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用「真善美」 打牢高校育人根基

用「真善美」 打牢高校育人根基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高校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筆者認為,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人格,促使其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是當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關注的理論命題和實踐課題。

人格對於個體的成長與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意義。豐子愷先生曾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說人格像只鼎,而支撐這隻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這三者的和諧統一,就是健全的人格。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人工智慧化時代,高校要著力培養大學生成為「真、善、美」合一的優秀人才。

武漢紡織大學的校訓「崇真尚美」,即是倡導全校師生在科學上追求至真,道德上追求至善,人文上追求至美,是「美在紡大」的文化追求和高尚的人生境界的體現。只有構築起和諧精神世界的兩塊基石——求真的科學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方可實現當代大學生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標。

要培養具有理想人格的大學生必須實現轉識成智。即將對知識的簡單記憶、認知轉化成運用知識武裝自己,不斷發展自我的綜合能力、思維能力、運籌能力和各種生存、發展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能力。知識與才能或智慧之間,並不具有等值對應關係,必須實現轉識成智的變化。高校要特別重視大學生情感的發展、思維方式的訓練、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倡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敢於懷疑一切、挑戰權威的精神。高校要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把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標變成以增長學習經驗、發展學生素質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把學生被動聽講,「遵規守紀」的課堂氣氛轉變成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要培養具有理想人格的大學生必須實現化客為主。即強調發揮大學生個體的主體性,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科恩曾指出:「人格作為主體性的體現,早已被認為是同創造、精神修養和克服時間地點的限制分不開的,而無人格則總是同消極被動、不自由、心胸狹隘和沒有尊嚴聯繫在一起。」大學與中學學習的最大區別就是要實現由「喂」向「覓」的轉變,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主動收集一切知識,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只有實現了化客為主學生才會把被動地接受過程變為主動探索認識自己、社會、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應有關係的過程;只有實現了化客為主,學生才不是被動地接受各種灌輸,盲目地崇尚並遵從既定的規範,而是積極、主動地對現有價值體系、行為規範作獨立思考、理性批判;只有實現了化客為主,學生才能成為自尊、自立、自強、自律的人,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有清醒的認識,有高昂的入世精神,成為自己的主人。

要培養具有理想人格的大學生還必須實現推己及人。即倡導通過角色互換的情感體驗,讓大學生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由此發展為助人為樂,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由此才能推己及人,做到「己欲達而達人」。當前大學生人格特質中存在著在價值判斷上以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和強調自我,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時,表現出較低的精神境界和情操,造成內心衝突的加劇,人際關係的緊張。強調推己及人就是以行為主體在人際關係中的親身體驗為出發點,認識到自己對他人的需要也正是他人對自己的需要,並由此決定自己行為的準則。S.拉姆勒說:「為培養21世紀的公民,我們必須不斷設法幫助學生學會『用他人的眼光、心理、心態來看待事物』」,「建立一種要求我們為地球上人們更好地生活負責的價值體系」。推己及人就是在追求人類發展與進步的目標下,學會通過對話、溝通,做到對他人的尊重、寬容、關懷、理解,從而克服自私狹隘、自我中心式的人格取向。

「樹人」是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多方協同施力,更需要成長個體自身的覺悟和實踐。人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可改變的,它是一個人內心精神世界發展與升華的結晶。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以真善美理想人格目標為指導,以勤學善思、體驗實踐為路徑,不斷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做真的追尋者、善的傳播者、美的創造者,愛的踐行者。多年來武漢紡織大學傳承「艱苦奮鬥,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致力於培養「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社會為行業為地方輸送了一批批具有強烈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藝精技湛的紡大學子。而今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時代架構之下,紡大師生正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心態,以爭創一流、敢為人先的勇氣,以風流人物、捨我其誰的魄力在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進程中盡情揮灑青春和智慧,也不斷鑄就著紡大人崇真尚美的精神豐碑。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4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
規範營利性民辦學校名稱登記管理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