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杯中不止茉莉和枸杞!小小保溫杯裝著養生大學問

杯中不止茉莉和枸杞!小小保溫杯裝著養生大學問

保溫杯最近上了頭條。一篇題為《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是不要拿泡著枸杞的保溫杯》的文章在朋友圈裡熱傳。該文在末尾提醒:「不要隨手帶著保溫杯,無關年齡,事關榮耀而已。」一堆網友聲稱「躺槍」。保溫杯到底得罪了誰?用保溫杯養生有道理嗎?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保溫杯泡枸杞不科學

近來,「保溫杯泡枸杞」在網上刷屏了。故事源自一位攝影師去給黑豹樂隊拍照,當看見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水,不禁感慨:「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保溫杯泡枸杞」頓時成為中年危機的代名詞。武漢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醫師胡良玉醫生稱,保健食療也要吃得科學。

枸杞嚼食比泡水有效

胡良玉介紹,枸杞有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安神、堅筋骨、去疲勞六大功能。枸杞子有免疫促進及免疫調節作用,可提高造血功能,有抗衰老、抗突變、抗腫瘤、降血脂、保肝、抗脂肪肝、降血糖、降血壓等作用。可見枸杞子的補益作用很廣泛,且有人群普適性。

胡良玉介紹,因枸杞在沸水中會失去大量水溶性維生素,因此「保溫杯泡枸杞」並不科學,嚼著吃才是最好的方法。此外還有一些食用方法均可採用。泡水:每次9—20粒,溫水沖泡後茶飲,泡至無味後連同枸杞一起吃掉;煲湯:每次10—15克,在燉排骨燉雞湯時加入;泡酒:每一斤白酒泡200克枸杞子,每次飲用10毫升,每天1—2次。

胡良玉提醒,脾胃薄弱者,感冒發燒、脾虛、腹瀉、身體有炎症時期不宜食用枸杞,此外孕期慎用。成年人每日食用量,以不超過20克為宜。

黃菊花明目 白菊花止咳

胡良玉介紹,菊花性辛、甘、苦,微寒,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目翳不明、頭暈目眩者,可用黃菊花;身上長有疔瘡或感冒發熱者,可用白菊花。除此之外,冠心病或高血壓患者亦可用菊花養生。

胡良玉介紹,菊花養生常用的方法如下:干菊花每次取5—8朵,沸水泡茶飲,或做成菊花藥枕使用;鮮菊花可煮湯或下火鍋食用,還可做成菊花糕。因菊花性微寒,體虛、脾胃虛寒、經常腹瀉者慎用。

西洋參沖泡可祛肺火

西洋參是一味比較大眾化的養生藥品,適用於中老人補氣養陰。成年人夏季清熱生津止渴,嗜煙者清肺火、養肺陰,心臟病患者補心氣、養心陰,糖尿病患者益脾氣、滋脾陰等。

西洋參最簡便的養生用法包括:切片開水泡服,每次2—6片沸水燜幾分鐘後飲用,可重複沖服至無味;切片蒸熟後嚼著吃,早晚各2—4片;研成細粉,每次3—5克以開水沖服,每天一次;用白酒或米酒泡酒服用,一斤酒泡30克西洋參,每次飲用一兩盅,每天1—2次。

胡良玉提醒,因西洋參性涼,較適宜春秋季服用,服用期間需避免飲濃茶、咖啡、吃蘿蔔,如需同服其他藥物,應先諮詢專科醫師。

保溫杯里裝著養生大學問

保溫杯為何成中年人「標配」

保溫杯的走紅,事因近日一位採訪黑豹樂隊的攝影師發文感嘆:「不可想像啊不可想像!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端著保溫杯的正是黑豹樂隊的鼓手趙明義。隨後,關於保溫杯的話題在網上掀起一波中年危機討論熱潮,拿保溫杯的中年男人成了群嘲的對象。有網友用黑豹的《無地自容》來開涮:「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最終都要一起養生。」

翻查資料可知,趙明義出生於1967年,今年已是「知天命」的年紀。拋開網友們對一代搖滾人老去的感慨,其實,中年危機可以說是生理機能衰退帶來的心理感傷。歲月無情,步入中年的人才能體會「曾經心有猛虎,如今細嗅保溫杯」的蒼涼。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有云:「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男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也就是說,無論男女,步入中年之後,身體機能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男子從40歲開始精力下降、腎氣衰退,消化能力等也在下降。普通人感受很明顯,年輕時可以胡吃海喝,但到了中年之年,就常有飽脹感,到了老年後,吃兩塊西瓜都可能拉肚子,這就是身體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號。因此,從中年開始養生,可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用保溫杯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 而多位中醫均表示,用保溫杯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式。且不論裡面泡的是什麼,它至少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溫水。

廣東省名中醫、省第二中醫院主任中醫師範德輝教授從醫後就很少喝涼水。他指出,中醫將食物分為寒、熱、溫、涼四性,中醫食療講究利用食物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但現代人的食物通常儲存在冰箱之中,已經改變了食物的性狀。例如原本溫補的食物,放入冰箱之後,溫補之性就會下降。因此,現代人攝入的大部分食物是寒涼的,這也是陽虛體質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人體的脾胃都是喜溫忌寒涼的,帶著保溫杯可以隨時喝到溫開水,可謂益處明顯。

提倡養生要從娃娃抓起的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養生學博士生導師劉煥蘭也說自己從來不喝冰水。他認為,養生非什麼高深秘術,它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從不喝冰開水,因此脾胃好,從來不拉肚子,很多播音主持人、老師不懂養生之道,講話多,聲帶充血,一杯冷水下去,容易氣滯血瘀,聲帶小結等疾病也由此而生。」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成傑輝則主張晨起喝一杯溫開水「養陽」。他認為,「平旦人氣生」,早晨太陽初升,人體陽氣也隨之升發。但此時初升的陽氣猶如小火苗,還比較稚嫰柔弱,需要細心保護。如果一起床就喝下涼開水,會澆滅體內小火苗,影響上午陽氣的升發,所以晨起飲用25-30℃的溫開水最適宜。他還推薦飲用「還陽水」:用帶蓋、密封的杯子,把煮開的水倒進去,蓋上蓋,靜止10分鐘以上。讓杯中水蒸汽上升再凝結成水滴滴下來,如此循環反覆。時間到後就可以打開蓋子,徐徐倒出熱水放溫飲用。從中醫上來說,由於陽氣的溫煦蒸騰作用,水汽向上升形成水滴,飽含陽氣的水滴再會聚滴回水中,從而形成「還陽水」,此乃陽氣升騰潛降的過程。經常飲用「還陽水」可起到溫陽暖身的效果,特別適合平素陽虛體寒、胃寒、痛經、手足不溫之人士飲用。

保溫杯泡什麼不可跟風

「不再相信,相信什麼道理,杯中已是紅棗枸杞!」這是網友們調侃趙明義的改編歌詞。有90後網友發朋友圈表示,「嚇得我往啤酒里丟了兩顆枸杞。」其實,趙明義後來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他的保溫杯中泡的是茉莉花,枸杞顯然是「躺槍」了。

保溫杯里到底泡什麼才好呢?范德輝教授指出,保溫杯里泡什麼,應該根據不同季節、不同體質,由醫生開出適合自己的中藥材處方泡水喝,從而調整自身的體質。

「養生切忌人云亦云,跟風隨大眾。」范德輝教授指出,有的女性,看到身邊閨蜜天天泡著沙參玉竹養顏,心生羨慕,也來效仿。殊不知,沙參玉竹對於虛火旺失眠的人士適合,但滋陰類的藥材喝多了容易有滋膩的效果,影響脾胃功能,如果本身脾胃運化的人泡沙參玉竹喝,反而對身體無益,甚至越喝身體越糟糕。

一般來說,貧血的女性,可以在例假之後用阿膠、當歸、大棗等泡水喝兩三天;中氣不足的人士,可以泡點西洋參、枸杞子或者黃芪等補氣;便秘的人士,大黃有通便作用;腎氣不足早生華髮,制何首烏比較合適。但是范德輝教授不建議市民自選藥材養生。「因為個人體質不同,養生方法也完全不同。即便是同樣的便秘,有的是肝火太旺引起,有的是氣血不足導致,兩種類型用藥完全相反,如果對後者用瀉下通便的葯,反而會越來越嚴重。」因此,最好是找中醫專家仔細辨別體質後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食材藥材,而且不能過量飲用,要點到即止。

此外,對於一些植物的根莖來說,溫水沖泡出來的有效成分有限,例如冬蟲夏草的孢子結構,泡水喝其實析出很少,造成浪費。據悉,目前流行的破壁飲片,利用低溫高壓氣流將細胞壁打破後製成顆粒狀,完全保留了中藥材所有物質成分,這類飲片從原理上看會更適合日常沖泡養生。

部分中藥材不適合保溫杯焗泡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黃漢超博士認為,保溫杯的保溫能力一般是按每小時2-8℃遞減,因此100℃水倒入,一般6小時後能有超過60℃就算是合格的保溫杯,如果能有75℃以上,保溫的性能屬於優異級別了。

用保溫杯泡養生茶,焗泡的時間一般為1-2小時左右,只要是合格的保溫杯,溫度大都能保持在80℃以上。對於一些切片夠細的中藥材來說,這個溫度已經能析出有效成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質地堅硬的藥材例如貝殼類、動物骨骼類、礦物質類中藥材由於需要高溫煎煮方才能析出有效成分,就不適宜選用保溫杯焗泡,芳香類的中藥材例如薄荷、玫瑰花、月季花等,也不宜焗泡,否則有效成分會發生變性。

另外,選用保溫杯泡養生茶一定要選材質註明為「食品級304不鏽鋼」,這樣沖泡出來的茶重金屬含量極低(在可接受的安全範圍內),而且抗腐蝕性能好,能夠經耐長期沖泡。

轉自南京食葯監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