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東線戰場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老照片,皇視察東線戰場
1918年11月,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1914年是戰爭的第一階段。在這一年裡德軍根據戰前制定的施里芬計劃,首先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由於馬恩河等戰役中法、英、比三國軍隊的奮力抵抗和俄國在東線的進攻,致使德軍速戰的計劃破產。西線作戰的雙方修築戰壕,長期對峙,轉入陣地戰。
1915年~1916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由於雙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決定性的一年,所以這一年裡出現了三次大型的陸地上戰役,即西線的「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和東線俄軍的夏季攻勢,在海上,日德蘭海戰役後,英國仍然牢牢控制著制海權。這一階段,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一方。
1917年~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中國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的陣營增加到27個國家,俄國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
躺在簡易雪橇上的傷兵,一九一四年。
東線戰場德軍野戰麵包房的麵包師,一九一四年。
一九一四年德皇視察東線戰場。
一群軍官們的合影,德軍佔領華沙次日,一九一五年。
奧地利步兵翻越白雪皚皚的喀爾巴阡山脈,一九一五年。
俄軍遺棄的受損重炮,一九一五年。
大口徑炮彈躺在地上,俄軍的彈藥庫爆炸後這些炮彈依然完好無損,一九一五年。
哥薩克軍官合影,東普魯士,一九一四年。
蒂爾西特鎮(譯註:Тильзит,加里寧格勒州蘇維埃茨克的舊稱)火車站的傷兵,一九一四年。(譯者按:德式頭盔,且此地當年是德國地)
俄國士兵和平民在軍人公墓埋葬德國飛行員,俄羅斯,一九一五年
俄國女戰士瑪爾法·馬利克與丈夫攜手共同德軍,當她被抓進戰俘營後才發現她是一個女人,一九一五年。


※溥儀的特設過程,他是歷史上結局最好的末代皇帝
※清政府的腐敗,導致軍閥亂國
※舊時女子抽鴉片,一躺就是好幾天,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
※日本人鼻樑變高了,平均身也高多了,原因竟然是這?
※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血債累累,看著卻很漂亮
TAG:空山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