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出生命的泥濘——通過「記錄」讓生活「明亮」起來

走出生命的泥濘——通過「記錄」讓生活「明亮」起來

自己最近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出了一些問題,疲憊、茫然、無助不斷的襲擊我心——感覺本來所擅長和發揮的那種節奏被打亂了,而潛能就如被冰封住了的火焰,無從施展……,又彷彿正越來越失去對自己的掌控感,被各種「事情」牽著鼻子走,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效率低下,焦頭爛額……

也沒有了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並能夠補充心理能量,滋養靈魂的事情,運動、讀書、寫作……,如此惡性循環,生命正在失去色彩,一如陷入泥潭裡的汽車,越掙扎越深陷;又如茫茫夜海上行駛的小船,失去了方向……

佛曰:「知非即舍」。這不是我想要的狀態,總之,我不能忍受,也不同意過這樣的生活,哪怕一天都不可以。

於是彷彿就碰到了心中的防火牆,觸底反彈般的大聲對自己說,「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了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個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這是一個過程,上天要通過這個過程給我傳遞一些什麼訊息?是的,我需要以一種謙卑而臣服的心態去領悟,究竟自己可以從這種痛苦中學到什麼……」

我想到了舒適圈和拓展圈,想到了關注圈和影響圈;想到了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想到了路遙《平凡的世界》,想到了《了凡四訓》;想到了《壇經》里的「地雖分南北,而佛性不分南北」;想到了叔本華的《在意欲和表象的世界裡》,想到了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想到了《大學》里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想到了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想到了文天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想到了王陽明的龍場悟道……

總之,這一切的人類美好又開始慢慢回到了我的身上,讓我覺的更加有力量。我謙卑的知道,我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諸先賢與我同在!我深深的呼吸並虔誠的祈禱——「祈求上帝賦予我智慧、謙遜、勤勞和勇敢的人類美德,使我終能戰勝惰性、茫然和無助,神與我們同在,阿門!」

在高空的斷橋上,我經常跟學員說,「先處理好情緒,再去處理事情」。現在情緒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下面開始解決事情。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最近的千頭萬緒,紛繁錯亂,並不是因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是以下三點:第一,欠缺計劃性,想到什麼做什麼,沒有分清楚輕重緩急、主次先後;第二,拖延症,能拖就拖,明天能做的事情,今天即使閑的瞪著眼看天也不去做,沒有做到日事日畢,日清而高,造成事務的積攢;第三,沒有劃撥出必要的閑暇時間,去運動、讀書、寫作,滿足自己求知和愛好的需要,影響了能量狀態,降低了效率。綜合成一個課題就是《時間管理與自我管理》。那這就好辦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去隔壁的嘉匯買了個活頁的筆記本,以後隨身帶著,隨時記錄,隨時翻看,希望通過這個過程,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計劃和條理。我之所以選擇筆記本,也是為了回歸傳統——大道至簡,電腦、手機以及林林總總的工具,很多時候並沒有給我們帶來便捷,反而讓我們的思路和邏輯更加的碎片化、凌亂和無序。堅信簡單的就是有效的。準備用這個本子做以下事情:

記錄每天的To-do list清單。通過列清單的過程,讓自己對一天要做的事情有一個全局的梳理和把控——自己這段時間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對一天的工作進行有效的梳理,結果各種事情在腦海里一片亂麻,雜亂無章,盤根錯節,不知從何做起,導致自己極容易進入「拖延」狀態,而拖延的過程是極其消耗心理能量的過程,雖然什麼都沒有做,可心裡放不下,總懸著,占著大腦的內存,休息都休息不好。同時明確的寫出 To-do list,也是對自己的提示和警醒,讓自己有目標感——哪些做了,哪些沒做,完成的打鉤或把它劃掉,即是對自己階段性工作的鼓勵,也是一種「放下」,把它從大腦的「內存」中清理出去,這樣事情越做越少,腦海里也越來越清凈。

具體套路:1)列出一天所有計劃要做的事情;2)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緊迫程度、難易程度、所用時間長短等,對這些事情進行排序,形成一個To-do list 清單;3)按照清單的內容進行執行,每完成一項,塗掉或打鉤。對於比較複雜的事情,要分解成幾件簡單的事情,每件事情所用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若超過30分鐘,就再分解。

記錄每天的培訓班次確認單和費用票據。對每天產生各種各樣的費用和票據進行整理和歸類,堅持「日事日畢」的態度,不允許過夜——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的時候仗著自己記憶力好,或乾脆就是懶惰,覺得自己記在心裡了,一天可以,兩天可以,十天二十天之後大量的票據積累,全都亂了,每到月底,不得不重新進行梳理和整理,因為票據太多,且雜亂無章地混在一起,這個工作量和難度就非常大了,耗時、耗心、費力。如果把這個事情解決了,自己就會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去讀書和寫作,滿足自己的愛好和求知的慾望。為了自己的愛好,這個工作是必須要做好的。

記錄每天產生的有價值的想法和要做的事情。在某些「當下」,自己總會有一些稀奇甚至古怪的想法冒出來,這些閃光點如果不記錄下來,可能就永遠地淹沒在記憶里了;另外對於要買的書、要查閱的資料,當時不方便做的事情,都記下來。以免遺忘了。

記錄自己的心情。情緒是一種能量,記錄心情的過程也是釋放情緒的過程。一天發生的事情,或是高興,或是失落,如果記錄下來,未來翻閱這個筆記本的時候,就可以把自己重新帶回到當時的那個時空,當時的自己穿什麼衣服、做什麼樣的事情、在什麼地方……,朝花夕拾,增強對時間和生命的覺察。如若不然,回憶前一個月、前一年的時候一片茫然,甚至會懷疑,自己當時是否有活過。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希望自己能夠將這件事情堅持下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為記,17年,9月4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強精英社區 的精彩文章:

TAG:自強精英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