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答疑|寶寶是不是缺鈣?怎麼補?看著一篇就夠了!
朱麗(營養師,擅長小兒推拿)
一、營養學碩士:參與編寫乳品百科全書,高校兼職老師
二、國家二級營養師:國家公共營養師培訓老師,嬰幼兒配方奶粉及輔食研發
三、高級育嬰師:知名嬰童企業資深培訓講師
或許會有很多媽媽都提到:維生素 D 和鈣的缺乏癥狀太像了,難以區分,能不能具體說下寶寶該不該補鈣?怎麼補?
這不,前幾天就看到有人在後台詢問缺鈣的癥狀有哪些呢。
那麼今天,我們請來了營養師給我們講講關於「寶寶補鈣那些事兒」。
這 8 種「缺鈣癥狀」大多都和缺鈣沒啥關係
1. 枕禿
最常被認為是缺鈣導致的癥狀了,但事實上枕禿主要跟寶寶躺在床上反覆轉頭、摩擦枕部有關係。
另外還和新生兒的毛髮生長周期也有一定的關係。
2. 肋緣輕度外翻
佝僂病的癥狀之一,佝僂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維生素 D,所以這個鍋應該給缺乏維生素 D 背。
3. 出牙晚,長牙慢
出牙的早晚更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和缺不缺鈣是沒有必然聯繫,長牙順序因人而異,也不關缺鈣的事兒。
4. 囟門閉合時間晚
嬰幼兒前囟門一般在 18~24 個月時完全閉合,還有個別嬰幼兒會於兩歲後才閉合,與缺鈣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如果孩子缺乏維生素 D 的話有可能引起佝僂病,從而導致閉合延遲。
5. 寶寶走路不穩易摔跟頭
與缺鈣無關,走路是一個過程,排除了孩子其他異常,耐心等待就好。
6. 鬧夜、易醒
導致夜間哭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腸絞痛、孩子生病不適或對母乳依賴等,大多都是和缺鈣無關。
7. 出汗多
寶寶睡覺時、活動後出大汗是常見生理現象,與缺鈣並沒有多少關係,倒是更有可能跟室內溫度高有關。
8. 個子矮小
與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另外餵養是否合理也是會影響生長發育的,盲目補鈣並沒有辦法讓孩子儘快長高。
寶寶缺不缺鈣,可以這樣判斷
總而言之,6 個月前的健康足月寶寶一般不會缺鈣。
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嬰幼兒從奶當中攝入的鈣已經足夠滿足身體發育需要了,不需要再額外補充鈣製品。
6~12 個月的寶寶每天奶量保證 600 ml 以上;
1~3 歲的寶寶每天奶量保證在 480 ml 以上;
4~6 歲的孩子保證每天奶量在 300~400 ml 以上。
添加輔食以後,奶量充足加上膳食合理,不需要擔心孩子會缺鈣。
很多「缺鈣的癥狀」,其實不是因為缺鈣,而是因為缺乏維生素 D。
還是擔心寶寶缺鈣,怎麼補更好?
食補最好。
怎樣在孩子日常飲食中保證充足的鈣,就需要爸媽下功夫啦。
以下是不同年齡段的寶寶補鈣食譜,爸媽趕快學起來吧!
6 個月以下
這個時期的寶寶,母乳(或配方奶)是寶寶唯一的營養來源,保證充足的奶量,鈣攝入量也就有保障了。
食譜:母乳或者配方奶。
7~12 月
6 月齡後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每天保證 600~800 ml 母乳或配方奶,一般可以滿足鈣的需要量。
1~3 歲
寶寶 1 歲後,每天喝奶 500 ml 左右,適量增加含鈣豐富的食材,比如,油菜等深色蔬菜、豆腐等豆製品、魚蝦等,一般可以寶寶滿足鈣的需求。酸奶、乳酪等也是很好的選擇。
4~6 歲
對於 4~6 歲的孩子,推薦每天喝 300~400 ml 奶或奶製品。多參與戶外活動,促進鈣的吸收。平日里也要注意食物的營養搭配,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多吃點含鈣豐富的食品。
一般來說,膳食均衡,保證奶製品的攝入量,合理補充維生素 D,孩子是不會缺鈣的。
最後再給大家總結一下,膳食中鈣的主要來源包括:
奶類和奶製品,如純牛奶、酸奶、乳酪;
大豆和豆製品,如大豆、豆腐、豆乾、素雞等;
深綠色的葉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藍、菜花等;
芝麻醬、堅果、帶骨小魚和蝦貝類等。
所以,不要擔心寶寶缺鈣,只要飲食得當,我們都是不缺的。


※每日一輔食(讓寶寶越吃越聰明)
※最適合2-8歲孩子英語啟蒙的超高人氣動畫片!
※察言觀色識健康——寶寶舌苔知多少?
※寶寶鵝口瘡,媽媽您還不知道怎麼辦嗎?
※每日一輔食(秋季清肺開胃的佳品)
TAG:舒心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