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客家鄉俗有「送鬼」風俗

客家鄉俗有「送鬼」風俗

舊時鄉俗有「送鬼」風俗。胡曦輯謂「俗愚氓信鬼,病情倩巫築台咒禳,曰『跳茅山』」。俗家有人生病,特別是小孩夭折,便認為有鬼在作祟,必須準備祭品去拜鬼。又恐陰間眾鬼爭食祭品,就去請覡公送鬼(祭鬼),時間在晚上10時左右,在三岔路口擺上祭品,燒三炷香後致祝祈告燒銀紙,祭品留在現場不收。

鄉村秋季節慶以「作福」俗最熱鬧,影響最大。具體日期各地不一,奉祀神靈以聚落福神公王為主,酬神活動由社區或宗族組織,請覡公通靈祈拜天地神靈,請戲班演戲娛神。節慶當天要殺大神豬,儀式結束後,由神靈代表給俗民分福肉及飯菜。

人神對話的媒介是神簽和檉梏。舊時俗民抬神靈出巡時,福首的產生是由上年度的福首,將推薦新福首所在聚落的名字、街道上的商號分別寫在小張紅紙上,揉成紙團放進空簽筒,然後由俗民在神像前燒香點燭,口念禱詞跪下,雙手握簽筒不斷搖晃,直至擲出「檉梏」為止,這就是神靈同意接任福首的商號。

「上刀山」與「下油鍋」是巫覡的競技之一。鄉俗七月的節慶神事活動,往往要請覡公或法師「上刀山」、「下油鍋」,象徵下地獄救眾生,超度亡魂。其中「刀山」是用神木搭成的一個梯形架,兩頭斜邊分別用利刃扎作十八級的階梯。

而「上刀山」時鐘鼓齊鳴,覡公法師身披紅法衣法袍,手拿小銅鈴,一邊敲一邊誦經,赤足踏著利刃逐級攀登至頂,有的可在刀口上表演坐或搖旗吶喊等動作,走過一段象徵性的「奈何橋」,便可下地獄超度野鬼亡魂,再從刀梯另一邊踏著利刃逐級而下。

刀床」是神童坐的轎,其特點是從「踏板」、「座板」到「靠背」都裝著利刃。神童作為神靈的化身,坐在這種「轎子」上,並由俗民抬著出巡,走在神靈牌後面隨隊遊行,即謂之「坐刀床」 。「下油鍋」是覡公法師面對一隻裝著生油的大鍋,待生油煮至沸騰時,把幾個銅錢拋入油鍋,隨即拐袖伸手入鍋,把銅錢撈將出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厓兜 的精彩文章:

客家人在釀娘酒前很看重日子

TAG:厓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