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詩詞筆記

毛澤東詩詞筆記

1、毛澤東的詩詞,無論是從詩詞藝術成就而言,還是詩人經歷來說,都是中國詩歌史的一座奇峰。他的詩詞採用傳統詩詞的體裁,非常深入地表達了自己。只有這樣具備這樣性情、視野的人才能寫出這樣詩詞。這種詩詞在中國文人裡面是很難出現的。大多在創業的雄主中才能出現,如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曹操(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等等。

2、要很好地理解毛澤東詩詞,就必須要將其生平經歷高度結合在一起。他不是為了為寫詩而寫詩,大部分詩詞都是跟他的經歷有關。很多詩詞,都沒有經過特意修飾,而是詩人獨特的對待人生方式,以及由這種思維方式導致的一種美感。是思維美造就的詩詞美。詩,如思也。從詩人的創作成就可以看到其思想所達到的層次,這是中國幾乎所有藝術的一大特點,如中國書法、音律等等。一個內心淺陋的人是寫不出好的東西的。毛澤東的詩詞體現了:「心藝兼修,心藝合一;以藝修心,以心養藝」的特點

3、毛澤東的詩詞特點之一——蒼茫中的深情。中國很多詩詞,那麼重情,如唐詩。抒發的是個人感情。那麼重理,如宋詞。是以詩來寫哲學。所以唐人浪漫奔放,宋人哲理典雅。但是這幫唐宋詩人很少有長於事功的。毛澤東的詩詞,在情理上非常不同於中國一般詩詞。如《賀新郎·別友》「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然下闋又有「汽笛一生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隔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寫這首詞的時候,毛澤東當時非常年輕,二十幾歲的樣子。其用情也深,但是他把個人感情寄託於一種天地的蒼茫感中,顯得非常有藝術美感。也對後人有很大的教育意義的。而這種感情思維方式,伴隨著他的一生。如《七絕·賈誼》「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正因為他的把「情」置於一種很恢弘的場景中,所以在他的性情中我們看可以看到悲涼、蒼茫、悲憤,卻看不到悲哀、哀傷。這是一種極高的情感修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4、毛澤東詩詞特點之一——氣魄恢弘。其所描寫的景色,不是一般般的景。或為大江大海,或為天地日月,或為高山絕壁,或為古今千年。他把這種氣魄以景抒發出來、以事件抒發出來,寫就了很多絕句。如「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子,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5、毛澤東詩詞特點之一——樂觀豁達,付諸實行。這種樂觀豁達跟一般文人的樂觀豁達不同,文人如蘇軾之流。樂觀豁達了,心態平和,就完事了。然後再遇到不幸的事情,再樂觀豁達一番。毛澤東在詩詞體現的這種樂觀豁達帶有一種很強的行動力。一旦詩人想通了,就會去開創一番新局面了。「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即使是在大革命失敗之後,詩人非常苦悶之時,寫有詞言道「黃鶴知何處?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在找不到出路之時,詩人依然有這種樂觀。這種精神氣質,堪稱人類心靈能夠達到的奇峰。

6、我們讀毛澤東的詩詞,不要局限於領袖或者偉人崇拜。我們是可以從他的很多詩詞中,體會詩人看待世間人事的態度。對於生活的態度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後天的。但是不管如何,我們可以化為己用。中國傳統的詩詞不朽之意義在於,她可以化為我們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詩詞可以安頓我們的心靈的緣故。

後記:自從上一次跟一位懂中醫安微爺爺之後談及毛澤東之後,想到了讀讀毛澤東的詩詞。小時候就讀過毛澤東的詩詞,那時候被他的氣質震撼了。搞得我初中沒有畢業就讀完了毛澤東選集。現在二十多歲再來讀讀毛澤東詩詞,發現又是一番新的感受。不過詩詞得慢慢讀。讀到生活中去,就很有意思了。詩詞的意義,我個人以為恰好在於一種思維的美感,而非文字的堆砌。現在詩詞,大多側重語義與哲學,我是不太懂的了。對於西方跟中國的很多東西,我更喜歡中國傳統、古希臘、文藝復興。也許我應該去讀讀西方未經翻譯的原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潭漁父 的精彩文章:

TAG:江潭漁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