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一款新戰機形成全天候戰力,強於蘇-30MKK,夜航放單飛

中國一款新戰機形成全天候戰力,強於蘇-30MKK,夜航放單飛

中國戰機家族越來越豐富強大。殲-16戰機最近又有新消息:海軍進行夜航訓練,單機放飛,進一步磨鍊全天候作戰能力。這個消息讓人振奮,殲-16的作用實在不一般。

根據報道,殲-16進行了實戰條件下多機協同、攔截查證、目標搜索與攻擊等科目的夜航訓練。夜航是飛行員形成全天候作戰能力,走向戰場的重要的一環。

在前段時間的沙場閱兵上,殲-16首次亮相。殲-16是一款重型戰鬥機,或者叫作殲擊轟炸機。其作用,是對地、對海戰役、戰術縱深目標進行精準攻擊。與戰鬥機相比,其載彈量大,載彈通用性好,所以具備轟炸能力,被稱為「炸彈卡車」;與轟炸機相比,其具備空中格鬥能力,能夠對付截擊機,可以較好地自衛,快速突防。因此,殲-16的作用非常重要。

具體來說,殲-16可以掛載除了戰略武器之外的所有空基武器,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飛行速度在2馬赫左右,裝備了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擁有蘇-30MKK的空中格鬥能力。

殲-16具備三代半戰機水平,雷達卻是四代水平,據稱使用了殲-20的雷達系統。殲-16氣動設計和機體結構優秀,航電系統位居世界先進水平,裝備國產WS-10A「太行」發動機。據說,日本方面對該戰機非常忌憚。

殲-16性能比肩美國F-15E。目前,擁有雙重任務戰機最多的是美國,有200多架F-15E。最新消息顯示,殲-16的服役數量可能已經達到40架。與進口的蘇-30MKK相比,殲-16有兩大優勢:一是前文提到的雷達,二是搭配霹靂-10紅外成像制導空空導彈。霹靂-10是近距格鬥彈,採用先進的紅外成像制導,能區分真正的敵機和假目標誘餌,還可由飛行員佩戴的頭盔瞄準具控制發射,實現「看哪打哪」。為有效打擊高機動性目標,該導彈採用了推力矢量技術,具有極高的使用過載。

曾經有媒體稱殲-16年產僅一架,這顯然是誤判。裝備國產WS-10A後,殲-16沒有了發動機的掣肘,生產能力沒有問題。此次海軍的夜航訓練,說明殲-16戰鬥力的形成,其背後是一定的產量支撐。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治兵以信 的精彩文章:

美媒宣稱中國並不具備威懾的能力 然而事實總是異常的鮮明

TAG:治兵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