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到老 學到老

活到老 學到老

傅晏風老人和他的作品

他是中國第一份書法教學報《書法教與學》的創始人,是《書法教學捷要》、《楷書偏旁寫法》等多部著作的作者。

如今,85歲的傅晏風老人依然行走在書法的道路上,為中國書法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學書法和學做人其實一樣

「人人都應學書法,但不是每個人都要當書法家。」談起書法,重慶文理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傅晏風有自己獨特的觀點。

他認為,書法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國粹,民族文化、民族審美觀都包含在內。

「郭沫若對學書法曾提出八個字:一絲不苟,全神貫注。」他說,「其實做人也一樣。」

傅晏風是江津人,1985年來到永川,成為江津師專(現重慶文理學院)教師。

在他的影響下,一代代的年輕人愛上書法,在書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兒時得到表揚愛上書法

「當我在描紅紙上寫下第一個漢字時,我就愛上了寫字。」85歲的傅晏風笑道。

由於家住農村,兒時的傅晏風上不了小學,只能在私塾里接受啟蒙。

四十年代,鋼筆是很稀缺的物品,私塾先生授課教字用的都是毛筆。

第一次用毛筆描紅的字,他便得到了私塾先生的表揚。

「先生說我的字寫得很有靈氣。」他笑笑,「就這樣,我就喜歡上用毛筆寫字。」

工作後寫字更越來越有勁兒

參加工作以後,由於字寫得好看,傅晏風被委派做宣傳方面的工作,每天要寫大量的字。

「一直很慶幸有這段時光,讓我有更多的時間來練字。」他回憶著,常常拿著毛筆一寫就是一整天。

沒有字帖,他就憑著自己感覺,摸索著力求寫好每一個字。

「一上班就開始寫,除了吃飯上廁所,基本一坐在那兒寫就不動了。」他說,眼底含著笑意,「越寫越有勁兒。」

對他來說,他從沒覺得寫字枯燥,反而越寫越喜歡。雖然喜歡寫字,大家也稱讚他的字寫得好,可在當時的傅晏風心裡,他總覺得有些沒底。

想把書法作為一門藝術研究

「我沒見過字帖,沒有見過真正的書法家寫的字,」他說,「不知道自己的字到底怎麼樣。」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同事那見到《曹全碑》碑帖。那是他第一次見到碑帖,也是第一次接觸到古代書法家作品。

發現了這本《曹全碑》後,傅晏風可以說是愛不釋手,每天便拿著這本碑帖,對著碑帖上的碑文練字。

後因工作調動,傅晏風到了四川文化館。有愛好書法的年輕人覺得他寫字寫得好,便向他請教。

那時,他意識到,單純寫字不行,應當把書法作為一種文化傳統,作為一門藝術來研究。

老人認為學書法沒有捷徑

在四川文化館,他在《文藝研究雜誌》上發表了《漢字繁簡與書法的審美特性》一文,在全國引起了轟動。

1984年,陳雲同志提出:切實加強對小學生的寫字訓練,提高寫字課的教學質量。正研究書法藝術的傅晏風在當時脫穎而出,他被請到了四川大學講台上,為三四百中文系的大學生講課。

1985年,他創辦了全國首份書法教學報,被喜愛書法的人們競相訂閱。

如今,學書法的人越來越多,書法界規模不斷擴大。傅晏風卻表示出擔憂:「書法展覽太多,書法界規模空前盛大,對書法來說,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學書法沒有捷徑,只有八個字: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傅晏風說,目光坦然。本報記者 陳瀅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眾車企「聯姻」應對雙積分 捷豹路虎輕量化技術成優勢
美媒稱新加坡華人擬重拾「母語」:中國方言是自己的「根」
德國男子雙手端起29杯啤酒破世界紀錄
北京推行不動產登記網路預約 辦房本不再排隊約號
業內人士:人工智慧必須切入垂直領域才能「落地」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