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一寸皮殼一寸金

如果洗刷掉外面的皮殼包漿

那等於舊物翻新

價值全失

藏家面對著這些帶著溫潤包漿的傳世古物,往往充滿了對歷史的虔敬,充滿著感動,因為相對於人生短短几十年,穿越數百年上千年時光,呈現面前的舊物,其包漿賦予了它們另一種身份和魅力。

那層彷彿是由時間凝固而成的包漿,讓你在觸手溫潤之餘,依稀能透過它看到器物曾經的那些朦朧往事。

正因為這樣,有沒有包漿皮殼,包漿皮殼是否足夠到路份,是否保存較好,會嚴重影響其價值!

▍老蜜蠟皮殼包漿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老琥珀牌皮殼包漿賞析 ▍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包漿皮殼,通常是連帶而出,往往歷經時光滄桑的舊物,如果未經摧殘洗刷,通常都在其表有這樣的「身份證」。自古以來,收藏者對其的重視,以及通過它判斷器物年份的故事不勝枚舉,已經成為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倦勤一直認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後通達;多看精品,自然偽品無處遁形,也能少吃藥,少出錯。

▍日本老印籠皮殼包漿賞析 ▍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對比前面的老蜜蠟、老琥珀的皮殼包漿,可以看出,由於材質的不同,形成的皮殼包漿的質感還是有明顯的差異

▍老皮殼包漿賞析 ▍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這件可以看出,在陽光下,光氣宛若實質,玉質感一般的溫潤

深究的話,其實皮殼和包漿,是和而不同的兩個概念,伴生,但卻有著不同的實質。如果搞不清楚,在價值判斷上吃虧不說,丟臉面那更是幾乎一定的。

老銅爐皮殼包漿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這件可以明顯看出,由於金屬的密度硬度與前述器物迥異,加上香爐屬於陳設器,因此形成的皮殼包漿又有不同

▍老金工根付皮殼包漿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這件根付可以作對比參考,因為既有質地堅硬的金屬,也有其他材質做對比。根付為隨身之物,摩擦磨損相對均勻,可以看出,不同材質,在時光和人力作用下的不同包漿皮殼

所謂皮殼,顧名思義是類似於器物的皮或者殼,皮殼通常是依附在原有器物之外,形成獨立的附著層。而包漿則不同,包漿是指附著在最外面那層透明的膜狀物,包漿和皮殼和而不同,當然一件器物上常常會有包漿與皮殼同時存在的情況。

老置物包漿皮殼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這件雕件明顯是屬於時光氧化形成的包漿,而且由於其雕刻難度極大,形態細節較多,和根付這樣易於上手盤玩的把件迥異,因此是可以作為百年氧化形成自然包漿的典範,用來和上述把玩件作對比觀察是很合適的標本

▍邦瀚斯老賞杯包漿皮殼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這件在倫敦邦瀚斯預展時上手,觸感溫潤,大小適中,入手並不顯沉甸既可做陳設,但更多偏向案頭賞玩,可以與上述置物做對比觀察

▍古玉皮殼包漿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這件美國迴流的和田玉把件,質堅韌,形成包漿皮殼時間較角質類時間更漫長,可做參考

器物的皮殼通常是器物通過較長時間在自然侵蝕、光合、氧化等作用下,經過化學反形而成不同於內里的變質層;或者經過風化、土埋、吸附等物理現象在表面形成的殼狀依附層。大多數皮殼會遮蔽內在的實質,讓我們不明就裡。

通常情況來說皮殼部分要比內質部分來的鬆散。其成因既有外部環境的作用,也有內部材質的作用,因此不同的材質形成的皮殼往往會有明顯的差異。

光氣十足的文房筆筒(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只有器物在通過人為使用和盤摸過程中形成的那層如漆似玉的透明膜狀物質才是包漿。透過包漿我們能更好的體會器物材質的內在精神。

特別是一些傳世古物,經過前人虔誠盤玩和呵護形成的瑩潤通靈的包漿,會將那種不可言說的傳世靈光注入其中,為器物平添幾分靈性和神秘感,只可意會。

▍形制與台北故舊藏非常近似的精品 ▍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古玉靈氣(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包漿是器物與壞境中或人體分泌的酸性、油性等物質滲入,並經由人的長時間摩挲擦拭,兼之氧化過程滲透其間而產生的。

過程越久,時光越長,越沒有外力破壞清刷,包漿層就越厚,而且這樣形成的包漿層是不斷向器物內部浸潤的結果,而非向外堆積產生的,是屬於物質交換的層面。就類似玉的沁色形成,因此,也常聞將包漿的形成稱之為「玉化」或「光氣」。

好的包漿,形成時間長,形成條件苛刻,其中人力與時間不可重來,這就不難解釋我們為何對其珍之重之。

▍光氣浸潤(賞析)▍

搞不清楚包漿皮殼,虧的可不止是錢!—賞析寸芒寸金的皮殼與包漿

(註:圖中器具,均抱持鑒古賞析之心態,勿詢價;藏,是心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倦勤軒禪意雕刻 的精彩文章:

書齋內,通治世之法;明窗外,悟修身之道
匠者之心:心與意合 木與器合
禪意擺件,刻刀舞動中國風
禪意雕刻之美
心放空,念放平

TAG:倦勤軒禪意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