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場秋雨一場寒」有什麼科學道理?

「一場秋雨一場寒」有什麼科學道理?

GIF/955K

想你的時候,不說話

靜坐於書桌前

望著靜謐的夜空

想你的時候,不睡覺

不聲不響地躺在床上

雙手枕在頭下

想你的時候,不吃飯

餐桌前的你

想你,想你……

秋夜,清涼

秋風,微微

秋雨,纏纏綿綿

近期,雨帶持續穩定在黃河與長江之間,預計今明天(4-5日),四川盆地、江漢、江淮、黃淮一帶仍是雨水頻頻,導致氣溫偏低;而江南和華南地區,又一波升溫即將鋪展開來。

在連續陰雨的打壓下,江淮、黃淮等地的氣溫也難以抬頭,較常年同期偏低。省會級城市中,南京、合肥、武漢今天的最高氣溫都僅在25℃上下;明天,隨著雨勢減弱,氣溫有望回升至30℃左右。

今天,颱風「瑪娃」掀起的風雨將使華南大部高溫消退,廣東北部更將降溫4到6℃;但明天起,隨著颱風漸趨減弱遠離,廣東的高溫又將再度冒頭,江西東北部、福建北部以及浙江中部的部分地區也會進入升溫的節奏。

這些天的雨下個沒完!越下越冷,似乎應驗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老話,它有什麼科學道理嗎?

「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諺語,在「說秋」時媒體經常運用,多指從西伯利亞南下的乾冷空氣,與南方開始衰退的暖濕空氣相遇後,形成的一次次降雨,使當地的氣溫一次次下降。可氣溫下降的內在過程,卻鮮為公眾所知。

其實,氣溫下降最根本的原因是太陽直射點在秋分以後,由赤道繼續向南回歸線南移。這樣一來,太陽向北半球射出的光線也隨之傾斜。這不僅會使地面獲得的熱量越來越少,而且地面自身輻射冷卻也跟著加劇,逐步向熱量「入不敷出」的狀態推進。緯度越高,熱量「入不敷出」的狀況愈烈。在高緯度地區,冷空氣隨之開始堆積,堆積得越厚,爆發南下的頻次就越加增多,冷氣團向南位移便成為必然。

「一場秋雨一場寒」是一種表面現象。它是冷氣團向南位移時,與南邊較暖氣團交界面發生對抗、交綏,生成雲雨,引起的較為劇烈的降溫現象。在白天,雲層遮蔽陽光,並從高空降下「冷雨」,導致降溫,這是人們都能體會到的。而在夜間,隨著雲的散去,降溫的過程卻還在持續。當相關地域被來自北方的冷氣團控制後,夜間天氣轉晴,地面失去雲層覆蓋,導致地面輻射散熱不會受到阻擋,當然也不再有雲層向地面的逆輻射。冷平流加上地面的強烈輻射冷卻,是人們感受到近地層空氣「一場秋雨一場寒」的主因。發生在夜間的這一悄無聲息的降溫過程,往往使氣溫達到同期極端最低值。農作物所遭受的嚴重霜凍危害,也往往發生於這一過程中。

「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諺語,主適用於仲秋(即農曆八月)以後。「十場秋雨要穿棉」之說,就是指降溫存在漸進性。而且「寒」字不同於「涼」,在我國亞熱帶地區,霜降節氣往往預示著天氣由涼漸寒。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寒露、霜降,都是在反映地面水汽凝結和降溫影響程度狀況。霜降意味著結霜,從此時起,冷空氣一次又一次南下,季節也由深秋逐步邁向冬季。

來源:中國氣象報等

『 中國氣象科普 』

不談時政,不聊財經,專註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

有趣,有料,有生活

關注服務號:qxkp2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科普 的精彩文章:

秋颱風為何那麼凶?
老天爺看了都會降溫的冷知識……
包子、洋蔥、玉米棒……原來這是歐洲建築的科學之道!
旋轉、跳躍,不停歇·颱風原來是個演技派!
熬過酷夏,迎戰涼秋

TAG:中國氣象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