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狂野「牛魔王」——北美野牛

狂野「牛魔王」——北美野牛

北美野牛(American Bison):食草動物(看著不像吧),平時以嫩莖野草為食,無領地性,性格嘛,略顯狂野,小暴躁。

作為北美洲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它的體重可達1噸。深暗的栗色毛髮和頭上向上彎曲的鋒利雙角是北美野牛的顯著標志。它們自由地群居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平原上,由加拿大遠北的大奴湖(Great Slave Lake)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奧勒崗州東部至大西洋一帶。

極度危險的「大力牛魔王」

印象中,我們常以為牛是性情比較溫和的動物,但你可別以為北美野牛是"吃素"的。它雖然外表看來憨厚老實,但恰恰相反,北美野牛是美國和加拿大國家公園裡遊客遇到的最危險動物

沒錯!它們平日里悠哉悠哉的,行動顯得緩慢,但當它們奔跑起來時,卻能輕易超越人類,奔跑速度可達35英里(約56公里)每小時。而且還能輕盈地跳越標準的鐵絲網籬笆!許多對北美野牛不了解的人若不是親眼看到,根本無法相信那看似笨重的身軀的動物能這麼"身手敏捷" 。

據統計,在1978年至1992年間,僅黃石國家公園被野牛殺死或傷害的人數就超出同一個公園被熊傷害的四倍有多(比例為56:12)。

北美公路上有時隨處可見這樣的路標,看到有種說不出的非真實感。對於久居城市化地區的人來說,這路標跟插圖沒啥區別,但你可千萬要當真!遇上了更要萬分小心的應對,否則惹到了野牛,對著你的車頂上兩角,那可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牛魔王"也有天敵?

俗話說一物降一物,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體型這麼龐大又兇悍的北美野牛,也是有天敵的,那就是——狼群!北方的狼族捕食通常在春末夏初,攻擊目標大多是落單的母牛或出生不久的小牛。狼群一般先會發起群攻,團團圍住獵物,然後再從後方出其不意的進行攻擊,若野牛沒有其它同伴的及時支援,很快就會被撲倒,然後被狼群一擁而上,火速分食乾淨。

"為愛而戰"!?

北美野牛屬群居動物,但與一般由雄性帶領一群雌性和幼獸的群居形式不同,它們的主要群體是雌牛和幼牛,而雄性則會另組成單身漢群生活(日子也就這麼過了)。只有到了交配期,這兩大群體才會再次聚集。北美野牛的交配習性是一夫多妻制。因此,每年6月至9月,公牛之間為了爭奪交配權都會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決鬥"!十分精彩。一時間你來我往,斗得沙塵滾滾,塵土飛揚,只有當一方不敵而落荒而逃,戰鬥才會真正結束。

符號化的"高大上"形象

在北美,還沒有被喵/汪星人統治的過去,野牛其實很"紅"的,它們的形象簡直深入人心,隨處可見,同時還有幾分野性傳統的宗教意味。

在北美的印第安部落,特別是對於平原印第安人來說,野牛是一種神聖的動物和宗教的象徵。印第安人會收集野牛頭骨並細心裝飾,作為部落的一種儀式象徵物來膜拜。

此外,北美大部分對野牛都很有好感。許多官方印章、旗幟、標誌、郵票甚至貨幣上都能見到北美野牛的身影。

加拿大皇家騎警的徽章

美國懷俄明州的州旗,一隻帥氣的野牛剪影,文化印象直觀而親切。

1935年發行的美國5分錢硬幣

就連早期的美金也有它的身影,真是好紅啊 !

還有郵票

北美必試——野牛肉

除了狼群,人類也青睞野牛肉。在歐洲瘋牛病肆虐的陰影下,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喜愛野牛肉。它不但是本土出品,更被鑒定為一種更健康優質的肉類:低脂肪、低膽固醇、但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的牛肉高40%(對於健身的人來說堪稱福音),比豬肉更富含鐵和鉀。因此,它被用於製作香腸、義大利面醬,以及漢堡、牛排、燉肉和多種罐頭。

野牛肉罐頭

野牛肉牛排

野牛肉漢堡

逢周二、周五發布新文章;點贊和留言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感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狩獵 的精彩文章:

帶新手狩獵要注意的九個問題!

TAG:北美狩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