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對某人很憤怒,該怎麼辦?

對某人很憤怒,該怎麼辦?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NLP

 心 靈 治 療 師          遇 到 最 真 的 自 己




來源 丨

叢非從(ID:congnotcong)






強烈推薦,伴隨著音樂慢慢閱讀......



NLP心靈治療師創始人劉小峰老師的個人微信公號


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對一個人很生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想你應該很熟悉吧。


當你希望一個人這麼做,


可他偏偏就是不這麼做的時候,你就開始生氣。


我們先說對他人的憤怒。


對自己的憤怒其實也是一樣的。




01


憤怒是一種索取、一種需要




憤怒首先是一種索取,是一種需要:


我需要你理解我,支持我,


同意我,尊重我,認可我,哄哄我。


你卻沒有給我,我很生氣。


我需要你為我服務,執行我的標準,達到我的要求,做我認為對的事。


你卻沒有做,我很生氣。


至少我需要你別添亂添堵,


別做傷害我的事,別影響我,別挑戰我的底線。


這你都做,我很生氣。


我需要你變得聰明點、文明點、講點道理、上進點、積極點、效率高點。


你卻不是這樣的,我很生氣。


無論怎樣,憤怒都是在說:


我需要你。


需要越強烈,憤怒就越強烈。




02


憤怒是一種全能控制





憤怒其次是一種全能控制。


每一個憤怒後面都伴隨著一個「你應該……」


你沒有按我的應該去做,我就很生氣。


我要用暴力、指責、懲罰、威脅等手段讓你明白,你必須按照應該的去做。 


「應該」是誰規定的呢?


所有從你嘴裡說出的應該都是你規定的,都是你的。


即使所有人都這樣,正常人都這樣,法律道德信仰就是這樣,即使事實本來就是這樣,即使這樣是對的,那也是在經過你認同之後才會從你嘴裡說出來。


世界上應該的東西太多了,為什麼你總是在意那幾樣呢?


還不是因為你認同了。




你覺得有多「應該」,你的憤怒就有多強。


對的他就應該去做嗎?


正常人都做的他就應該去做嗎?


所有人都做的他就應該去做嗎?


不一定。但是你的憤怒就是在說:


你必須執行我的要求,做到我的標準。


這種控制,也叫全能自戀。


彷彿所有人都應該依我號令行事。




03


憤怒是一種對他人的理想化





憤怒是對他人的理想化。


當我們對一個人憤怒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在說:



我覺得你有足夠的能力做到,


你既然能做到,你就應該做,


你既有能力做,又有義務做,還不去做,我就很生氣。


如果我們意識到一個人能力就是這麼大,


實在做不到,我們就會感覺到理解甚至同情。


如果我們意識到,他的意願就是這麼多,


實在沒有義務為了你更加委屈自己,


我們就會感覺到無助、難過甚至悲傷。


雖然我們很需要他,但是他做不到是沒有辦法的事,他不願意做是他決定的事。




我們設置了一個理想他人,理想他人具備足夠的能力、足夠的意願、足夠的責任心,然而真實的他人卻不是這樣。


我理想的他與現實的他之間就有了差距。


差距越大,憤怒就越大。


媽媽對孩子做錯了事拖延沒考好憤怒,是她覺得孩子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做對做快做好。


長大後的孩子對怎麼教都不會智能手機的媽媽憤怒,是他覺得她的智商應該足夠駕馭。


孩子對父母的控制而憤怒,是他覺得父母應該有足夠的自制力克制住自己的嘴。


伴侶之間的抓狂憤怒,是他們覺得對方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和義務付出、做好。


老闆對員工憤怒,是他覺得員工應該有足夠的經驗和責任心做對。


那麼到底他能不能做到,有沒有相應的足夠的能力做好,是誰決定的呢?


還是你,你根據你的經驗判斷了,覺得他可以做到。




證據有:



他以前做到過,所以他現在應該也能做到。


我能做到的,所以他應該也能做到。


正常人都能做到,所以他應該也能做到。




那真實的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做到呢?你從來不關心。


你更不知道的是,一個人的能力是動態的。


一個人輸出一個結果,


不單單是做這一件事情所消耗的能力,


而是把他放到當下那個系統里,他排除其他障礙所剩餘的能力。


人對同一事件的能力是會隨著環境、問題、狀態、壓力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




04


憤怒是一種對現實的抗拒





憤怒也是對現實的抗拒。


現實是,別人沒有能夠滿足你。


要麼是沒有能力給,被你榨乾了也還是沒有能力,即使非常想做也還是做不到。


要麼是沒有意願給,明明能給就是不願意,即使是應該做的也不願意做,就是要對你耍流氓。


總之,現實就是你的索取失敗了。


然而你還想要啊,越挫越勇。


你不相信這是真的,你不相信自己的索取和控制失敗了。


你還想再嘗試索取一次,所以你就啟動了憤怒。




人在面對現實失控的時候,第一反應通常都是:


不應該啊。


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啊。


趕緊憤怒下,看看能不能把現實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憤怒一次,就是在嘗試一次。


繼續憤怒,就是繼續嘗試。




因此,憤怒就是對現實的排斥和不接納。


企圖修通現實以符合自己的認知。


越是不接納現實,就越是憤怒。


你的憤怒有時候能強迫對方改變,修改現實成功。


更多的時候則會失敗,這時候你沒有能力讓對方改變又繼續希望他改變,你就只好繼續憤怒來幻想修改現實了。




05


憤怒是一種爭取、持續憤怒是偏執





憤怒一下是有好處的,這是一種為自己爭取。


萬一現實真的改變了呢?


萬一他滿足我了呢?


事實發生後,我們從排斥到接納,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第一反應不接納,覺得不應該,想憤怒下來修通現實,這是正常反應。


畢竟人不是老鼠,總得有點緩衝期。


畢竟事實有改變的可能。




但是持續的憤怒是一種偏執。


一次沒得到,不放棄,要第二次。


沒得到,再一次。


我要再憤怒一次試試,再索取一次試試。


萬一,萬一,萬一這次成功了呢?


一次,又一次。不願放棄。


我寧願活在幻想里,也不願意活在現實里。




我無法相信事實就是這樣,


我無法接受他就是無法滿足我的需要,


我不能相信他就是這樣的人,


不能相信他就是這麼大能力,


不能接受他有流氓的一部分,不能接受他就是做不到。


在幻想中,我還能被滿足。


為了吻合自己的想法,不停地企圖修改現實。


即使現實的改變難度非常大甚至不可能,也依然幻想著去改變,對這種想法的執著就是偏執。


越是不放棄想要的執著,就越是憤怒。


當然,有的人在偏執里真的能很成功,改變了世界,但代價也是巨大的。




06


憤怒過後





憤怒過後是哀傷。


憤怒是正常的,而且是有益的。


持續憤怒就要反思下:我是不是掉到偏執里了?




當人開始看清現實,開始真正的相信,


自己想要的要不到了的時候,就會進入抑鬱狀態了。


這是一種喪失,人生有很多東西都是我們所渴求的,我們需要資源,需要和平,需要愛,需要他人的付出,然而我們能得到的,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是所有。


有些我們的需要,終究無法被滿足。


即使我們通過強烈的憤怒,改變了現實中的他人,滿足了我們一些需要。


我們也將付出慘重的代價,發現其實不值得。


當我們開始發現:我們不是神。


我們也就放下了自己的全能自戀。


我們發現有些事無論我們怎麼需要,它們都有自己的節奏,無法完全圍著我們的需要而旋轉。


那真的是一件難過的事情。




07


可以憤怒





這麼說不代表就不應該憤怒,不應該有需要,不應該去控制。


我們可以憤怒,但憤怒屬於我們,


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憤怒負責,而非他人。


我們終將要為自己負責。


我們對他人有需要,他人有時候能滿足我們,


有時候不能滿足我們,我們都需要自己承擔這個結果,為自己的需要負責。


我們想控制,我們就要為自己控制的結果負責。


控制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我們在選擇控制的時候,也要準備好接受控制的結果。


我們選擇成為嬰兒,等待著別人的滿足與配合,我們就要接受自己的情緒被別人掌控。




當我們準備好了為自己負責,就是成長。


就是從嬰兒到成年人的過程。


不是不再去需要,而是能為自己的需要負責。


你依然可以憤怒,憤怒完了你要判斷下能不能得到,以選擇要不要繼續憤怒。


能得到的憤怒是睿智,不能得到的憤怒是偏執。


當然你也可以偏執,你喜歡就好。




08


遇挫





憤怒最開始由遇到挫折而起,但憤怒不應該成為終點。


當我們遇挫,經歷了憤怒,我們還要往前走。


我們有共3個步驟可以成長:



憤怒。

我吶喊,我抗拒,現實和他人為什麼就不能滿足我的需要。


哀傷。

我努力過了,我接納現實就是如此,他無法圍著我轉。


珍惜。

為我已經有的感覺到慶祝,為我還能要到的感覺到慶祝。


去需要能得到的,

放下得不到的,珍惜已得到的,就是幸福。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END-


?

作者

叢非從

,一個好玩、深邃又實用的心理諮詢師,研究關係、情緒和成長,著有《原來,懂比愛更重要》、《你是在戀愛,還是在發神經》等。他的微信公眾號是congnotcong,趕緊去把你落在那的靈魂撿回來吧~


首圖片來自花瓣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推薦 NLP心靈治療師創始人 

劉小峰個人微信公號


找到屬於自己心靈的自由,找到心靈的美,走向覺醒


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LP心靈治療師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越能夠等待的孩子,越容易成功?
他不滿足我,我該怎麼辦?
「如果當初…都怪他們逼我…」這些有毒的想法正在毀掉你的生活!
愛情是一種選擇,而愛人是一種能力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TAG:NLP心靈治療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