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CO「入坑」者:暴富永遠在道聽途說中

ICO「入坑」者:暴富永遠在道聽途說中

沒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把投身ICO視為最後一次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投身ICO能一夜暴富嗎?答案是肯定的。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採訪到親身經歷一夜暴富的人。我們採訪了近10張「入坑」ICO的面孔,他們都跟炒股一樣每天看著漲跌,總體上始終在盈虧平衡點附近徘徊。眼下,他們還多了一份擔憂——監管山雨欲來,馬上撤還是再等等?當初「入坑」時,ICO的癲狂給了他們進入的理由。而當他們想撤退時,卻沒人能給他們答案。

暴富永遠在道聽途說中

31歲的江璐(化名)在北京一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上班。從記事起父母就一直做生意,「抓住機會賺錢」深深地刻在了江璐的腦海里。大學畢業之後,她也是這麼做的。

這一次,她跟著朋友進了ICO炒起了虛擬貨幣。

這之前,她在曾經工作的天津投資過房產,在老家柳州也買了房,工作之餘還在北京與朋友一起開了一個線上糕點店。什麼熱就幹什麼,江璐堅信這一次也能賺到錢,畢竟「前幾次從未失手過」。

「確實掙錢!」剛剛「入坑」一個月的江璐,先拿1萬塊錢試了試,「兩天就賺了4000塊錢」。

江璐聽過ICO一夜暴富的傳說。準確地說,是七夜暴富。「我們這個圈子裡,有個男的買了10萬塊錢的小蟻幣,當時小蟻幣才1塊多錢,後來因為不光彩的事被拘留一周,出來後小蟻幣就200多塊錢了。」江璐非常興奮,10萬塊錢七天就變成2000萬!

監管山雨欲來,江璐卻說「內部的朋友讓我再等等,看看情況」,儘管她所投的項目連個商業項目書都沒有,根本不知道是做什麼的。

ICO讓早前投身各行各業的人如此瘋狂,就是一個又一個暴富神話刺激了投資者的神經。

投資人秋山(化名)早在2013年9月就接觸到了ICO。據他介紹,彼時,ICO還被稱為IPO,項目通過比特幣認購。

秋山接觸到的第一個ICO項目是未來幣(nxt),該項目在ICO時募集21比特幣來發行10億未來幣,而當時比特幣的價格還不到1000元,也就是說每個未來幣的價格不到0.000021元,而其在近期的最高點已超過了1.5元,四年間上漲了7萬多倍。「剛接觸到ICO的時候還有一些疑慮,當時有一些騙子會冒充外國人發布項目。未來幣在最初的時候就被很多人說成是騙子。正因如此,我錯過了未來幣。」秋山對新金融觀察記者回憶道,「聽說有人趕上了,人家現在已經不玩了。」

猶豫了一年之後,秋山在2014年開始投資ICO。那個時候,還沒有正式的交易平台,其在biticointalk論壇看到了一個創世帖,介紹一個名為新經幣的新幣種,發布者在帖子中公布了一個比特幣交易鏈接,認購者在帖子下面回復的時候支付購買代幣所需的比特幣並留下自己的電子錢包地址,等待接收代幣。在當時,ICO尚未普及,投資人對於認購併不積極,發布者對ICO提供了一種促銷方案:前20頁的回復者免費,20頁—40頁的回復者半價,其中,每頁可以容納10個回復帖。

同年,秋山投資了jl777(一位知名程序開發員)的supernet項目。但當時,ICO剛剛起步,沒有專門的交易平台,做虛擬幣的投資人也很少。

所以在這一年,秋山投資的ICO項目,基本都是平盤出局而未能實現盈利。

有賠有賺才是現實

在邁進ICO這池見不到底的深水中後,如炒股般有賠有賺、每天都算計盈虧才是這些小白的常態。之所以把「入坑」的人稱為小白,是因為這一行沒有老手。畢竟,連這一行都是嶄新的。

在深圳銀行系統上班的周松(化名),最近買了10多本關於區塊鏈的書籍,雖然他自己也「入坑」了,但依然覺得「對這個東西還不是太明白」。

「第一次知道這個東西是公司內部的培訓。」周松給新金融觀察記者發了幾張他去年培訓時做的筆記,到現在他依然覺得「這行簡直太神奇了」!

7月8日,周松以均價53.79元購入QTUM量子鏈,在二級市場上算是正式「入坑」了。

接下來的三天里,QTUM暴跌,「用炒股的話來講,就是連續跌3個跌停板。」周松回憶道,三天後,也就是在7月11日的早上,他以單價35.5元、每單虧損17.69元、總資產縮水34%的代價賣出QTUM量子鏈。

「第一次交易就這樣跟開玩笑似的結束了!」周松說,還真是尷尬。

周松的第二次交易是在一天後,以均價10.90元購買了有「史詩級區塊鏈」之稱的EOS,在13個小時後以均價12.25元賣出。獲利不過12.3%,相當於炒股世界的一個漲停板多一點點。

「我想,ICO世界動不動就翻十倍百倍都是騙人的。」前兩次交易,把周松在「入坑」前一夜暴富的美夢搖醒了。

但他還是開始了第三筆交易,始於7月13日,終於7月19日,約一周時間。就在這短短一周里,周松再次購買的QTUM量子鏈竟然翻倍了,只不過他完美錯過了。

「一開始又是崩潰,連續三天QTUM量子鏈出現3個跌停,由單價38.36元跌至26元,又是30%的虧損。」周松說,他當時甚至做好了全軍覆沒的準備、「沒想到又過了兩天,基本不虧了,我賣了三分之一,第6天,我賣了全部,總體來說算是白玩了。」

就在周松全部賣出的兩天後,QTUM量子鏈暴漲56.4%,單價由38.36元漲至60元。如果按照低點26元來算,這確實是資產翻倍。130%的漲幅,這是大部分股票一年也做不到的事。

這是周松經歷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資產漲跌。

五天內超過100%的漲幅,2小時超過50%的漲幅,周松說,這讓他連基本的思考能力都喪失了,「腦子都是蒙的」。

之後的第4次交易中,周松在短短1個小時里連續操作了6次,也錯失了149%的暴漲。

在連續4次像無頭蒼蠅般頻買頻賣之後,周松停止了所有的區塊鏈交易。

「我當時甚至有點懷疑人生。」周松說,自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連續兩次完美「避開」了資產翻倍。這也是他最近買10多本有關區塊鏈書籍的理由。在這之前,他還花近5位數的人民幣購買了市場上的區塊鏈付費資料,「還花了近50個小時藉助資料反覆論證我所購買的區塊鏈資產背後的項目。」

周松說,自己的運氣並不算特別衰,「我的情況就是這個圈子的均值。」

他給新金融觀察記者發來了幾張微信群聊的截圖,群里人聊的內容大多都是「差一點就翻倍」「前幾天小賺了一筆,這兩天又賠進去了」「賺了一點但不敢貪大」等諸如此類的交流。

周松表示,這幾天群里討論的話題又多了一個——真的被監管了咋辦?大家都在擔憂,但因為都聽過暴富的傳說,所以儘管聽聞風浪聲,卻都還不願下船。

周松也是,他希望自己能真的抓住一次「翻倍」。如果關於ICO的監管真的已經在路上,那麼但願他的希望能夠成真。

山雨欲來之下的擔憂

人們對財富有著追逐的天性。連從前炒樓、炒股、炒黃金的大媽現在都進了ICO的場,從以往經驗即可感性地判斷:已經很危險了。

新金融觀察記者在幣眾籌網站上看到,募集資金最低為316比特幣,按當前的價格來算,約合960萬元;最高則達到了87000比特幣,約合26.5億元。據交易平台顯示,曾經ICO的項目,已全部募集到了目標金額。

有投資者向新金融觀察記者分享了其參與ICO的經歷:ICOCoin平台上,項目開始不到半小時即被秒殺;幣久網和ico365兩個網站因項目開盤而被擠爆,在隨後的3個小時中,登錄都有困難。

不知這些為ICO掏出真金白銀者,以後的日子會如何。

ICO已經癲狂。然而當監管腳步聲逼近,「入坑」者顯然同一夜暴富的距離還非常遙遠,相當一部分人變得焦慮起來。

投資人吳宇(化名)認為,ICO就像一場賭博,風險太大。這個看法源於他對代幣市場的種種疑慮:在幣圈中,各種代幣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暴漲暴跌早已司空見慣,有的虛擬幣種並不被國家和市場認可。甚至很多代幣根本不具有價值,「沒價值的話,投資的錢不是早晚都會沒?」

在吳宇看來,這個領域「水很深」,有些人不斷開發新幣種的原因只是為了圈錢。「每個幣的總量是固定的,一開始挖的人越多,後面就越來越難挖。只有開發新幣種,開始的階段才好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進來賺錢。」

深耕幣圈已久的李破(化名)自2014年開始投資代幣,但對於ICO卻遲遲未能出手。「目前的ICO項目很多都是生搬硬套區塊鏈+,很難落地,根本不知道究竟有無意義。甚至很多ICO什麼都沒有,僅憑一份白皮書就估值幾個億。」李破對此直言「太離譜了」。

浸淫ICO多年的秋山向新金融觀察記者介紹了圈內鮮為人知的貓膩。

「國內99%的項目都沒有價值。」在新金融觀察記者對這種說法表示震驚之餘他介紹了其背後的盈利邏輯:比如,一個項目一共有10個籌碼,項目方自己留下5個,用剩下的5個籌碼募集2億元,從所募集的資金中拿出1000萬元來上二級市場的平台交易,3000萬元用於托市,相當於拉高出貨,隨後就是資金撤離、完成套現,「像這樣的項目, 基於以太坊創建一種幣,成立個網站,算上測試一般半天就能弄好。這種幣ICO後就沒有了價值,將其從二級市場買回來的投資者大部分是接盤俠,相當於用比特幣換了一堆代碼。」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有些ICO的模式類似於傳銷。一個團隊先發布一個ICO項目,代幣為A,再開發一個ICO項目,代幣為B,而後一項目所用的代幣B需要用戶去購買A才能兌換。並且,若想獲得最好的兌換比例,可以參加私募,用戶需要建立一個微信群,拉滿500人才能獲得私募資格。

網路上曾有人講述過被「拉人頭」的尷尬:「早晨下樓就被幾個拿傳單的老人家圍堵,跟我講數字資產和ICO,讓我投資數字貨幣,說『想致富得跟上數字時代』。我想說,我只是下樓打醬油的。」

ICO的套路不止於此。

有一些沒有完成目標金額的ICO項目,為了不將資金退還給投資者,就找各種借口謊稱ICO成功。秋山曾參與了bitsico的ICO,這個項目公開募集10000以太幣,結果到了約定時間只籌集到7000以太幣。「平台稱,其餘的3000以太幣已在私下被投資者認購,所以項目成功ICO。面對這種情況,投資者也只能吃啞巴虧。」

四百多年以來,縱觀所有讓人癲狂的金融泡沫,在破滅前幾乎全被精心裝扮過。如次貸危機爆發前有毒的不良資產被打包,出售給全球投資者,最後全世界為華爾街的貪婪和瘋狂買單。

儘管每一次都會承諾「這次不一樣了」,但結局卻無一例外——破滅。

虛擬貨幣借著區塊鏈的華美衣裳,進入金融市場。散戶仰望著金字塔頂端的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他們。然而,一旦泡沫破滅,一切虛擬貨幣都僅代表一堆數字代碼,變得一文不值。

在ICO瘋狂圈錢的抹黑之下,區塊鏈現在有點讓人感到可怕。技術本身並無罪過,仍有人相信有朝一日貨幣數字化將成大勢。只不過,再美好的未來,也只有在一地的雞毛被清理過後,才能實現。

文章來源:和訊外匯

優秀外匯公眾號推薦:

中金在線外匯網

forex-cnfol-com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

人民幣一再貶值,如何保衛你的錢包?最實用的外匯投資指南,最深度的全球市場熱點解讀,支持一秒查詢人民幣匯率及外匯各幣種行情報價。輸入「美元」、「人民幣」、「日元美元」等關鍵詞即可。您的外匯投資小助手,助您在外匯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學外匯 的精彩文章:

美元多頭終於迎來利好 德拉基「故地重遊」將暗示退出QE?
加拿大加息+M2增速再破10,中國炒房團徹底慌了!

TAG:一起學外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