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生的快樂,你不懂……

醫生的快樂,你不懂……

人的一生很短暫,鬱悶、焦慮、沮喪的一天又一天,會讓人非常痛苦、疲憊,甚至度日如年,但快快樂樂的一天、一個月、一年,則會過得很快,很充實。

人生的目標在不同時期會有所不同,但是,我的人生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快樂!從醫三十多年,雖然忙碌、辛苦,但快樂始終伴隨著我。

醫生的職業與偵探類同,都要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

醫生這個職業類同於偵探。每個病例,都需要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而這,就是要從一個個零散的、無關聯的癥狀中,找出有價值的線索,抓出「罪犯」。

曾有一個四十幾歲的男性高血壓患者,因午飯後突然胸悶,被送到急診室。心電圖提示其心臟左室下壁有缺血的徵象,因而準備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治療。但「偵探」們仔細追問病史後,發現患者胸悶癥狀之前,還出現一過性的身體左側麻木、無力,所以當即決定再做一個頭部CT,結果發現這個患者蛛網膜下腔出血。由於得到了妥善處置,目前患者早已完全康復。如果當時沒有發現這些病症,按照急性心肌梗死給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療,患者則會腦出血擴大,結果不堪設想。可見抓錯線索,必將鑄成大錯。

為追求最好的手術效果,有的醫生在手術台上連續奮戰32個小時後,累得躺在地上。

每個患者的治療,需要醫生綜合各種信息作出正確決策,有時甚至是要「賭」一次。有位陳舊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患者,近期又發現膀胱癌持續大量尿血。若不做膀胱手術,就會因失血而死亡;反之如果做手術的話,心臟風險又非常大,包括心衰可能加重和再發心肌梗死。後經過縝密部署,醫生和麻醉師充分準備,家屬理解並承擔最壞的結果,最終手術順利完成,患者病癒出院。

雖然醫學是一門關於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科學,但這也讓醫生每天面臨挑戰和享受快樂。正如神經外科著名醫師凌峰教授所說:我們的快樂是在探索中經歷痛苦,在發現中回味快樂;在救治中承受壓力,在康復中享受快樂;在合作中體會寬容,在理解中嘗到快樂;在研究中耐受寂寞,在成就中升華快樂。

當病人康復時,醫生得到的是一種「愛情爆發般的幸福感」

航天人有成就感,航天員更有成就感,但是他們的周期太長。而我們醫生,每天都有成就感:一個正確診斷的確立,一個合理臨床決策的實施,一台手術的順利完成,患者一天天好轉的笑臉……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擁有成就感。

美國一家報社曾舉辦過一次《在這個世界上誰最快樂》的有獎徵文,其最佳答案有四個,居首位的竟是:歷盡風險開刀後,終於挽救了危急患者生命的醫生。當病人終於康復時,醫生得到的是一種「愛情爆發般的幸福感」。

另外,醫生從臨床實踐中得到的成就感,或許是其他任何職業所不及的。每天下班離開醫院時,回味一天的工作,成就多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北京協和醫院的一位年輕醫生曾不無自豪地談起自己從醫的感受:「當醫生特別吸引我的一點,是我永遠都會處在一個幫助別人的位置。我可以手拿一盞燈,在一個人最無助的時候帶他一起走出人生的低谷。」

面對最為珍貴的健康和只有一次的生命,責任之重不言而喻

由於醫生這個職業,面對的是每個人最為珍貴的健康,是只有一次的生命,所以責任之重不言而喻。

我們常說,醫生的工作不容後悔。因為每一次後悔,可能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終結,甚至幾家人陷入災難。然而,醫學再發達也會有誤診,有無能為力的時候。研究表明,國內外一致承認的疾病確診率僅為70%,各種急症搶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人類現在知道的疾病有5000多種,只有1%,即50種是可以治癒的。所以選擇做醫生,就不能武斷,一定要經常對自己的想法、診斷提出質疑、探索、確定、再質疑……以期做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決策。

有的醫生則全程跪在地上,以最好的角度來為患者操刀去疾。儘管這個過程很辛苦,但手術完成的那一刻,他們是最快樂的。 資料圖片

此外,給病人以安全感和希望,也是每個醫生應該具備的素質。一位有經驗的優秀醫生,可在瞬間取得患者的信任。如何做到?這取決於你長期以來的修養和以誠待人。患者可從你的舉止、言行甚至目光中感到真誠與希望,願意將健康乃至生命託付給你。美國面試醫生時,會提出17個問題,其中有14個問題關係到醫生的這種魅力。我們醫生傳達給患者的信息經常是言語信息佔30%,言語以外的信息達到70%。一聲熱情的問候,遞下杯子,擺下鞋子,蓋下被子,暖一下聽診器,不用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有時只需在查房時,儘可能多在病人床前站一會兒,就足以讓患者感到溫暖、放心。

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之後,你也連帶選擇了終身學習,否則就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醫生。因為醫學的發展非常迅速,可謂是與時俱進,不學習就跟不上最先進的技術、知識,就不能為患者作出最合適的抉擇。裘法祖先生曾說: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奉勸那些害怕辛苦,不準備付出的人,千萬不要選擇醫生這個職業。

將心比心 獲得信任並不難

「我是一個快樂的醫生,」一見到記者,朱寧就笑呵呵地說。每天下班的時候,雖然有些疲倦,但是她心情特別好。疑難病人診斷有了眉目,重危患者治療有了起色,這也都會讓她感到快樂。

為何能如此快樂?朱寧答以「信任」二字。「當前,醫患關係出現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信任。作為醫生,是否能夠獲得患者的信任,是能否獲得快樂的關鍵。」她說。

但信任從何而來?「將心比心,為患者用心,要得到患者的信任並不難。只要你真心實意替患者著想,患者完全是能夠體察到你的用心的。」這是朱寧30餘年行醫經驗的體悟,「獲得了信任,患者就會支持你為他們選擇的決策,從而實現治病救人這個醫患共同的願望。」

外科醫生「surgeon」的拉丁語意思是「努力工作」,朱寧常以此自勉。「用手工作的人是工人,用手和腦工作的人是匠人,用手、腦和心工作的人是藝術家。我們醫生都是藝術家。」她說,醫生可以成為「大師」,也可能成為「工匠」。其差別在於:前者有思想,有方向,更注重人本身;而後者只是精確地做一件事情,重視疾病卻忽視了人。

「為患者著想才能得到快樂,」朱寧再次向記者強調。她建議,醫生不僅要運用自己的知識、技術去為患者救治服務,更要用心去救治患者。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朱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濕界 的精彩文章:

羥氯喹與其不良反應的博弈
醫護間的七夕情話,看看就醉了!
因燙傷不及時治療,竟發展到難以挽救的結局……
病例分享:AS外周關節癥狀持續緩解

TAG:風濕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