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新工科:從浪潮澎湃到走向世界

新工科:從浪潮澎湃到走向世界

6月底的美國安克雷奇市,國際工程聯盟大會,迎來中國6人蔘會團。

參加大會的皆是《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及預備成員。會議主要對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國際工程聯盟加入程序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與交流。值得稱道的是,中國作為《華盛頓協議》聯盟正式成員首次亮相大會報告席。

愈發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她的斗轉星移、日新月異,吸引著每一位參會代表的目光。在每一天都劈風斬浪發生著巨大改變的背後,新工科發展狀況如何,起到了什麼作用?人們期待著來自中國的聲音。

新工科建設迎彼岸風挺進「世界版圖」

「我國的數據平枱曆經10年建設,具有決策參考、常態監測、質量報告、滿意度調查、多維排名、趨勢分析與預警、院校評估、專業認證等多項功能。」作為報告主講人,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底氣十足。

帶隊前往的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更是對一系列數據了如指掌:「數據採集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20所高校,佔全部高校數量的80%以上。採集的數據信息包含專業、學生、師資、實驗室等相關數據共674項,為工程認證提供大數據分析基礎。」

而在報告團回國的彙報材料上,如是寫著:「報告得到了大會秘書處的高度評價,數據平台引發各國強烈合作及共享願望,以提高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質量與工作效率。」

這是中國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設挺進「世界版圖」的一次宣言。

作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教育學位互認協議,成立於1989年的《華盛頓協議》,由美國、英國等6個英語國家的工程教育認證機構發起,其宗旨是通過多邊認可工程教育認證結果,實現工程學位互認,促進工程技術人員國際流動。我國於2016年6月成為其正式成員。

無疑,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的報告贏得高度讚譽,意味著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中國標準、中國模式再一次贏得了國際上的高度尊重與認可。

在回國後的一次報告會上,吳岩用三個觀點再次佐證中國高等工程教育迎風展翅的領跑姿態:

一是我國工程教育規模世界最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已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發達國家開始重視我國工程教育發展情況,發展中國家表現出跟隨趨勢。

二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一些國家主動了解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及工程教育發展經驗,希望能夠指導他們國家的認證工作。

三是香港和台灣對大陸發展高度認可。以前香港和台灣是正式會員,大陸是預備會員,現在大陸已成為正式會員。

「我們和香港代表團友好會面後,與台灣工程師協會舉辦了兩岸一家親聯誼晚宴,他們都感到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蒸蒸日上。」吳岩說。

沒有任何預演,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新工科神奇地為兩岸高等教育者搭建了友誼之橋。

北京指南吹響新工科建設集結號

新工科建設為何能在大洋彼岸如此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中國北京時間2017年2月、4月和6月。

教育部高教司正是在如上節點,分別在復旦大學、天津大學和北京會議中心啟動綜合性高校和工科優勢高校的新工科建設研討會,以及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起承轉合,層類分明,循序漸進——「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奏響從春至秋、由思到行的「三部曲」。

復旦共識明確定義「新工科」新範式為:新理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和新體系。

天大行動則以「六問」直擊塑造未來的新工科:問產業需求建專業;問技術發展改內容;問學生志趣變方法;問學校主體推改革;問內外資源創條件;問國際前沿立標準。

北京指南作為系列理念落地最重要的抓手,在初夏來臨之際,大手筆組建了工科研究與實踐領域的超豪華專家「夢之隊」:40餘名成員中大學校長書記20人、副校長7人,「兩院」院士15人、海外院士2人……

「我們在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發展新興工科,持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養德學兼修、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工程人才』的目標後,以『五個更』理念強勁推動新工科建設研究和項目實踐並肩前行,融合創新。」作為北京指南專家組召集人,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天津大學校長鍾登華、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和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的態度一致而堅決。

更加註重理念引領——全面落實「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

更加註重結構優化——加強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調研,掌握產業發展最新的人才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更加註重模式創新——完善多主體協同育人機制,突破社會參與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入推進科教結合、產學融合及校企合作。

更加註重質量保障——加強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制定發布理工科專業類人才培養質量標準,作為專業設置、專業建設、教學質量評估的基本遵循。

更加註重分類發展——工科優勢高校要對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揮主體作用,綜合性高校要對催生新技術和孕育新產業發揮引領作用,地方高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

緊隨「五個更」理念推出的則是新工科建設最深處的風景:分為5部分24個選題方向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圍繞新理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及新體系的選題主體,分別以比較與借鑒及經驗分析等;多學科交叉複合及理科衍生的新興工科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及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等等,為選題方向整體布局,步步推進。

由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需要「變軌超車」

四季輪轉,大地金黃。

新工科建設走過希望與火熱交織的春夏,行至收穫之秋。

在以「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開拓的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徑的基礎上,來自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及高校代表和其他單位300餘人,參加了於天津大學舉辦的新工科建設專題培訓,再次對新工科建設之「北京指南」進行全面細緻的梳理。

「實現高等教育強國目標,必須以一流人才培養為核心點、一流本科為根本、一流專業為基礎統籌建設。」吳岩指出,紮根中國大地辦學,以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版為抓手,建立中國模式、制定中國標準、形成中國品牌,打造世界工程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服務競爭力中國,新工科建設方能從以往跟跑模式超越並跑直至領跑。

新工科建設需要怎樣的「軌道」方能一馬當先,馳騁疆場?又需要怎樣的導航系統才不至於迷航?

「新工科建設要把握三個關鍵任務:學與教、實踐與創新創業、本土化與國際化;推動三個突破重點:推進工程教育立法工作,有力促進協同育人;擴大辦學自主權,打造工程教育發展新動能;改革教育評價體系,讓工程教育回歸工程。」天津大學校長鍾登華的思考定位於辦學內涵建設。

清華大學教授林建則從學科專業建設內涵角度,分析了新工科必須突破現有工科的界定,重視經濟、法律、新聞、醫學等其他非工科門類學科對工科的介入滲透。同時,他認為新型學科專業的建設路徑將是:「預測未來人才市場需求——改造升級現有專業——調整完善現有學科」;新興和新生學科專業的建設路徑將是:「預測未來人才市場需求——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同步進行」……只有這樣,新工科建設方可超前地為未來培養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產學合作是新工科建設的重要抓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也是教育部搭建的重要平台。

「2016年有64家企業、580多個高校積极參与,立項2620個,資助經費達到1.1億元; 2017年上半年第一批有88家企業支持760所高校立項3209個,資助經費達到7.93億元。」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組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徐曉飛介紹。

吳岩指出:「我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目前共有208所高校的1257個本科專業點、514個研究生層次學科點參與,覆蓋在校生約26萬人,2.4萬名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擔任了高校兼職教師,1萬多名高校教師到企業掛職學習。600多所高校與百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辦學。

可以得見,共同實施產學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推動工程教育改革,高校與行業企業協同育人機制正逐步建立,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4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書香中國行萬里 津城書香滿庭芳
用「真善美」 打牢高校育人根基
我上了「真人秀」
招教培訓市場 不能成為監管「死角」
畫定那根實驗室安全紅線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