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趣問?古代犯了死罪,為何非得秋後才能問斬?

趣問?古代犯了死罪,為何非得秋後才能問斬?

古代犯了死罪, 為何非得秋後才能問斬?

其實這裡面都是有講究的,先說午時三刻,我們知道一天正午的時候太陽照射最強。但古代並不是我們現在的24小時制,而是一天分為12時辰。午時三刻換算成今天差不多就是正午時分。而古代科學文明遠沒有今天發達,在他們看來,正午斬首囚犯可以避免死後怨恨。而且行刑前都準備酒肉,讓他們吃飽喝好上路。

秋後問斬的說法最早起源於西漢,秦朝的時候是尊法家的,推崇以法治國。但西漢開始尊崇儒術,特別是漢武帝時期,曾特意下詔全國徵求好的治世策略。其中就有儒家代表大臣上書漢武帝,建議囚犯秋後處決落葉歸根,不會逆天道。後來慢慢就影響後世,各個朝代都沿用這種方法。當然除了這點,還有一點很重要。

我們知道斬首不僅僅為了處決犯人,還有一點就是做給世人看以儆效尤。但古代以農業為主,前面大半年百姓都要忙農活,閑暇時間很少,也沒有閑工夫特意來看斬首,但等到秋天收穫作物後大家都基本沒什麼事幹了,這樣就比較容易讓百姓集中觀斬。

早在漢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等罪犯即時處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後至冬至前進行。

隋唐以後,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複審複核,死罪更要多次復奏後由皇帝親筆勾決。

明清兩代又引入了"秋審""和"朝審"制度。每年霜降後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會審京畿附近的死囚,稱為"朝審";而每年八月中旬複審各省死刑案件則稱為"秋審",朝審與秋審後把死刑案分為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祖四類,除情實類由皇帝勾決後執行死刑外,其他三類均可免除死刑。

執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節,這與古人的自然神權觀念有關,即順應天意。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秋冬是樹木凋零的季節,象徵肅殺。人的行為包括政治活動都要順應天時,否則要受到天神的懲罰。皇帝即是天的兒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時行事。處決犯人也是如此。

2.關於午時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因而古代語言中就有「刻」的說法。

古代秋後問斬真的都在秋後嗎

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是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那麼午時應該在中午的十一點到一點之間,午時三刻該在十一點44分左右。

3.關於午時三刻處斬

午時三刻這個時間,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點,這個時間,陽氣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說法中,此時可以用旺盛的陽氣來沖淡殺人的陰氣。

另外有一說,古代迷信思想比較嚴重.午時三刻,正是陽氣最盛之時,在此時處死的犯人,連鬼都做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禪心 思維的九個層次
生命中十件你無能為力的事
佛法不是靠說的——提式囈語
醉美!秋天有多美,9位作家告訴你
好!歷代「一字詩」道盡多少人世情懷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