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生作品:《水滸傳》人物評析(9)

學生作品:《水滸傳》人物評析(9)

是義氣用事,還是意氣用事

——我眼中的晁蓋

臨高中學 王治偉

《水滸傳》以他堪稱藝術的人物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作者施耐庵或許想以此來歌頌農民戰爭,但在我看來,或許是以此來揭示農民起義的可悲之處。

而在施耐庵筆下眾多的悲情人物中,依我之見,最具有悲情色彩的,莫過於晁蓋。

晁蓋,人稱「托塔天王」,頗有幾分神話色彩。而他本人也有著"寶塔鎮河妖"的風範,為人除掉禍害百姓的「妖魔鬼怪」,嫉惡如仇,倒是有些大人物的性格。他也有著天下好漢的共性:仗義疏財。而他的仗義疏財,可與人不一般。

且說他仗義疏財,可真是名揚天下,引得不少人來投奔他,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若要離開,便給人銀兩。雖說他祖上是當地富戶,可畢竟是底層階級,不見得多闊綽。即便如此,在當時混亂腐朽的社會風氣下,他沒有以錢謀權、以武欺人,反而救濟他人,實是難得。

再說他的仗義,也是深得天下人佩服。巧救劉唐時,上演了一場舅甥之間的好戲,引得都頭雷橫道:「若早知是保正的外甥,定不拿他。」引得能人入雲龍公孫勝來投奔,無賴嗜賭的三阮也是對他極其歡喜。後因劫生辰綱得官府緝捕,卻又得宋江、朱仝義放。上梁山後得林沖火併王倫,又得為尊。由此,其為人便可見一斑。而最大的表現在於:是晁蓋將純粹的打劫變為了劫富濟貧。每每打劫前,都要說一句:「不可傷人」。完事後,又問:「不曾殺人么?」

雖說他聞名於仗義疏財,但他身上最突出的,便是他的不爭之心。

有話說道:「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晁蓋就是此等人。或許是晁蓋不論好歹的仗義,反而突出他不好爭鬥,沒有任何的心機的老大形象。不似宋江表面上稱兄道弟,實測處心積慮拉攏人心,以謀「大業」。而晁蓋卻堅信他們這些哥哥弟弟之間絕對的肝膽相照,不分你我,便任由宋江出風頭,雖說是宋江故意所為。屢屢出戰的是宋江,屢建戰功的是宋江,就連獻馬來投的賊,都是聞著宋江的大名而來,而不是梁山之首晁蓋。晁蓋作為首領,不努力建立威望,自然難以服眾,使他漸入窘迫。如此不爭的他,施耐庵必然不會讓他苟活。就像歷史上的起義軍,若只想擺脫壓迫,佔據一方過上好日子,而不是推翻統治階級,那麼終將會被龐大的統治階級吞沒。稍稍有了些成就就滿足的話,起義軍只能步了陳勝的後塵。這是一種滿足於安逸的假象的可悲,一種志向渺小、目光短淺的可悲。這揭示了農民階級思想的局限性。

施耐庵筆下的晁蓋極具悲情色彩,晁蓋為宋江做了許多,宋江也對晁蓋做了許多,只不過二者性質截然相反。到得晁蓋發現自己的尷尬處境時,已是為時已晚。施耐庵通過極具代表性的晁蓋,訴說了一些人不爭鬥的可悲,諷刺了以農民階級為代表的起義軍之間的小集團,揭示了眾多起義軍漸漸土崩瓦解的一些根本性質,以及階級思想的局限性與可悲。

現實生活中,若我們只滿足與一時,不奮鬥不進取,那麼終將會被龐大的社會系統所壓迫,所吞沒。

晁蓋是個仗義疏財得讓人五體投地的人,但他也因此不好與人爭鬥,不好留心機,這反而讓他在複雜的環境中給自己挖了個坑。我們也應該在懂義氣的同時,適時權衡。凡是做事,目光要長遠,志向要遠大,不鳴則已,一鳴便要驚人,正因如此才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去爭取,去奮鬥。而不是滿足於眼前的小小的算不上什麼的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東語文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魯東語文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