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溫幻夢之地——六旗大冒險樂園遊記

重溫幻夢之地——六旗大冒險樂園遊記

又到了【六旗樂園大家族】專題時間~我們的過山車俱樂部會長大大又來給大家分享刷車體驗啦!會長大大這次分享的是Six Flags Great Adventure(譯:六旗大冒險)的樂園遊記。六旗大冒險樂園與會長之間可是有不淺的緣分呢,一起出發吧!

那是11年前。

過山車是什麼?我很懵懂。

為什麼有人要去遊樂場「花錢買罪受」?這是自小以來心中一直未解的謎題。

那個夏天,不知為何,為了解開這個謎題,我上網搜索了大量關於過山車的介紹。

我對過山車的真正了解,應說是始於一篇六旗大冒險的博文。那個時候博客還很流行。

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我所在的城市裡只有瀕臨倒閉的未來世界,裡面似乎有那樣一台自旋滑車。六旗,對我來說,只能說是一個夢,一個存在於別人文字里的世界。

那些年裡,我坐了大量國內知名的過山車,然而,去心中的聖地朝拜,才是我一直想要實現的夢想。

2011年的夏天,借著在紐約實習的工作空檔,我披荊斬棘地在信息少得可憐的情況下,打聽到了從紐約去六旗大冒險的往返大巴車,繼而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第一次六旗之旅。

圖:傅星

而我也從未想過,6年之後,由於要在紐約辦事,我竟然又有機會重溫當年的幻夢之地,當年的怦然心動,和今日的再三品味,不由的百感交集。且聽我細細道來。

Kingda Ka

非常巧的是,我開始入坑過山車圈子的時候,正逢Kingda Ka開放,所以,我看的人生中第一支過山車POV,竟然就是這座世界之最。雖說Kingda Ka和它的同門師兄——位於杉點樂園的Top Thrill Dragster,造型相似,運行方式相當,但它們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乘坐體驗。看顏色,似乎是紅色的Top Thrill Dragster更加熱烈奔放,但實際的乘坐體驗是——Top Thrill Dragster純凈如水、靜若處子,而Kingda Ka熱情迸發、火力全開。

Kingda Ka的高塔,加上三根Zumanjaro跳樓機,已然成為了六旗大冒險的地標性建築。一座綠色的高塔,宛如神像般,矗立在密林的包圍中。我非常幸運地一個人坐在第一排。跨上象徵著速度之王——孟加拉虎紋路裝飾的車體,壓上壓肩,這場吉尼斯紀錄之旅即將開啟。正如數據所告訴我們的那樣,139米的駭人高度,206km/h的恐怖時速,坐在車上放眼望向高塔頂端,只覺得眼前的這座建築如此的不可思議,心跳完全不受控制。

看著剎車片緩緩降下,一瞬間,整個世界已然沸騰般的退去,只留下臉上被狂風刮到變形的面頰。這股彈射的力量用「彪悍」來形容毫不為過。在如此高速之下,車體的高頻振動也被放大,讓人感受到更加強烈的震撼。衝上高塔的時候,幾秒短暫的強大超重將人往死里按在座椅上,然後急速的向右一扭,頃刻間,人已在最高點的高塔上,往左邊望去,停車場上的車小如螞蟻。

第一排除了能感受到彈射時猛烈的颶風,還能清晰的看到下墜時螺旋扭曲的軌道像綻開的花朵在面前打開的美景。不過,我感受到更多的並不是軌道的扭轉,而仍是一種穿越暴風雨的洗禮。就連最後臨近剎車的小坡,車速也是迅猛如閃電,將面癱持續到最後一秒。

坐完KingdaKa出來,到周圍的紀念品商店轉了轉,除了破紀錄的各類裝逼利器之外,還有標誌性的孟加拉虎公仔。不知吃瓜群眾知不知道Kingda Ka的真正含義呢?

圖:傅星

在主幹道的旁側瞄到這塊區域有個Safari。大冒險樂園一向來是物種豐富的。我記得11年來的時候,這裡有幾隻萌萌的草泥馬。還有幾個圈裡是幾隻千年老龜精。

圖:傅星

Zumanjaro

Zumajaro跳樓機是依託Kingda Ka的高塔支架而建,共有三根塔,而且同步開放,所以能同時看到三台跳樓機同時下墜的「美妙」場面,還有環繞立體聲尖叫的試聽體驗。

Zumanjaro憑藉著KingdaKa的高度光環,唾手摘得了跳樓機的高度桂冠。

唯獨可惜的是,它和Kingda Ka並不能同時開,必須兩者交替。不過這樣倒也好,雖然等待的時候,能感覺到KingdaKa的瘋狂震動,但保證了下墜的體驗是比較安靜流暢的。

我去的時候,正趕上Zumanjaro有限時VR體驗。其中的一根塔開放了VR,而其他的兩根則繼續照以往傳統方式運行。而這種一台設備中部分車輛開VR的模式在新英格蘭的過山車上也有所體現。我打算先傳統後VR。

圖:傅星

第一次試的時候,看到排在我前面的兩個美國妹子,哭天喊地的不敢坐,被人硬拖上去。待到飛天歸來,這倆人一臉笑得比花還燦爛,嚷著要再坐一次。這種情景在過山車上很多,但是跳樓機上著實是不多見的。

待到我自己登上「賊船」(塔),由於大家都去排VR的隊了,我竟然將中間那根塔直接包場,嗯,確實是有生以來跳樓機里最舒適的座椅和壓肩,自由度相當高。操作員小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檢查好了壓肩,然後立刻就發車了…….

上升的過程非常安靜,視野一點點開闊起來,甚至看到了Kingda Ka上看不到的美景——放眼望去,園區的明星過山車Nitro、El Toro的軌道在夕陽的餘暉下漸漸展開,頭頂是粉藍色的天空,腳下是習習涼風。即使是覺得忐忑,我忽然也覺得這種寧靜的俯瞰大地的感覺,比Kingda Ka更讓人回味無窮。

登頂。倒數6秒。我曾經坐過很多款式、各種高度的跳樓機,有的爆發力令人震驚,有的催眠吹風,有的令人神魂顛倒。Zumanjaro的失重像是一杯口感分成3個層次的雞尾酒。

此話怎講呢?沒有爆髮式的失重,甚至可以說,它剛開始下墜的零點幾秒,不太有什麼明顯的感覺,淡得如水一般,這是上層,也是初品。然而緊接著的是一段綿長、純美的下墜漂浮之感,說實話,並沒有太多的跳樓機上常見的心臟被提起的感覺,但卻每一秒都讓我無比享受,心弦激蕩,這當然也是整個過程中最迷人的部分。

這麼形容吧,是一種有趣、不會把人(普通遊客)嚇得懵逼、容易上癮的失重感。剎車的時候,由於速度實在太快,腳下生起陣陣颶風,即便是如此高速下的剎車,都十分平穩和安靜。這種底層的完美收束,才能讓人坐後一直神叨不停,欲罷不能。

苦口婆心的說這麼多,沒錯,就是想要把你「騙」上這台世界級的跳樓機。不止是坐上它破世界紀錄、挑戰下心臟承受力神馬的,這一台跳樓機(以及魔術山那台)會讓你對跳樓機的印象產生改觀的,相信我。

圖:傅星

之後排VR的隊時,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每台VR眼鏡設備,給下一位體驗的遊客之前,都會仔細的拿專門的消毒工具進行消毒,並且擦拭鏡片。站台旁邊是一群辛勤消毒的小哥,桌子上是一大桶酒精和一大袋擦鏡紙。對比國內某些樂園,發放的3D眼鏡從不消毒,還有給遊客一張皺巴巴的糊著透明膠的循環使用的乘坐說明,以及為了避免磕碰發放給遊客的從不消毒的海綿背心,不得不說,六旗真的是太良心了。

圖:傅星

Zumanjaro的VR主題是被巨型突變蜘蛛圍困的城市。坐上車之前,操作員就會逐一向大家發放VR眼鏡,並幫助大家調整好鬆緊。戴上了神奇的VR眼鏡之後,顯示屏上提供了觸摸耳機右側的指示,讓大家可以射擊蜘蛛獲得分數。車體很快開始上升了。

首先,看到自己置身於一架虛擬的直升機中,前方有一條街道,接下來右邊似乎燃氣了熊熊的篝火。如果向下看,可以看到這台直升機的機頭配了一把槍。沒有VR的情況下,可以看到四周的各大過山車,並且感受到以及令人恐懼的高度。而戴上VR之後,這種體驗變得截然不同。

人對高度的概念似乎喪失了,被這個虛擬的世界所覆蓋,不過虛擬世界中的上升距離,讓人覺得比實際的還要長。不過,三星VR給人的印象是以一種圓形的、非直線的軌跡盤旋著向右上升的幻覺。

在上升的過程中,大群的會飛的蜘蛛會朝你湧來,密集恐懼症和昆蟲恐懼症患者慎入。當然,由於對高度已經喪失了概念,所以只能憑藉跳樓機本身的停止來判斷它是否到達了最高點。

下墜時,失重的感受比正常乘坐時似乎還來得更突然和猛烈些。當然,這種腎上腺素的飆升感跟正常乘坐又是有巨大差異的。跟直接乘坐對下墜的直接下墜感官不同的是,VR眼鏡帶來的是一種創戰紀開頭在兩座摩天大樓之間墜落並被火焰吞噬的視覺衝擊,以及更加未知的失重體驗。最後,這場戰鬥結束在蜘蛛網上。

不得不說,這種VR體驗,結合了本體很棒的跳樓機,強烈推薦(推薦也沒用,限時的哦!活動已結束哈哈哈!)

Nitro

作為東海岸多年前的高度和速度霸主,Nitro也有過像Kingda Ka那樣耀眼光環的歷史。當然,Nitro不像KK那麼粗暴,它是充滿詩意的一台車。它的名字就很冷,液氮,給人Chill down的第一印象。

記憶中的那篇博文,對Nitro的描述是,漆黑的夜晚,完全不見軌道,隨著陡然的下墜,真有種手可摘星辰的錯覺。幾多下墜,幾多迴轉,迷迷瞪瞪的神經只迴響著一句話:I want more。

圖:傅星

所有的Hyper過山車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它的超高下墜和一系列的山坡了吧。Nitro的軌道分布像一個巨大的「L」形。軌道很長,布滿大大小小的山丘,每座的感覺都不盡相同。我也確實特別喜歡在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吹著晚風,張開手臂乘坐Nitro,去體會那種只屬於黑夜的心動。

坐在末排,隨著第一下墜的高速馳騁,這場酷到冰點的旅程拉開帷幕。穿過一個鎚子型的轉彎後,就是幾個完美拋物線形的大山坡。風吹過身體,彷彿是要帶走所有思緒,而身體被過坡後的失重給拉扯得向上拋起,令全車發出歡欣的呼聲,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共同舉起雙手享受此刻。而臨近結尾的小山坡,快速而有爆發力。

圖:傅星

走出Nitro,看到的這個骷髏形建築就是Skull Mountain啦。一台歷史悠久的家庭室內休閑過山車。

圖:傅星

El Toro

這台車在11年第一次六旗之旅的時候,把我坐得直接怔在原地,半天才回過神,然後瘋狂的鼓掌。那種被拔蘿蔔般的拋射驚艷到的感覺,久久在心頭不能散去。

這趟重溫之旅,加上這些年新增的坐車經歷,又讓我對這台車有了些新的體會和認識。

即使離開放已經過去11年之久,El Toro由於採用Intamin的預製軌道,激光切割的軌道以極高的集成度被安裝在過山車的木質支架上,整個旅程依然流暢至極。有趣的是,車體高速過坡底時沒有一絲雜音,並不像普通過山車在坡底發出轟鳴的震動,而在過坡的頂端時發出金屬般清脆的巨大聲響。

這台車的爬坡在木質過山車上簡直可以說是神速,根本不給人任何喘息的機會,過完頂部的轉彎,車體就一個猛子紮下去。末排的體驗可謂是從肺到胃,統統都被拋射出去了。

前半段的體驗基本就由這種暴擊一般的陡降山坡構成,一般的失重頂多也就讓胃跑到喉嚨口,El Toro的那種負重力的拉扯感,已然將傳統的過山車倫理棄之一旁,什麼吱悠悠慢吞吞的木製過山車都已索然無味,整個飛下山坡的過程,彷彿讓人進入另一個異形時空。穿越木製大廈的間隙,好多次周圍的木支架向我飛奔而來,感覺伸手差點打到。

圖:傅星

ElToro的後半段其實會比較符合它的名字,果然確實是一頭髮了瘋似的公牛,四處亂撞,魯莽衝動。它以轉彎為主,依舊暴力野蠻。

借著乘坐過山車的間隙,我也去體驗了一些老年人專屬的設備——穿梭纜車。

圖:傅星

這種古老的設施似乎在國內的樂園裡已經絕跡了,但是在美國的樂園中,卻被很好的保留下來。從Skull Moutain的骷髏外形的山體旁邊,走過摩天輪,就到了纜車車站。居高臨下、吹著小風看著一台台過山車在身側掠過的感覺,真是一種別緻的享受。美國人還有各一個傳統,當兩部對向開的纜車相遇時,一定要和對方車裡人打個招呼。忽然被這種突如其來的熱情淳樸給驚到了。

當然,還有個略帶刺激度的觀景設備——跳傘塔。這個玩意兒風大了就不能開。不過坐上去看看飛行過山車那塊,還當真愜意。

六旗大冒險也不是只有過山車上的喧囂,還是有一些景緻之地的。不知道是不是留給那些陪玩拿包的看客們呢?在一條綠色的蜿蜒錯綜的過山車軌道後面有一塊綠地,旁邊有個湖,那裡還真是個小憩的不錯去處。

圖:傅星

這次在六旗吃的兩頓飯也來點評一下。

首先,作為一個遊樂場,可以找到素食餐廳——嗯,就在Nitro下面,坐Nitro的時候猛然一黑視,這才想起來玩太嗨了都忘記了吃飯和喝水,然後趕緊衝到下面買飯去。這點真的非常值得國內樂園學習。

可能因為地處扭腰附近,華人比較多,樂園中心集市那塊專門有幾家賣中餐的(當然是美國人認為的中餐,橘子雞一類的東東啦),我還看到了壽司(可惜賣完了,為什麼美國人民這麼喜歡日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前去的另一個樂園的日本餐廳,一到飯點就人滿為患!)。嗯,竟然是在六旗吃到了美帝為數不多的一次中餐。

時間已晚,又到了狂歡結束之時。放眼望去,各式各樣的過山車軌道盤踞在樂園的各個主區。即使天色已經幾乎全黑,四面八方傳來的、坐在過山車上的遊客的尖叫仍不絕於耳,彷彿是一場永不落幕的盛宴。

圖:傅星

在六旗,去遊樂場「花錢買罪受」的老觀念可能會瞬間崩塌。即使作為一個看客,從過山車、跳樓機上面下來的人們,基本上都還是開開心心,有的甚至滿臉迷之笑容。

作為一個喜歡過山車的人,六旗大冒險是一個必須需要去朝聖的點。國內近年現在確實不乏一些優秀的過山車湧現出來,但無論從過山車文化的積澱也好,還是現存過山車的質量也好,跟過山車的大本營還是有差距的。

目前國內的過山車往往是「外強中乾」型,用美國人常說的一句俚語就是「One Trick Pony」,玩兒那麼一兩招就沒招了——說的正是現在湧現不止的大環、往複式等過山車。

而大冒險來的都是硬菜,上去之後,翻轉、跌落、轉彎、山坡,這得十八般武藝全部使一遍才罷休,坐完之後才會有體驗完一場滿漢全席的感覺,而不是隨意吃個便飯的將就。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到那些單環過山車、三環過山車、滑行龍,那些只是機器。而大冒險,甚至能感覺到過山車的脈搏律動。

當然了,最後還是希望已經在建設的浙江山水小鎮——六旗樂園能夠給我們一個驚喜,想到今後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過山車的幻夢之地,真是非常期待,相信有六旗在美國的經驗作為支撐,國內的首家六旗樂園一定會成為一個新的經典之作。

作者:傅星

中國過山車愛好者俱樂部會長

過山車之夢·中國過山車愛好者俱樂部

簡稱RCD,創始於2010年。是由一群熱愛樂園、過山車、遊樂設備的人自發組成的中國過山車愛好者民間團體。俱樂部成員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對全球範圍的樂園設施都有較深了解。俱樂部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曾為著名過山車網站rcdb.com(過山車資料庫)提供中文版網站,同時提供大量圖文資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六旗國際度假區 的精彩文章:

TAG:山水六旗國際度假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