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雍正對年羹堯說:你那麼想死?我就成全你吧!咱們不做好基友了!

雍正對年羹堯說:你那麼想死?我就成全你吧!咱們不做好基友了!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1724)人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自盡。年羹堯的妹妹是胤禛的側福晉,雍正即位後封為貴妃。年羹堯的妻子是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

雖然年羹堯後來建功沙場,以武功著稱,但他卻是自幼讀書,頗有才識。他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不久授職翰林院檢討。翰林院號稱「玉堂清望之地」,庶吉士和院中各官一向由漢族士子中的佼佼者充任,年羹堯能夠躋身其中,也算是非同凡響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堯遷內閣學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據清人所著的《永憲錄》記載,這時的年羹堯還不到30歲。對於康熙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在奏摺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圖報」。到任之後,年羹堯很快就熟悉了四川通省的大概情形,提出了很多興利除弊的措施。而他自己也帶頭做出表率,拒收節禮,「甘心淡泊,以絕徇庇」。康熙對他寄於厚望,希望他「始終固守,做一好官」。

後來,年羹堯在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戰爭中,為保障清軍的後勤供給,再次顯示出卓越才幹。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授年羹堯為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統領軍政和民事。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堯進京入覲,康熙御賜弓矢,並升為川陝總督,成為西陲的重臣要員。這年九月,青海郭羅克地方叛亂,在正面進攻的同時,年羹堯又利用當地部落土司之間的矛盾,輔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撫遠大將軍、貝子胤禵被召回京,年羹堯受命與管理撫遠大將軍印務的延信共同執掌軍務。

年羹堯和雍正的關係,並非小說中的主僕,但在正治上,卻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年羹堯的妹妹是雍正在當王爺時納的側福晉,也就是「年秋月」,在老八胤禩看來,年羹堯永遠是老四那邊的人。不過,年羹堯不是雍正私臣,而是朝廷公臣,他在康熙四十八年就已是四川巡撫,在四川立下赫赫軍功,五十七年(1718年)成為四川總督。雍正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的花樣,但這些花樣、戲法靈不靈,還要看雍正在政治上有無起色。年羹堯平定青海叛亂不啻於向朝野內外宣告雍正的「知人之明」,而且青海問題康熙都沒有解決利索,到了雍正手裡不到幾個月就出奇地料理乾淨,這讓那些原本心存反對的敵對者也說不出來什麼。隆科多在擁戴雍正即位上立了第一功,年羹堯並沒有直接參与擁立,所以,在雍正即位這件事上,年羹堯遜於隆科多。

康熙重用年羹堯,是留給雍正當一代名輔的。雍正即位,朝中局勢並不穩定,也急需年羹堯在西北打勝仗,鞏固自己的權力。年羹堯在軍事上沒問題,羅卜藏丹津被年羹堯打得找不著北,朝廷肅靖西北。雍正雖然面冷,卻是個性情中人。看到年羹堯如此賣力,恨不得抱起大舅子,狠狠親上兩口。雍正在給年羹堯的摺子御批,這哪是御批啊,分明就是情書!說的話簡直讓男人都會臉紅,「朕實實疼你的心,說不出來」。。。

雍正快把年羹堯給吹出了再世父母,就差給年羹堯三鞠躬了。

但是,雍正畢竟是皇帝,伴君如伴虎,鄔思道知道,及早逃了。年羹堯卻不知進退,把雍正對自己的好感,當成了自己對雍正的施捨。認為沒有自己,雍正一文錢都不值,飄飄然起來。特別是雍正二年,年羹堯回京陛見時,年羹堯膨脹到了極點,他居然不顧朝廷禮儀,接受直隸總督李維鈞等人的跪拜,這是犯了大忌的。不過,雍正最反感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年羹堯的作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權。在年羹堯周圍,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年party,年羹堯的勢力越來越大,雍正豈能坐視?至於貪墨銀數百萬兩,那都是尋常罪行了。年羹堯組織了一個龐大的勢力集團,天高皇帝遠的他有諸多「僭越」的行為,比如他拒絕法律上規定的「跪請聖安」,對皇帝詔書不屑一顧。他曾經出資刻印唐代講述治國理念的《陸宣公奏議》,雍正曾想親自作序,年羹堯說:「不煩聖心」,然後自己作序並要求雍正在全國頒行。還有一次有可能是筆誤,年羹堯在給雍正的賀表中把「朝乾夕惕」寫成了「夕陽朝乾」,雍正看了大怒,覺得這小子就是捨不得把夸人的四個字給他。

先討論下年羹堯有沒有功高震主?雍正皇帝當時殺年羹堯,用的是圖謀不軌、結黨營私、驕橫跋扈、貪斂財富不尊禮法等罪狀,最後直接定義為謀反,可是雍正皇帝殺年羹堯是慢慢來的,先搞掉了他的兵權,然後降職位,最後降到看守城門,如果老年有造反的心思或者有造反的能力,以雍正皇帝殺伐果斷的性格,年羹堯早死了,而且雍正皇帝曾經說過:「朕之不防年羹堯,非不為也,實有所不必也。」也就是雍正皇帝自己都不相信年羹堯會造反,而且年羹堯的功勞也沒大到讓雍正皇帝防著他,況且書生個人覺得年羹堯驕橫跋扈、貪斂財富恰恰是明哲保身的方式,在古代封建王朝官場上這叫「自污」。

可惜年羹堯還是劫數難逃,既然不是功高震主,那雍正皇帝為何要殺他呢,又有學者認為雍正皇帝是行越王勾踐舊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因為年羹堯是被雍正皇帝一步步整下來的,很多學者都認為年羹堯對雍正皇帝抱有幻想,沒曾想自以為戰功赫赫的年羹堯沒等來主子雍正皇帝的赦免書,卻等來了賜死詔,真可謂伴君如伴虎,是不是這樣?

雍正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收拾掉年羹堯、隆科多,根本一點在於年、隆觸及到雍正的最大忌諱,必欲除之而後快。那麼,雍正最大的忌諱是什麼呢?就是圍繞皇位的繼承。雍正「得位不正」,胤禩、胤禟、胤禵這些人雖然口不能言,可不等於心裡沒有表示,不等於行動中沒有流露,所以,儘快地除掉胤禩、胤禟、胤禵這些政敵和知情者,是雍正的既定方針,而年羹堯、隆科多在這件大事上則並不熱衷,這就觸動了雍正的忌諱,讓雍正萌動了殺機。

所以,很多時候年羹堯飛揚跋扈,加上後面的這些種種原因,相信任何人作為皇帝應該都不會放過他了。

也還有人是這樣覺得的,年羹堯之所以被殺那是因為知道得太多了。當年本來康熙是要傳位給十四阿哥的,跟雍正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當初十四身為扶遠大將軍,儘管手裡有兵權,可是還是鬥不過他四哥。雍正於是串通自己的手下來了一場預謀,篡改了遺詔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大BOSS。據說十四沒法發兵都是因為年羹堯的牽制,算起來年羹堯就是一個知道遺詔真相的人。你想啊,雍正把這麼一個「定時炸彈」留在身邊放心么,萬一哪一天年羹堯將事情的真相抖出去了,自己豈不是要被天下人詬病?想到這裡雍正就一陣後怕,於是乾脆找個理由直接把年羹堯做了。

但是也還有人持第三種說法。這年羹堯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案列,為什麼這麼說呢。年羹堯自覺自己幫雍正當上皇帝就功不可沒了,於是乎就開始放縱傲慢,居功自偉。就連對待自己的部下都是極其的殘暴,對老百姓嚴苛,還經常幫助自己的親戚找工作。天下的老百姓憤怒了,雍正發火了。你丫的居然這麼想死,我成全你。年羹堯死了,百姓開心了,雍正笑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屌絲煙灰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魏忠賢:你們誤會我了,我才是明朝最大的冤案!
李自成農民軍中曾大批殺掉妻兒幹革命!
諸葛亮為啥害死劉備義子劉封?
荊軻說:太子丹坑死我了!
明朝錦衣衛:看著我們比城管還牛,其實工資比城管還低

TAG:屌絲煙灰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