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場命名糾纏不休——網友調侃北京新機場叫「武大廊機場」

機場命名糾纏不休——網友調侃北京新機場叫「武大廊機場」

因為在建的北京新機場位於天津武清、北京大興和河北廊坊之間,三地都想打自己的地方品牌,為新機場命名糾纏不休,最後有網友建議,乾脆就叫「武大廊機場」吧,為安全起見,機場不設西門……看似是調侃,其背後折射出的是人們對機場這一頂級城市資源的關注和重視。人們緣何會關注機場命名?這背後對城市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命名需要的什麼樣的頂層設計呢?

細數下來,「武大廊機場」絕不是因為機場命名而引發的關注與爭議的孤例。2012年,宜賓機場改名為宜賓五糧液機場,不僅引發民眾的吐槽,人民日報也發文譴責這種以企業名稱為機場命名、不顧城市形象的短視行為;蘇南碩放機場由於地處無錫和蘇州交界處,且雙方都有投資,所以民間一直呼籲機場名中加上「無錫」和「蘇州」;揚州泰州機場被揚州人民詬病機場命名不三不四,行政上根本沒有揚州泰州這一說法,引為笑談。

為什麼機場命名如此受到關注?機場命名背後又有怎樣的思考和品牌頂層設計?機場命名有哪些誤區?機場命名又有什麼的方法呢?

機場命名緣何如此備受關注?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航班航線的擴展和優化,乘坐飛機出行這種交通方式已「飛入尋常百姓家」。2015年國內機場旅客總吞吐量達91477.33萬人次,其中有26個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達千萬人次以上,2011年至2015年4年間,全國機場航線旅客吞吐量的平均增長率達14.8%。機場變得「親民」,曝光度不斷增加,機場命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機場命名不同於企業命名,企業命名需要考慮企業業務和企業形象等因素,而機場命名則成為城市規劃中的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作為城市品牌塑造中的重要一環,機場作為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對一個城市具有不菲的意義和價值,已經成為城市打造品牌的頂級資源之一。

機場名稱是一個城市的重要招牌,一方面市民乘坐飛機出行的頻次增加,擴大了與機場的接觸次數,另一方面機場作為城市極具標誌性的公共設施,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和名片,是世界了解城市的一個窗口。一個好的機場名稱具有輻射效應,讓旅客能清楚明白該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特色。

1、明確城市定位

城市的定位不僅僅體現在城市的宣傳標語和城市廣告上,城市的機場同樣也是顯露城市定位的重要途徑。以景區命名的機場則表明該城市是旅遊城市,而且清晰傳達出城市最負盛名和非去不可的景區是哪一家。

比如,有著「玉王故都」之稱的且末縣將其新機場由「且末機場」更名為「且末玉都機場」,旗幟鮮明地表明了且末縣在玉石上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可以很好利用好古絲綢之路南道重鎮、新疆第二條連接內地的重要節點、「一帶一路」的重要能源增長極的區位優勢和城市定位。

類似的還有運城關公機場、宜昌三峽機場、三明沙縣機場、迪慶香格里拉機場、黔江武陵山機場、稻城亞丁機場等。

2、彰顯城市特色及文化底蘊

旅客到達一座城市,最先接觸的是該城市的機場;離開一座城市,最後接觸的也是該城市的機場,所以機場名留給旅客的是對城市最初和最後的印象。一個具有濃厚城市特色和文化的機場名,總能給旅客帶來對城市無限的遐想和期望。一個城市,或有歷史,或有文化,或有景區,機場名若能體現出城市的歷史、文化、景區,對於旅客來說,也是一個快速了解城市的指南針。

比如,忻州在命名機場就很頭大,機場具體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宏道鎮無畏庄村,別說具體所在地定襄縣或宏道鎮無人知曉,就是忻州知道的人也是少得可憐,最後做了還算英明的決定,決定命名為忻州五台山機場,雖然機場並不在五台縣,離五台山景區也有71公里之距,但這種「傍大款」的聯合命名方式,不僅一下子讓世人知道了忻州,也打響了忻州的五台山的核心文化內涵,對消費者也非常有吸引力,也提升了五台山的影響力和客流量,還可謂是一石四鳥。

類似的還有宜春明月山機場、池州九華山機場、九江廬山機場、安順黃果樹機場、秦皇島山海關機場、雞西興凱湖機場等。

3、精準提升城市品牌營銷

機場名的曝光強度已毋庸贅言,乘坐飛機往返的也大多是非本城市的外地旅客,對城市的獨特文化和景點並不熟悉。而旅客所抵達的飛機場名是旅客必須了解的,以城市定位命名機場,再以機場名為渠道可有效觸達想要了解城市特色的外地旅客。這種城市品牌傳播方式對於城市來說低成本且高效。

比如,當年作為閩南最發達的縣域城市的晉江,一直以來對外商務交往和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民間非常希望通建機場,方便對外合作,同時打響晉江城市品牌。於是,在民間、華僑以及晉江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據說完全靠民間籌資了10億建成了晉江機場。96年通航後,一發不可收拾,2015年客運量在全國所有機場就位居第46位,貨運排名第37位。

後來上級政府泉州意識到機場對一個城市的作用太大了,也想申建機場,結果沒有批下來,因為已有晉江機場,且距離太近,不得重複建設。後來,泉州市抓住了晉江機場擴建的機會,據說由泉州市全部出資10億完成擴建,唯一的要求就是機場名字上得加上兩個字「泉州」,同時升格為國際機場,於是就有了「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類似的還有廣州白雲機場、杭州蕭山機場、上海浦東機場、西安咸陽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天津濱海機場、鄭州新鄭機場、海口美蘭機場等。

五花八門的機場命名方式,哪種最有效?

機場名對於一個城市如此重要,那國內機場一般都是如何確定命名的呢?各個城市的方法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可謂是五花八門,甚至有時候還是啼笑皆非,讓人哭笑不得。

一般來講,依據《民用機場許可規定》第三十八條規定,運輸機場名稱應當由機場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稱後綴機場所在地具體地點名稱組成。但這種命名要求並非是硬性規定,國內有眾多機場根據當地資源與優勢採取了靈活的機場命名方式。但正是這種靈活就體現出了機場命名的營銷智慧和城市頂層設計。

以「機場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稱+機場所在地具體地點名稱+(國際)機場」這種方式來命名是最為常見的,如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等,這種命名方式是國內機場命名的主流。

但這種命名方式有個問題,在具體的地點的界定上,《民用機場許可規定》並沒有規定得很清楚,這個「具體地點」到底是村、鎮或街道還是縣市區,是可以由機場所在地的政府來確定並報民航局審批通過的。

以「機場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稱+機場所在地景區+(國際)機場」的命名方式在國內也不乏市場。如以連雲港花果山機場為例,機場地址在灌雲縣小伊鄉,與位於海州區的花果山相差30餘公里,但依舊以知名度更廣、更具標誌性的花果山景區來命名。宜春明月山亦是如此。宜春明月山機場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而明月山景區位於宜春市郊,因明月山為宜春著名景點,便以明月山來命名。包括忻州五台山機場、九江廬山機場等都是這種城市名稱+景區名稱的命名方式。

這種命名方式在具體的景區的界定上,也沒有嚴格的限定,究竟是以機場所在地的大城市的景區還是機場所在地的小地點裡的景區,這實際也是給機場命名上留下了空間和各種可能。

除以上兩種常見的命名方式,機場命名還加上了一些文化、歷史及產業等其他考慮,產生了其他的命名方式。如宜昌三峽機場,其位於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區,距三峽大壩55公里,本應命名為宜昌猇亭機場,但因該機場是三峽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而且三峽比猇亭更具戰略意義,所以命名為宜昌三峽機場。更有甚者,直接以企業名稱命名,如原宜賓機場以當地知名企業五糧液集團命名,更名為宜賓五糧液機場。

梳理全國200多個機場,可以總結常見機場命名方式如下:

機場命名中的三大致命誤區

雖然部分機場管理者已經意識到機場名稱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機場沒有充分利用好機場名稱這一城市名片。由於部分機場管理者意識的缺失,在機場命名上存在以下三大致命誤區。

1、機場名用小地點命名,白白浪費這一超頂級資源

很多機場在命名時習慣以城市名+鎮、村、街道級別的地名,可謂是對機場名這一頂級資源的浪費,也浪費了每年數幾百萬次至數億次機場名稱曝光。

以鎮、村、街道級別的地名命名機場百害無一利,1,地點太小,達不到宣傳這個小地點的作用;2、地名太陌生,範圍過窄,旅客對範圍過小的地名不熟悉;3、小範圍區域很難有獨特的魅力讓旅客對城市建立起獨有的印象;4、小範圍區域的命名對城市的輻射效應有限,只能輻射村鎮而不能輻射至市縣,更別說外市外省外國了。

相反,如果以縣、市級別的地名或相關的著名景區、文化資源為機場命名則既為人熟知,又容易體現城市的特點,還極大程度上這些城市和區域的整體城市營銷。

比如,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作為武漢唯一的機場,旅客吞吐量位居中國中部第一,也是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但因其坐落在武漢市黃陂區天河街境內,故名「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天河」既無法體現武漢這座城市的底蘊和特色,還與廣州的天河區重名,又因其命名範圍狹小,導致輻射範圍太小,無法給黃陂區帶來品牌曝光,浪費了每年數以億計的機場名曝光,而不能給武漢黃陂區增加任何區域知名度。

相反,湖北省和武漢市對黃陂定位為武漢四大經濟板塊的武漢航空經濟區的核心區,卻不知道把這麼一個超頂級的武漢機場資源給黃陂進行利用和嫁接,如果叫「武漢黃陂國際機場」該多好啊!真不知道這幫所謂的九頭鳥的湖北佬的湖北省政府和武漢市政府領導的腦子是怎麼想的?……呵呵。

類似是的還有:南京祿口(鎮)機場、攀枝花保安營(村)機場、寧波櫟社(村)機場、廈門高崎(村)機場、濟南遙牆(鎮)機場、青島流亭(村)機場、昆明長水(村)機場、大連周水子(街道)、瀋陽桃仙(鎮)機場……等等。

建議這些機場所在地的省市政府領導儘快啟動小地名的升級和機場名字的變更工作,既被人笑話無知,又被每年浪費數以億計的傳播資源,卻還每年花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廣告費去央視朝聞天下或哪個頻道廣而告之一下城市品牌名稱。

2、機場名夾帶生僻字、多音字,難識別、難記憶、難傳播

機場名中夾帶當地的生僻地名或多音字地名,外地旅客不易識別,增加了辨識和記憶難度,很難讓旅客留下深刻印象,更別說去主動傳播了。

比如,龍岩冠豸山機場,絕大多數人對「豸」(音[zhì])字不會讀也不會寫,自然無法讓旅客有效地記住地名,而且據說當地人是念zhài,這就更增加了傳播難度。

又比如,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堡」的讀音並非是我們常讀的[bǎo],而是[pù],導致本地人和旅客都直接忽略後一部分的地名,對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簡稱為烏魯木齊機場,這也是對資源的浪費。

類似的還有:南寧吳圩([wéi] [xū])、太原武宿([sù] [xiǔ] [xiù])、貴陽龍洞堡([bǎo] [bǔ] [pù])、連雲港白塔埠(bù,但經常被念成fù)……等,也建議這些機場所在地的省市政府領導儘快啟動名字的變更工作,尤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不能被大家來記憶和傳播的城市是多麼悲哀的事啊,而只有本地人在自娛自樂而不自知,那更是悲催了。

前些年應連雲港市東海縣委縣政府邀請赴東海縣考察水晶產業發展並給政府和當地企業家做城市營銷和產業發展的專題報告講座時,就向時任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建議,完全可以向上級政府和民航領導申請打報告把連雲港白塔埠機場更名為連雲港東海機場,類似於泉州晉江機場、杭州蕭山機場一樣,一是白塔埠經常容易被念錯,不利於傳播和推廣;二是機場本身就在東海縣,而不在連雲港市,離東海更近離連雲港更遠,更名符合民航局相關規定,不會通不過;三是,白塔埠只是一個鎮,對外再怎麼傳播和發展無法成為東海的支柱和牽引,更別說成為連雲港的支柱和牽引了,但當時東海已成為連雲港的明星縣,水晶產業又是全國全球聞名,這種結合,是非常相得益彰的事情,既有助於連雲港,又有助於東海,省市兩級政府肯定會支持。

如此兩全其關的事情,但當時的領導,似乎聽明白了, 但太看重於小政績和短政績,而至於後來沒有下文了。時至今日,更加可惜的是,國家已批准了遷建連雲港花果山國際機場,東海已錯過了城市營銷可以大發展的30年機遇。

3、機場名組合不合理,讓人不知所云,也容易誤導遊客

這類命名的最大的問題是,既沒有用大的地名,也沒有用小的地名,而只是用了一個所謂的方位詞來組合,形成了所謂的機場命名。如洛陽北郊機場。

這類機場名字的由來,一是歷史原因。當時的相關領導往往還是一些不小的政府領導隨機地拍了腦袋形成了這個名字,後面的相關領導還不敢隨便改。二是認知原因。相關領導當時沒有城市營銷的相關概念,也沒有意識機場對一座城市的真正價值和作用。

比如,洛陽北郊機場,1986年動工興建,1987年9月建成通航,1992年8月1日,國務院批准洛陽航空口岸對外開放後,又對其配套設施進行了擴建,2015年吞吐量達76萬人次,目前是河南第二大機場。當時,洛陽市政府正式向河南省政府上報《關於呈報興建洛陽民用機場項目建議書的報告》,省政府向國務院、中央軍委呈報了洛陽民用機場項目建議書。經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國函字27號」文批准興建洛陽民用機場。經市政府和民航河南省局反覆論證,確定在距市中心10公里的北郊冢頭與麻屯之間修建民用機場,在上報文件里就暫以洛陽北郊機場人暫代,這一暫代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去年和今年去洛陽市和孟津縣(機場所在地的縣)出差時,就曾與洛陽市委和孟津縣委相關領導建議儘快啟動洛陽北郊機場的更名工作,候選名字有:洛陽孟津(孟津號稱小洛陽,是洛陽之根)機場、洛陽龍門機場(龍門石窟系洛陽的代表性景區)、洛陽牡丹機場(牡丹是洛陽支柱產業)……隨便用哪一個命名,也比洛陽北郊機場強。所幸,洛陽市和孟津縣兩級政府已聽取建議了,據說已在行動了。

類似的還有:佳木斯東郊機場、綿陽南郊機場、銀川河東機場等。也真心希望這些機場所在地的政府領導有此意識,儘快像洛陽的地方政府領導一樣,知錯就改,把機場名字這一頂級資源用好用足,真正把地方發展大計放在心上,做好城市品牌營銷的頂層設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凱湖映像 的精彩文章:

密山要建機場了——正在有獎徵集機場名稱!
曲徑通幽的興凱湖湖崗——竟然藏著一個這樣的「酒窖」
密山搶救特殊產婦的故事——「生命迎接者」可敬!
2017中俄友誼興凱湖國際馬拉松鳴槍開賽——1536名選手湖崗飛奔!

TAG:興凱湖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