聲望很高,民間甚至管馮異叫「咸陽王」,因為關中地區的戰略地位很高,所以有謠傳說馮異會自立門戶。

馮異很忐忑,要求回到洛陽述職。劉秀卻根本不相信有關馮異會自立為王的流言,在給馮異的詔書中說:「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當馮異終於回到洛陽之後,劉秀給了馮異大量的賞賜,還特別允許馮異帶著妻兒回到關中。

咱什麼交情,怕個鳥?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6

很多名將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或孤傲,或嗜殺,不一而足。

但馮異既懂政治又懂軍事,既有戰略眼光又會戰術安排,既能征慣戰又無比忠誠,既能夠上陣廝殺又能夠運籌帷幄,幾乎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完人。

除了引文中「大樹將軍」的美名之外,炫耀自己的戰功,甚至不要臉地搶功,這些腌臢事和馮異完全絕緣。

馮異為人非常謙虛,與其他將領在路上碰到,往往主動引車讓路,避免可能的衝突。

馮異治軍嚴明,士兵都願意在馮異手下戰鬥。

名將風範!

如果一定要說馮異的缺點,那就是短命了,馮異病死在軍中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四十齣頭的樣子。而這時,全國範圍內的主要戰事已經結束,劉秀的一統大業已經接近完成。

也許,軍人就是為戰爭而生的。

馮異:披荊斬棘的大樹將軍(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太監系列:太監大工匠 複合型技師
八卦史記67:敲打湯碗的侯爺
從刎頸之交到八拜之交(八卦史記121)
宰相系列:八歲的宰相九歲亡
八卦史記66:歷史上的八個平陽公主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