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被稱為「民國武松」,在抗日中壯烈殉國,死後靈柩隱藏寺中八年

他被稱為「民國武松」,在抗日中壯烈殉國,死後靈柩隱藏寺中八年

在民國時期也有一個打虎英雄,被稱為「民國武松」,他就是趙登禹將軍。他身高一米九,勇猛異常,所向披靡,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盧溝橋事變中,在永定門外大紅門一帶的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

趙登禹1899年出生,年少時拜本縣武術高手為師,後來精於拳術,善使大刀,能與十餘人對陣,可舉數百斤石磙。十六歲時投奔馮玉祥。

1918年,馮玉祥駐軍湖南常德時,郊外的德山有猛虎傷人。一次,趙登禹奉命送信,路遇猛虎,他竟像武松那樣將猛虎打死。事後「民國武松」的名號不脛而走。

1933年,日軍侵佔山海關,熱河吃緊,平津危急。趙登禹率隊在喜峰口附近與日軍展開肉搏戰,他們手提大刀,殺聲震天,幾處高地失而復得,史稱「喜峰口大捷」。

著名音樂家麥新受喜峰口血戰鼓舞,創作了《大刀進行曲》,這首歌在上海浦東大廈首演,麥新親自指揮。現場群情激奮,很快就在全國傳唱開來,至今長唱不衰。

戰後,趙登禹因功升為一三二師師長,又於次年提升為中將。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軍進攻宛平城,第二十九軍奮起反擊。此時,趙登禹正率一三二師在河北省河間縣一帶駐防。

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任命趙登禹為南苑指揮官,坐鎮南苑,與副軍長佟麟閣一起負責指揮南苑的所有軍事力量。雖然敵我力量相差懸殊,但趙登禹臨危不懼,親自上陣廝殺。這時,突然接到命令,後撤到大紅門一帶。

日軍搶先一步在南苑到大紅門的公路兩側架起了機槍,以火力封鎖道路。趙登禹身受重傷,仍帶領部隊向日軍反擊。這時,一枚炸彈飛來,炸斷了他的雙腿使其昏迷過去。

趙登禹臨終時對手下說:「軍人戰死沙場原為本分,沒什麼可悲傷的。北平城還有我的老母,你去對老人說,忠孝不能兩全,兒子為國犧牲,也算對得起祖宗。」當時,趙登禹年僅39歲。

此戰過後,北京龍泉寺老方丈帶領4名僧人,連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尋得將軍遺體,抬回龍泉寺裝殮,為避開日寇耳目,將靈柩隱藏在寺中八年之久。

抗戰勝利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行公祭大會,因趙登禹生前說過「軍人抗戰有死無生,盧溝橋就是我們的墳墓」。趙登禹將軍靈柩由龍泉寺起靈,運至盧溝橋西道口山坡上安葬。一個令日寇聞風喪膽的抗日英雄終於入土為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害死楊靖宇的4個叛徒,2個被槍斃,2個未被處罰善終
他被日寇稱為心腹大患,關東軍派出2萬人圍剿,死後解剖遺體折服
他是抗日名將,死在日本醫院,引來日本皇室和岡村寧次致祭
八路軍正副師長一般是元帥,他只被評為上將,文武雙全活到百歲
老祖宗制定的政策,嘉慶帝竟敢取消,成其執政的一大靚點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