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知雄守雌,以柔勝剛

知雄守雌,以柔勝剛

「知雄守雌」,源於《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的「知其雄,守其雌」。《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雖知自尊,顯當復守之以卑微,去之強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谷也。」「以柔勝剛」,來自《道德經》第七十八章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圓中則圓,方中則方,擁之則止;決之則行。水能懷山襄陵,磨鐵消銅,莫能勝水而成功也。夫攻堅強者,無以易於水。水能滅火;陰能消陽。舌柔齒剛,齒先舌亡。」老子以水為例,認為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的了,它隨圓而圓,隨方而方,但它比什麼都更能攻擊堅硬的東西,滴水穿石就是這個道理。

在為人處世和修身養性方面,老子主張知雄守雌,守柔處弱,要求人們心態要平和,不要爭強好勝。在《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他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明明知道什麼是雄強,卻安於雌柔,像天下的水歸往溝溪一樣,甘願處於天下卑低之處;明明知道什麼是潔白,卻安持污黑,並以此作為天下的法式;明明知道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位置,甘願作為天下歸附的山谷。老子認為,在雌柔中含有雄強的因素,守雌是為了雄強;在污黑中含有潔白的成分,守黑才能得到潔白;在屈辱中含有榮耀的萌芽,守辱才能顯現榮耀。《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曲已從眾不自專,則全其身也。枉屈已而申人,久久自得直也。地窪下,水流之;人則下,德歸之也。自受弊薄,後已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自受取少則得多也。天道祐謙,神明託虛。財多者,惑於所守;學多者,惑於所聞。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能為天下法式也。」老子之所以勸導人們要知雄守雌、守柔處弱,是因為在老子看來,人生在世,如果鋒芒畢露,過於顯示自己,那就會招致敗亡,自尋苦惱,正如錐子磨得太尖,就會折斷一樣。因此《道德經》第四章主張「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就是說要挫掉自己的鋒芒,解脫自己的紛擾,隱蔽自己的光耀,使自己混跡於世俗之中。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自得其樂。所謂「和光同塵」,就是《道德經》第五十八章中所說的「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聖人行方正,率下不以割截。聖人廉清無欲,不以已傷害人。聖人雖直,曲已從人,不自申之。聖人知之明,常如暗,暗不以耀眩惑民。」

在社會競爭十分激烈的現代,人人不甘示弱,個個守剛處強,都想站在高處,搶佔上風成為強者,都以更高、更快、更強為追求的目標,認為只有強者的才是不可戰勝的。然而,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卻以其獨特的智慧,深刻地揭示了柔勝剛、弱勝強的人生哲理,並把守柔處弱作為其人生哲學的基本信條之一。

老子非常推崇「柔弱」的力量,在《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人生含和氣抱精神,故柔弱也。人死和氣竭,精神亡,欲堅強也。和氣存也,脆;和氣去也,槁。以其上二事觀知之,知:堅強者,死;柔弱者,生也。」

從自然現象說,「木強則折」,樹木小時候柔軟細弱,但有柔韌性,隨風搖擺但不易折斷;長大後漸失柔韌之性,加之樹冠長大,極易被大風吹折。無數事例證明《道德經》第七十三章的論斷,「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敢」即剛強,「不敢」即柔弱,勇於逞強的,往往斷送性命;敢於示弱的,反而能保存自己。「勇」雖相同,卻生死殊途。《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勇敢有為,即殺身也。勇於不敢有為,則活其身。敢與不敢,活身為利,殺身為害。」所以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老子感慨道:「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強梁』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為天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命死也。老子以強梁之人為教戒之始也。」

老子看到了柔弱與剛強之間的這一特殊現象,在《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斷言:「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與物造功,大木處下,小物處上。大道抑強扶弱,自然之效。」在《道德經》第四十三章中斷言:「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柔弱的卻往往處於上位;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卻能夠戰勝最剛強的東西。《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注釋說:「至柔者,水;至堅,金石。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普天之下沒有比水再柔弱的了,它在圓而圓,在方而方,但它卻能滴穿金石,漫山過嶺,摧毀剛強的東西,沒有什麼能勝過它。抽刀斷水水更流,陽剛者反而勝不了陰柔,這正體現了以柔克剛的奧妙。

從心理養生的角度來看,守柔更優於執剛。甘於守柔,則可以恬靜安適、心平氣和;相反,執剛的人往往因逞強好鬥,會激化矛盾,徒添許多煩惱。另一方面,由於柔弱可以勝剛強,而世人偏偏崇尚剛強而不知守柔處弱,這就可能會由雄強變為雌柔,由得意變為失意,從而帶來無窮無盡的精神痛苦與煩惱。老子的守柔處弱,知雄守雌的人生哲學,不僅可以使原本柔弱的一方得到安慰,安於柔弱,而且也給由剛強轉為柔弱的大批失意者提供了一劑解脫痛苦的藥方。

老子所說的柔弱,不是衰弱,不是懦弱,而是一種獨特的取勝之道和生存之道。「張良禮讓獲兵書」、「孫臏示弱獲逃生」就是明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道教神霄派 的精彩文章:

丁酉戒子考偈詩選登及大師和詩
道教經典教給了我們什麼?
淺談道教懺悔的修持
書符與靈驗:天師門下的密契經驗(一)

TAG:中華道教神霄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