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用科技創新推動節能減排

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用科技創新推動節能減排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王慶凱)火力發電就代表污染?大容量就意味著高排放?作為世界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托電」)以一組數字給出了答案。

托電位於呼和浩特南約70公里,2017年2月25日10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72萬千瓦,至此托電成為世界在役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托電通過500千伏四回線接入京津唐電網,每年向北京輸送近230億千瓦時電量,佔北京用電量的近25%。」托電公司黨委書記王東升告訴中新社記者,截至2017年7月底,托電累計發電量達3569.8億千瓦時,對促進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改善大氣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對於燃煤火力發電的污染問題,民眾一直心存芥蒂。在托電發電部副主任方亮看來,經過脫硫、脫硝、超低排放等一系列改造後,托電發電機組排放均優於國家排放標準。

托電公司總經理張茂清介紹稱,自2015年起陸續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後,各機組排放數值優於國家排放標準,2016年該公司二氧化硫較2015年多減2143噸,氮氧化物較2015年多減6096噸,排放總量還在逐年降低。

為了降低能耗和排放,保護環境,托電不斷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力度。近十年,托電投入大量資金先後對發電機組進行了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等四大改造措施。

內蒙古地區年均日照2895.9小時,有著日照百分率為60%—80%的先天優勢,「托電應用太陽能與火電耦合技術,用太陽能發電替代部分廠用電,成為國內首例。」以托電水廠10兆瓦光伏工程為例,其年平均發電量約為1600萬千瓦時,年節約標煤2000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5萬噸。

此外,內蒙古是缺水地區,而火電廠又是用水大戶,為節約用水,托電5至10號機組均採用了空冷系統,與濕冷機組相比,6台機組年節水達3600萬噸。

為了繼續降低能耗,托電陸續應用了可調式尖峰冷卻技術、空濕冷機組聯合提效技術、高效亞臨界機組綜合升級改造等高新技術。僅可調式尖峰冷卻技術一項,兩台機組每年可節約2萬噸標煤。

「一系列環保改造措施下來,每台機組平均成本兩個億。」公司發電部副部長孫永春給記者算了筆賬,托電12台發電機組,改造完成需要花費大約24億元人民幣。

而這種節能減排的改造升級,以後還會逐步加強。據介紹,托電接下來另一大任務是對煤場進行封閉,以減少裸露煤場的粉塵污染,「這一項工程還需花費數億元」。

「作為國企排頭兵,這些科技研發成本值得投入,也是托電的職責義務。」總經理張茂清向記者表示,要將托電打造成「世界最大、最強、最優、區域最重要」的火力發電企業。(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北京醫改控費成效顯現 藥品採購今年預計省30億元
中石油董事長回應低油價挑戰
探訪浙江醫院醫療服務行 「智慧醫改」盡顯溫情
日本旅遊行業備戰中國國慶假期 預計再創遊客新高
天堂矽谷周曉樂:人工智慧將成下一個投資風口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