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民間故事:斬蛇記!幾代人兩次斬蛇,真能影響後代命運?

民間故事:斬蛇記!幾代人兩次斬蛇,真能影響後代命運?

相傳明朝年間,有一位河南開封籍的熊姓青年名叫熊清,因品學兼優,考取當年狀元,被朝廷委派到江西南昌任知府一職。由於他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擁戴,但同時也得罪了一些上下級官員,他們聯合起來,向朝廷奏本,誣告熊清私放官糧,包庇土匪。其實,私放官糧是為了救濟災民,包庇土匪是他不讓那些被迫為盜的災民坐牢。由於所謂「證據確鑿」,被朝廷降罪,發配雲南邊遠地區,在來雲南的路上,熊清被官差押著,一路餐風宿露,饑寒交迫,進入雲南羅平縣境內一個叫平坡的地方,官差害怕被當地土著人殺害,半途返回交差去了。

熊清雖無官差押解,但知道皇命不可違,只好一個人單獨向西而行,他進入昆明,聽人說越往西走道路越艱險,路上常有盜賊出沒,並有豺狼虎豹和當地彝人擋道。熊清為了安全起見,在昆明定善街買了一把劍佩在身上,以防不測。到達碧雞關丫口,他走累了,坐下來歇息,只見丫口四面青松環抱,雜草叢生,偶爾露出的岩石崢嶸險峻。一股腥臭味隨風吹來,熊清感覺此地不可久留,提劍起身準備走。突然,見路中央橫著一條碗口粗的黑蛇,那蛇抬頭吐信正向他爬來,熊清拔劍而立,企圖嚇退那蛇,但黑蛇似乎有意向他進攻,口中呼呼作響,不斷噴出毒液,熊清雖是文狀元,但也習過武,用劍還有兩下子,當那蛇靠近時,他猛揮劍向蛇脖子斬去,一劍斬落蛇頭,那蛇頭落地後怪眼圓睜,毒牙敞露,似乎還想咬人。那無頭的蛇身在樹叢草地上來回橫掃打滾,許多小樹被掃倒,但不過幾秒鐘時間就再也無力掙扎了。

熊清出了一口大氣,驚跳的心定下來,又繼續向西而行,走啊走,半日後到達瀾滄江邊,只見那洶湧南去的江水,心中不免打了個冷戰,那時沒有江橋,也不見渡船,他只好繞遠路,從落底河到沙樂,又從沙樂走到舊村(現無量德安村委以東兩公里處)。遇到了一位正犁地的老漢,熊清走近老漢施個禮,並問道老人家此處有無人家招長短工。那老漢道:「阿哥從何處來,因何到此?」熊清如實回答了姓李的老漢,老漢道:「原來這位阿哥來自江西,吃了冤枉官司,受了不白之冤,如今這世道,有理說不清,你也不要自悲自怒,有志男兒何處不能安身。如果你不嫌棄,先到我家住幾日,今後慢慢想辦法」。

熊清在落難之時,遇上這位好心人,心中十分高興,道:「那就太感謝你老人家了。」說著,老漢解牛收犁,帶熊清到家中,並安排老伴和女兒阿玉燒火做飯,還特意殺雞煮肉打酒。被流放一月多來,熊清才算吃了一餐極有人情味的飽飯,老漢道:「你要不嫌我家貧窮,就住下來吧。」熊清忙屈膝向老漢磕頭致謝,熊清在李家盡心儘力,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凡事不用老漢操心,過了一年,其家料理得既儉樸,又體面,深受外人的好評。

李老漢夫婦年已半百,只有阿玉一個獨生女,他們視如掌上明珠。而且阿玉也人如其名,冰清玉潔,秀麗端莊,但因婚事總是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未定。李老漢夫婦雖著急,但也無法可想,此時熊清的到來,並經過一年的考驗,在老漢夫婦及阿玉心目中已成為一個合心的女婿(畢竟是狀元出身)。老漢夫婦問阿玉:「阿玉啊,你看這個熊清是否合你的意,如果你願意,我們就跟他說,成就這門好婚事。」阿玉羞答答地道:「但憑阿爹阿媽做主,不知他喜不喜歡我。」老漢夫婦滿臉堆笑,叫來熊清,當著阿玉的面問道:「阿哥,我李老漢夫婦一生只養了阿玉這個女兒,自你到我家這一年來,我們看到你真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成家立業的能手,是不甘心沉落的卧龍,根據阿玉的意願,我們想招你為婿。不知阿哥是否願意屈就?」熊清笑道:「這一年來。多虧你們收留了我,否則不知還在哪裡流浪,既然你們全家看得起我,並選為女婿,我深表謝意,在此我就謝過岳父岳母,謝阿玉不嫌我這個被朝廷流放的『罪人』。」阿玉道:「我知道你的罪是為好人得的,為好人得的罪不為罪,在我看來這種罪越重,功德越高,我選中你做丈夫,就是選你的才智和正氣。」

阿玉和熊清的婚事確定之後,按照彝族的規矩舉行了最隆重的儀式。由於熊清的智慧,阿玉的勤勞,李老漢家逐漸成為殷實人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經歷十多年的歲月,李老漢夫婦相繼故去,熊清夫婦也到半百年紀,膝下有一女二子,長子名繼祖,次子名繼業,弟兄二人在熊清夫婦的培育下,知書達禮,待人接物寬容豁達。深受當地鄉親的尊重。

時光又過去二十年,熊清夫婦已相繼逝世,繼祖繼業弟兄倆和睦相處,共創家業。其家田地財產又比原先翻了一番,成為當地大戶。此後又過若干年代,已到了清朝中期,繼業的第十代孫名應富家財已達萬貫,各類畜禽包括牛、羊、馬、豬、雞、鴨、鵝,每種都超過千數,當時五村一條河方圓十多里的地方(五村一條河,包括現今無量德安村委所轄的土地和人口),都成為熊家的莊戶,現在的無量靈寶山下羊廄房,即是當時熊應富家關羊的地方。

清乾隆二十三年,有一天熊應富家一個長工趕著牛群到靈寶山下放牛,當太陽將落時,他把牛群收攏,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間,前面的牛群驚慌地亂跑,長工手提著長刀走到前面查看牛群驚慌的原因,只見一條小水桶粗的黑蛇,攔在路中央,那蛇昂首吐信,正向他撲來。長工來不及多想,壯著膽子猛力揮刀向蛇脖子砍去,一刀斬掉蛇頭,那蛇身翻滾之處,牛群慘傲直叫,因蛇尾甩打著牛身,被擊著的牛既驚恐又疼痛,所以發出慘叫聲,那長工提著刀站立在原地被嚇呆了,等那蛇身停息蠕動後,他才驚醒過來,被砍下的蛇頭哪裡去了呢,他在四邊草叢中翻找,這時才感覺到頭頂上的筍葉帽有點重,他摘下帽子一看,嚇得把帽子甩落在地上,原來,蛇頭被砍後並未落在地上,而是飛起咬住了長工筍葉帽的頂子,其毒牙已刺透筍葉,要不是有竹煥擋著,他的頭頂也將被蛇咬傷。長工拾起草帽,那蛇頭仍然緊咬住帽頂不放,為了向主人察明真實情況。他把咬著蛇頭的筍葉帽提在手中,趕牛回到莊園。他把遇蛇斬蛇的經過給莊主熊應富及在場的人講述了一遍,大家都聽得心驚肉跳,再看到長工筍葉帽頂上猙獰恐怖的大蛇頭,個個驚惶不已。

熊應富及其妻李氏原本就比較迷信的,覺得莊上發生這件怪事,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奇異的預兆,為了弄清此事的吉凶禍福,即刻派人請來當地一位能推會算的老頭,把發生斬蛇事件的時間、地點及經過告訴他,那老頭按年月日時地點方位掐指推算,搖頭大驚道:「哎呀不好!此兆大凶!」應富急問道:「有何禍事?如何攘解?」老頭道:「據推測,你家在三年內必有官司和人命之危,要解除此禍,必須舍財免災,現有的錢財要盡量施捨於窮人,現有的牲畜要在一月內殺光。」熊應富聽此言大吃一驚。不敢不信,並決定破財免災,保護家人安全,於是他即做出安排:首先,免除各村各戶的一切債務。並給每家佃戶發銀十兩,無糧的給糧,無錢的給錢,並從第二天起所有長短工和家裡有勞動力的人均上山伐木備石,在懸岩頂上做成滾木鐳石,準備打殺所有家畜。

十天後,懸岩四方山頂上的滾木鐳石全用膝條捆好,把所有牲畜趕到懸岩下山谷中,只聽牛角號聲一響,守候在山頂的人揮動刀斧,砍斷膝條,千萬根巨大的滾木,千萬個巨大的擂石,一齊向山谷中滾砸下去,似千軍萬馬直撲畜群。山頂上的人們都想,這些畜禽十有八九可能被砸死了,山頂上許多放木石的人和來看熱鬧的人飛快下到谷底,心想拾幾隻被砸死的畜禽。

然而,人們下到谷底時驚呆了,那麼多滾木鐳石竟然沒有打死一隻雞一隻羊,那些畜禽還個個活蹦亂跳,嬉戲追逐。熊應富夫婦只好讓那些幫工及來看熱鬧的人,各取所需,趕走牛馬,牽羊搶雞。上萬畜禽一下午就被瓜分了。

熊應富夫婦回到家中,悶悶不樂,茶飯不思,倒不是捨不得那些畜禽送了人,更主要的是怕更大的災禍臨頭,氣急之下,一病不起,一月後夫妻雙雙命歸黃泉,只留下一個又聾又啞的兒子,名叫熊阿斗。

熊阿斗因小時生病,成為聾啞之人,但他天生聰明,無論什麼事,只要他看一眼就會,家裡各種農活樣樣拿得起,木活、石活、蔑活他樣樣精通,手藝極好,當時舊村後面有一所文武學堂,學堂內那位先生給二十多個學生教授文化和武術,熊阿斗每天都要跪到學堂門口「聽」。

先生講課教習武藝。五年後,學堂舉行考文比武活動,熊阿斗跑到學校對先生比劃說,要參加考試,那先生只好笑而不理他,阿斗發起火來,走到先生前,抓住先生的一隻腳,把他舉過頭頂,那些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那先生在阿斗手中比劃「說」,你好樣的,允許你參加考試,阿斗高興極了,放下先生,後來真的參加了考試。文場考試以「三人行,必有吾師」為題,阿斗雖未進過一天正式學堂,但其文采不輸於他人。他以自己如何聰明好學,如何專註他人文才技藝為實例,驗證「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深刻道理,令那些耳聰目明的學生及家長們敬佩不已。那位先生也時常用阿斗的例子教育學生:「人須有志,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肯自學,世上的知識都可以學到。」在比武場上,阿斗騎馬射箭箭箭不落空,刀、槍、鞭、錘,樣樣取得好成績。

啞巴阿鬥文武場上取勝,令先生和學生們驚異不已,一個不會說話,聽不清別人言語的啞巴能文會武,真是奇蹟。從此,阿斗的名聲遠播,人們都很敬佩他,他也助人為樂。當阿斗二十三歲時,有許多人給他做媒,介紹某家某家的姑娘,但阿斗心不為所動,因為他喜歡的是外村一位聰明伶俐的李氏姑娘。那李氏姑娘也怪,許多耳聰口明的帥小夥子來說親,她總是不應,阿斗和媒人一到她家,她就歡喜異常,拿煙倒茶獻酒,挑水做飯,忙個不亦樂乎,媒人剛開口。未等其父母答應。姑娘就滿口應允,一來,阿斗家雖然有些敗落,但瘦死的駱蛇比馬大,他家仍是當地一富戶;二來啞巴雖不會說話,但腦子靈便,心地善良,不像有錢人家的花花公子,到處尋花問柳;三來,阿斗不會說話,她可以當阿斗的嘴巴,內指揮家務,外調理各種關係,她可以真正成為當家婆,這就是李氏女應允阿斗婚事的極其聰明之處。

阿斗與李氏女成婚時隆重排場不言而喻。婚後,他們十分親密恩愛,阿斗對家事是大撒手,全不管,有時上山打獵,有時下河摸魚。

家裡大事小事全由妻子安排調理,其家道又逐漸興旺起來。當地傳說熊氏門中兩次斬黑蛇,影響了命運。不過人生起落本屬正常,其幾代人命運大抵如此,也並無更奇特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奇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念鄉龍!小孩是龍王之首,處罰當地青龍!
民間故事:老爹買干黃鱔,化龍泉救旱災!兒子貪心,斷活水源!
民間故事:龍肝!白蛇修鍊化龍,為報救命之恩,讓人割龍肝!
民間故事:醬缸記!童養媳招財,獨眼兒子娶新娘!
民間故事:火龍傳說!一段感人至深,曲折離奇的地方傳說!

TAG: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