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曆不上朝的導火線事件,明朝文官為何非要在這事上跟皇帝死磕?

萬曆不上朝的導火線事件,明朝文官為何非要在這事上跟皇帝死磕?

明朝立太子,在朱元璋稱帝之前就確定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嫡長子朱標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即被立為王世子。後來朱標先於朱元璋而死,朱元璋寧願立嫡長孫朱允炆為皇儲,也要確保嫡長子一系的繼承人資格。

靖難之役後,朱棣深知他老爹那一套繼承人法則,便說自己和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同為馬皇后之子,而當時太子、秦王、晉王已經去世,他作為在世的最年長嫡子,理應享有合法的繼承人資格。

此後直到明神宗時期,除明代宗朱祁鈺和明世宗朱厚熜,在特殊情況下獲得了皇位繼承權外,其他各個皇帝均是前任皇帝的嫡長子、長子或在世的最年長兒子。

文官集團的死磕精神

與此同時,明帝國的文官集團經歷洪武年間的屠殺、永樂時代的滅十族,以及明朝對官員實行大規模廷杖的錘鍊,他們的意志品質和價值倫理已經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朝代,也就說文官集團跟皇帝死磕的鬥爭精神也在不斷形成。

例如,正德十四年,群臣諫阻皇帝南巡,146位官員遭到廷杖,11人被打死。嘉靖三年,群臣反對皇帝追封生父,134位官員遭到廷杖,17人被打死。為了限制和控制皇帝,文官集團基本上捨生忘死、前仆後繼、死磕到底。

因此,到明神宗朱翊鈞做皇帝時,文官集團跟皇帝死磕到底的鬥爭精神已經基本形成,所以這位皇帝的前半段任期非常不自由。而他越來越不愛開會上朝的問題,在1586年便露出沉湎酒色的苗頭。

直接促使他徹底不再舉行朝會的「國本之爭」事件,也在這一年爆發。當時已經4歲的皇長子朱常洛,尚未得到任何正式的封號,其生母也只是朱翊鈞迫於壓力才被封為妃。而在這一年正月里生下皇子朱常洵的寵妃鄭氏,則立馬被朱翊鈞封為皇貴妃。

這種十分明顯的雙重待遇,讓早已期盼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的群臣大為不滿。就在正式冊封鄭貴妃的同一天,官員們用請求冊立朱常洛為太子的奏章,向朱翊鈞發起了凌厲的攻勢,一場綿延15年的「國本之爭」自此拉開帷幕。

朱翊鈞的兩次反擊

文官集團對於冊立皇長子的呼聲,讓朱翊鈞越來越反感臨朝聽政。為了耳邊能清靜一點,他甚至對群臣說:若一年內不再有人以立儲之事打擾他,他可以在1592年冊立長子為太子,否則就延後立儲。這是明顯的拖延計,其結果是一直以來苦苦幫他和稀泥的首輔申時行,受不了群臣的責罵而辭職返鄉。

第二次反擊的時候,內閣首輔已換成王錫爵,這位仁兄曾在奪情事件中幾乎逼得張居正自殺,想當年他也是文官集團中敢闖敢幹的虎將。這次朱翊鈞的升級版拖延計玩出了新花樣,美其名曰「三王並封」,就是將庶長子朱常洛、三子朱常洵、五子朱常誥同時封王,虛太子位以待皇后生嫡子。

結果「三王並封」一傳出,滿朝文官立刻炸窩,並很快將王錫爵逼到牆角。朱翊鈞擔心這位談得來的首輔重蹈申時行的覆轍,只好宣布「三王並封」作罷,並在次年下詔讓皇長子朱常洛(已是12歲的大齡學童)依太子禮節出閣讀書,好讓王錫爵在文官面前有所交代,以便繼續幫他和稀泥。

文官集團的勝利與帝國的失敗

1601年,立儲問題在文官集團和朱翊鈞的對峙中仍久拖不決,這一年皇長子朱常洛已經20歲。文官們迎著皇帝的廷杖,15年如一日地堅持鬥爭,最終爭取到朱翊鈞生母李太后出面干預,才艱難達成冊立皇長子為太子的理想結果。

然而朱翊鈞的心情卻很不理想,據說在皇三子朱常洵出生時,他和愛妃鄭貴妃曾到大高玄殿禱神盟誓,許諾要立他們的愛子朱常洵為太子。如今諾言破碎,他的最後人生目標不復存在。從此,朱翊鈞開始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長達20年的消極怠工,所謂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雖不盡然,但帝國君主的職責已幾乎被他放棄。

當時曾有大臣進言:「他日薊門蹂躪,敵人叩閽,陛下能高枕深宮,稱疾謝卻之乎?」直白點講,就是說日後如果有敵人打進來,陛下您說自己有病,就能退敵嗎?

想想20年後累死累活操心操肺的崇禎,退敵真的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都說明朝是昏君最多的王朝,為何卻能存在300年才亡國?
古代此王朝300年有餘,卻被稱之為昏庸皇帝最多的朝代,真的嗎?
他10歲登基、曾大敗日本豐臣秀吉、因此原因30年不上朝不出門
去你的以德服人!沒有亮劍精神,誰都以為我們軟弱可欺!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