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門大開,華御楚灸助陽除陰氣

鬼門大開,華御楚灸助陽除陰氣

中元節

明天就是中元節(9月5日)。中元節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鬼節,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也有中元節這一天鬼門大開,到晚上十二點鬼門才關閉的說法。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因農曆七月處暑剛過,秋意襲來,是處於暑氣與秋燥互相奉告的時節適合排寒祛濕。所以在飲食上最佳是少吃那些上火的食物,多吃一些潤澤身體的食物。

養生方面中元節前後陰氣比較重,而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是適合中元節的養生方式。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癥狀適合艾灸調理呢?

脾胃不調

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脾胃不調,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臨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潔)、思慮太過、勞累過度、誤吐誤下等均可導致其證。常見癥狀如食慾減退、煩躁,易感冒發燒;有口氣、腹脹、大便或干或稀;面色萎黃髮花;皮膚粗糙、乾燥、黯淡、皺紋、色素沉積等。

宮寒

手腳冰涼可謂是身體寒氣重的女性的老大難問題,中元時節陰寒之氣更是讓女性朋友們覺得渾身不舒服了。有些女性天生體質較寒,體內「陽氣」不足,如四肢容易冰冷,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有的則是因為後天原因造成,如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等。宮寒的女性常出現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等癥狀。

失眠

失眠為臨床常見病症之一,中醫稱之為「不寐」,以不易入睡,或睡後易醒、醒後不能再度入睡,甚至徹夜不眠為特點,其發病率高,危害性大,長期的失眠會對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與社會交往等造成嚴重的影響。

中醫認為五臟功能失調是導致失眠發生的主要病機,在這裡我們通過華御楚灸療法,取楚灸偏補之意,灸可直接針對五臟氣血功能失調的病機而通調五臟氣機,五臟氣機調暢則氣血運行正常,從而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內守,氣血調和之目的。

中元節楚灸穴位推薦:

中元節是鬼節所以陰氣比較重,而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是最適合中元節的養生方式。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楚灸哪些穴位吧~

第一:關元穴

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中元時節,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讓身體的血氣運行得更加順暢,能夠有效底增強陽氣。

第二:豐隆穴

豐隆穴在外腳踝肩部上面大約八寸的位置,中元節陰氣重,再加上濕氣重的話,整個人就會寒淤濕阻,此時楚灸豐隆穴也是非常合適的可以起到健脾祛濕的作用。

第三: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楚灸此穴燥化脾濕,生髮胃氣。《靈樞》 記載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足三里。特別是女性朋友中元節一定要記得艾灸足三里哦。

END

正在瀏覽此文章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