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液免疫十大指標:易懂乾貨!
點擊上方「轉化醫學網」訂閱我們!
乾貨 | 靠譜 | 實用
來源:檢驗醫學網
1、免疫球蛋白 IgA
增高:慢性肝病,亞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真菌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類風濕性關節炎),囊性纖維化,家族性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乳腺癌,IgA腎病,IgA骨髓瘤等。
降低:遺傳性或獲得性抗體缺乏症,免疫缺陷病,選擇性IgA缺乏症,無γ-球蛋白血症,蛋白丟失性腸病,燒傷等。抗IgA抗體現象,免疫抑製劑治療,妊娠後期等。
2、免疫球蛋白 IgD
增高:慢性感染,結締組織病,某些肝病,葡萄球菌感染,IgD骨髓瘤等。 降低:遺傳性或獲得性IgD缺乏綜合症。
3、免疫球蛋白 IgE
增高:某些變態反應性疾病(如血清病,應變性亞敗血症,變態反應性腸病等),某些藥物(如金劑,汞劑等),哮喘,高IgE血症,IgE骨髓瘤等。
降低:惡性腫瘤晚期,無γ-球蛋白血症等。
4、免疫球蛋白 IgG
增高:慢性肝病,亞急性或慢性感染,結締組織疾病,IgG骨髓瘤,無癥狀性單克隆IgG病等。
降低:遺傳性或獲得性抗體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綜合症,選擇性IgG缺乏症,蛋白丟失性腸病,腎病綜合症,強直性肌營養不良,免疫抑製劑治療等。
5、免疫球蛋白 IgM
增高:胎兒宮內感染,新生兒TORCH症群,慢性或亞急性感染,瘧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支原體肺炎,肝病,結締組織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無癥狀性單克隆IgM病等。
降低:遺傳性或獲得性抗體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綜合症,選擇性IgM缺乏症,蛋白丟失性腸病,燒傷,抗Ig抗體綜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免疫抑製劑治療等。
6、補體
血液補體含量與活度在許多病理情況下都會發生變化。所以,臨床上應動態觀察補體水平的變化。補體含量下降並不一定代表免疫功能障礙或免疫缺陷,因為在缺血、凝固性壞死和中毒性壞死時,組織能釋放較多的蛋白分解酶,導致補體溶血活度和補體組分的下降。
血補體濃度升高:見於各種炎症性疾病及阻塞性黃疸,急性心肌梗塞,潰瘍性結腸炎,糖尿病,急性痛風,急性和急性甲狀腺炎,急性風濕熱,皮肌炎,多發性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等。
血補體水平下降:主要見於先天性C1酯酶抑制物缺乏,先天性C2缺乏,C3缺乏,C1q缺乏,外源性支氣管哮喘(C4減少所致),血清病樣反應,SLE(補體總活度和C3下降),鏈球菌感染後腎炎,慢性膜增殖性腎炎,冷凝集素溶血性貧血,惡性瘧疾和急性病毒性肝炎等。
7、γ-干擾素(γ-IFN)
干擾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調節等作用。 降低:免疫缺陷性疾病,惡性腫瘤及應用糖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等時。 升高:再生障礙性貧血。
8、冷球蛋白試驗
陽性: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冷球蛋白血症,如多發性骨髓瘤,網狀細胞增多症,SLE,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淋巴瘤,結節性多動脈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9、免疫複合物
腎臟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慢活肝、肝硬化等),感染性疾病,腫瘤,免疫異常疾病(SLE、類風濕關節炎等),內分泌疾病等均可檢出。
10、C-反應蛋白(CRP)
CRP是一種急性疾病的反應性蛋白,在炎症或組織破壞時,血中濃度升高。見於細菌性炎症(顯著升高),風濕熱,急性心肌梗塞,燒傷,腎移植排斥反應等。
END


※3600倍!VCP抑製劑或可稱為真正的溶瘤病毒催化劑!
※Nature:厲害了!科學家發現腸道菌「奇特語言」:有望用基因編輯技術解決代謝疾病大難題!
※婦產科福音:科學家挖掘出孕期「免疫時鐘」!
※「本周劃重點」CAR-T再刷屏、自然指數公布……
※大數據丨肺癌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