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孩子到博物館體驗學習的四個境界

帶孩子到博物館體驗學習的四個境界

博物館是親子學習的絕佳場所。本文作者把和孩子的每一次博物館參觀都視為一次旅行,總結出博物旅行的四個境界,並分享了如何給孩子最高階博物旅行的四個方法。

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自己都去過博物館;也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帶自己的孩子去過博物館。

我們家也同樣如此。作為熱愛文化的文藝青年,可以不去勝地參觀,可以不去商場購物,可以不去餐廳美食,可以不去探親訪友,但一定會去的就是博物館。我和丸子爸爸(少年商學院微信編輯註:本文作者的女兒叫小丸子,今年7歲了),這麼多年來外出遊歷,每到一地必去的就是博物館,反覆多次去的也是博物館。

世界標杆性的博物館,去過法國巴黎的盧浮宮,美國紐約大都會,英國倫敦的大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北京的故宮等等;

藝術類的博物館,去過巴黎的奧賽、蓬皮杜,紐約的MOMA,英國劍橋藝術博物館,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等等;

名人的博物館,去過法國的莫奈、雨果、畢加索、羅丹博物館,威尼斯的古根海姆夫人博物館,伯爾尼的愛因斯坦紀念館,義大利達芬奇博物館等等;

歷史的博物館,去過法國的凡爾賽、榮軍院、楓丹白露,羅馬的國家博物館,英國劍橋博物館,柏林的柏林博物館、猶太人博物館、柏林牆博物館,尼泊爾加德滿都老皇宮博物館等等;

行業類的博物館,去過巴黎的陶瓷博物館,馬爹利家族博物館,日內瓦鐘錶博物館,威尼斯的玻璃博物館,蘇格蘭的威士忌博物館,溫布爾登的網球博物館,東京宮崎駿的吉卜力美術館等等。

這些是國外的博物館。而在國內,生活過的、去過的城市,也是把去博物館、美術館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樣算起來,去過的博物館數量的確挺不少。但其實仔細想一想,因為不愛購物,所以每次出去旅行,幾乎就是博物館之旅。看博物館的時間,幾乎佔據了旅程的大半。所以,看這麼多的博物館也就很正常了。

其實,我想,大家把自己去過的博物館列出來,也會同樣的驚人。而且,自從有了孩子之後,作為父母更願意帶孩子去博物館了。有的時候,即便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博物館,也要帶孩子去看。

但是,正是開始帶著小丸子去看各種博物館的時候,我們開始反思:為什麼帶孩子去看博物館?這讓我們重新審視了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生活,什麼博物館,博物館的價值在哪裡……

下面,我結合我們家的經歷,把看博物館分為五個境界,在此和少年商學院微信用戶朋友們分享:

▋第一個境界,朝聖博物館,叫做高山仰止。

每一個熱愛文化的人,都知道博物館是文化之寶,雖然我們不知曉每一件作品的詳情,但我們都無比敬仰它們的價值。

當我第一次聽到「不明覺歷」這個詞語的時候,我馬上就想到了博物館。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博物館裡哪怕百分之一的知識。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博物館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這其實非常正常。當我們在博物館裡,看到耳熟能詳的蒙娜麗莎、大衛、維納斯、向日葵、星空、睡蓮、思想者這些人類文化的瑰寶;看到我們在書本上學習的拿破崙、雨果、愛因斯坦、達芬奇、盧梭這些人真實的生活場景。我相信,任何人都會感到無比的震撼,無比的激動。

所以,剛開始去那些著名的博物館,懷著膜拜的心情,朝聖的心情,去尋找,去印證,是很正常的。

▋第二個境界,研讀博物館,叫做曲徑通幽。

我和丸子爸爸,每次去盧浮宮,都會整整用到一天的時間。的確,裡面太多太多好東西了。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個展廳,都值得用一個星期去觀賞;每一件作品,都值得用一整天去揣摩。

剛開始,每到一個博物館,就算預留再多的時間,也不夠整個瀏覽一遍——看一個博物館所消耗的體力,絕對不比一項激烈的運動項目少。而且,那麼多的作品,短時間內密集地看下去,會產生審美疲勞的。

後來呢,隨著看的博物館增多,心情也就不那麼激動了,心態也不那麼著急了。

於是,每次去博物館,只挑一個小的展廳去慢慢看,細細看。雖然也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每個作品卻可以好好地欣賞了。在莫奈的作品前,靜靜地坐上十分鐘,你會有以往絕對不會有的嶄新體驗。

有一次,我去盧浮宮,就專門看有孩子和母親的作品。結果,拍攝了這個主題中的幾百幅畫作和雕塑,覺得非常有意思。

▋第三個境界,享受博物館,叫做閑庭信步。

博物館到底該怎麼看呢?在前兩個境界中,我們經常會租用講解耳機,會購買導覽的手冊,會拍攝大量的照片,甚至,會拿上畫筆在作品前臨摹。

這些,都是「了解」和「體會」作品的做法。但是,隨著心態的調整,你會發現,你從學習的狀態,會慢慢過渡到欣賞的狀態。也就是說,你不是來記住作者和作品的名字,而是感受它所帶來的美的。

那麼,你喜歡的作品,就多看一會;不喜歡的,就掃過去。該吃飯就吃飯,該休息就休息。藝術,是為生活服務的,而不是制約生活的。

我的一位朋友,對我說,「不要去到一個城市,就著急把所有的地方看完。如果你很喜歡這裡,肯定會再來的。留到下次,不是很好嗎?

的確,前次,我去楓丹白露宮,喜歡那裡的宮殿,喜歡那裡的庭院,喜歡那裡的叢林,喜歡那裡的小徑,喜歡那裡的氛圍。但是,我們只有一天的時間,真的是意猶未盡。

(楓丹白露宮是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

而今年春節的這次,我們全家乾脆在那裡住了幾天,就住在宮殿門口。每天,我們在宮殿里跑步,在池塘邊看天鵝,在樹林里畫畫,在草地上野餐,悠悠閑閑地、從從容容地感受了楓丹白露式的藝術生活。

▋第四個境界,融入博物館,叫做相忘江湖。

剛開始去博物館,是去記住。記住那些作者和作品的名字,以及拍賣的價格,以便向別人講述。同時,還要和作品合影,以證明自己來過。

但是,當我們不再需要發微博微信,不需要寫觀看筆記,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麼的時候。我發現,我找到了看博物館的最佳狀態:就是忘記這是一座博物館,只把它當作是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忘記了大師,忘記了帝王,忘記了天價,忘記了歷史。而我收穫的呢,則是記住了那種感覺——把那份感動,留在自己的內心。

我想,每一位創作者,在創作作品的時候,是不會考慮每平方尺多少價錢的,是不會想到自己的身份地位的,是不會想到別人的評價和評論的。他最關心的,是把自己的情感,怎樣用作品表達出來。我認為,在博物館裡,達到了這種境界,才算是和作者有了真正對話的可能。也真正體會到了作品的魅力,從中汲取養分並歸於生活。

從博物館裡走出來,把最美好的感悟,融為了自己內心精神的一部分。這應該是看博物館的最高境界了吧。

有了這四個階段,我們再聊聊家長帶孩子去博物館,如何從第一個階段,順利過渡到第四個階段。非常奇特的是,這個過渡非常之快。只要家長尊重孩子的真實感受,你就會發現孩子其實是最懂怎樣去看博物館的。

▋第一,孩子不會崇拜博物館,反而有一種平靜的心態。

我們帶小丸子去歐洲,因為她喜歡畫畫,就想當然地認為應該帶她去看很多的繪畫作品。但是,當我們身處奧賽美術館,指著莫奈、梵高的作品,對小丸子說,「快看,這是最偉大的畫」時,小丸子卻對這些讓成年人如雷貫耳的名字,充耳不聞。看那些名畫的眼神,完全不比看《絕對小孩》那樣閃閃發光。

這倒是給我上了一堂課。我們大人容易被名氣嚇倒,被價格誤導,當我們心裡先有了「這是一個著名作品」的想法的時候,看作品自然也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崇拜。或許,孩子們平等對待每一個作品的態度,才是正確的。

▋第二,去博物館不是學習,更不要考試。

很多家長告訴我,她帶著孩子難得來一次北京,想讓孩子看一些博物館,讓我推薦。我問她,要看多少。她說,一天至少要看四五個。我說,那還不如不看。把孩子的審美和身體都累著了,孩子可能從此後就再也不想去任何的博物館了!

家長的期望是一回事,孩子的感受則是另一回事。當家長帶著孩子看博物館的時候,一定不要告訴孩子,「這是為你好,為了讓你學習更多的知識才來的」,而看了博物館之後,更不要考試孩子記住了多少。

著名的博物館都很大,孩子別說看,就算在裡面走一圈,都是一個挑戰。在奧賽的時候,小丸子對很多作品都是走馬觀花,但是對一個巨大的雕塑卻十分感興趣。於是,我們就停留在那裡,一邊看雕塑的所有細節,一邊根據雕塑揣測,「瞎編」一個神奇的神話故事。

然後……然後,我們就出去玩兒了。

▋第三,比去博物館更重要的,是學習的興趣、開心的心情。

很多家長一講到去博物館,就特別緊張,一是要孩子遵守各種規矩,二是要求孩子學習很多知識。這本身就束縛了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感到不自在。

那麼,有沒有既讓孩子很輕鬆,還可以真正體會到藝術魅力的方法呢?我問過國外的博物館,很多博物館都有專門針對孩子們參觀和學習的服務。比如老師提前預約,就可以帶著孩子去美術館裡上一堂美術課。

我見過在梵高的原作前面上的美術課。地板上坐了十幾個孩子,老師則指導孩子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星空。我看到孩子們畫的簡直是天馬行空,而老師也絲毫不在意。

家長帶孩子去博物館,如何讓孩子保持興趣並得到快樂,比學習到了多少知識更為重要。這就需要家長要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找到合適的方式。

在看了奧賽美術館之後,我們問小丸子,還去不去盧浮宮了。她回答說,看奧賽看的很累,不去盧浮宮啦。然後,我們再問她,喂鴿子去不去。她說,當然去啦。

於是,我們就在盧浮宮前喂鴿子。

後來,我們幾次都在盧浮宮外面玩,有時是喂鴿子,有時是跑步,有時是和各種狗狗玩兒……總之,近在咫尺的盧浮宮,就一次次地和小丸子錯失了。

可是,當我們看到小丸子在那裡玩兒得興高采烈的時候,我就會想,這些草地、這些樹木、這些雲朵,還有塞納河的河水,天空的彩霞和陽光,不也在當初感染了莫奈這些畫家嗎?如果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感到快樂,應該也能體會到藝術的美好吧。

▋第四,忘記了的,就是收穫了的。

在巴黎的經歷,徹底讓我們調整了旅途的規劃。博物館的重要性大大被降低了,而我們和孩子一起去做的,是發現異國的生活之美。

或者是房屋,或者是道路,或者是動物,或者是樹木,甚至是小草和苔蘚。然後,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輕鬆和愜意的假期。

而就在我有些遺憾,小丸子沒有看更多的博物館的時候。她在楓丹白露的夕陽之下,坐在樹旁,畫起了她心愛的天鵝。

當我們來到威尼斯的時候,我們就把古根海姆夫人藝術館,當作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介紹給小丸子。我們講古根海姆夫人的生平故事,講到她的狗狗,小丸子聽了大感興趣。於是,在古根海姆夫人博物館(也就是她的家裡),小丸子東瞧西看,挺開心。

回到公寓之後,小丸子自己畫畫玩兒,就畫白天坐船時看到的兩岸的建築。我看著看著,突然覺得畫的風格很熟悉。原來,小丸子竟然採用了古根海姆夫人博物館裡一幅名畫的筆觸和色彩。

說實話,那一刻我真的很欣慰。當家長給予孩子信任,遵循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規律,給孩子學習的空間,等待的時間,孩子總是會收穫到很多很多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媽媽說 的精彩文章:

避免瑜伽傷,你練瑜伽受傷,並不是瑜伽的錯

TAG:智慧媽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