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惕藏鹽「高手」——烹飪醬料

警惕藏鹽「高手」——烹飪醬料

2017年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周上權威發布的「三減」核心信息中,包括了「減鹽」的重要核心信息,其中提到要減少味精、雞精、豆瓣醬、沙拉醬和調料包用量,並警惕隱藏在加工食品中的鹽。

澳大利亞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澳大利亞超市出售的烹飪調料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高鹽含量,在食物中添加這些調料導致人們的鹽攝入量嚴重超標,給健康帶來很大危險。

研究者在2010-2017年間就澳大利亞4家主要超市出售的2215種烹飪調料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食物中加入義大利面醬、印度和亞洲風味的肉醬,以及用於砂鍋菜、咖喱和芝士烤意麵的粉狀調味,人們的鹽攝入量將遠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5克標準。澳大利亞人均食鹽攝入量幾乎是世衛標準的2倍,其中75%的鹽來自於包裝食品。

研究還發現:某些醬料的含鹽量幾乎相當於一個家庭每日推薦攝入量的一半;在耐貯存醬料中,亞洲豆豉醬的含鹽量最高,每100克含2.37克鹽分;以西紅柿為原料的含鹽量差別迥異,每100克含鹽量從0.02克到1.88克不等;McCormick的Garlic & Rosemary Lamb Shanks 的含鹽量最高,每100克含鹽達22.38克。

調查也帶來了好消息,自2010-2017年期間,澳大利亞食品企業對義大利面醬含鹽量減少了27%,而不同調料之間含鹽量的巨大差異,意味著食品企業將有更大空間生產更多低鹽產品。

研究者鼓勵消費者在查看產品標籤時挑選每100克少於400毫克的食物,或者調味的時候只用半包調料,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減少對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包括醬料、調味料的依賴,而改吃新鮮食品。

我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減鹽」核心信息指出:食鹽攝入過多可使血壓升高,增加胃病、骨質疏鬆、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生活中大量不可見的鹽隱藏在加工食品以及醬料調料中,例如榨菜、鹹菜、熟食、香腸、醬油、味精、雞精、豆瓣醬、沙拉醬及調料包,對這些「藏起來」鹽的攝入也要引起格外注意。

編輯/排版 劉雲麗

原創作品,轉載須授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病管理網 的精彩文章:

冒著生命危險去晨練,這幾個常識卻不知道!
看機器人如何在醫療界大展身手

TAG:慢病管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