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坐擁7套房產!燒餅大叔讓你憂傷了嗎

坐擁7套房產!燒餅大叔讓你憂傷了嗎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小白領們特別容易受傷的年代。

不僅受傷於王健林的「先定一個小目標,掙他一個億」,也會含淚跪於月入3萬元的煎餅大媽裙下。

這是一個老梗了。北京一名顧客堅持認為煎餅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煎餅大媽脫口而出:「我月入3萬,怎會少你一個雞蛋!」

作為小白領的顧客還在為一枚蛋錙銖必較,煎餅大媽早已晉級到「閻王爺還會少了小鬼的錢」的境界。

首富們高不可攀,煎餅大媽卻司空見慣。做個煎餅而己,沒什麼科技含量,不需要寒窗苦讀,進入門檻極低,相比許多高大上的公司簡直微不足道……

但是,人家月入3萬元啊!在中國,對於八成以上的工薪族來說,月入3萬元也是可望不可及的吧!

所以,當時就有人開題探討「腦體倒掛」的問題了。

相對於小目標,小白領們感受到來自煎餅大媽濃濃的「惡意」,恐怕更強烈也更真實一些吧。

你們只管把首富叫「爸爸」,對於煎餅大媽們,永遠是一句「壞人變老」。

但小白領們的好處在於,終能明白煎餅大媽月入3萬元系合法所得,沒啥可說的。

惟有猛咬一口煎餅,用強大的消化系統來化解憂傷,將心態百鍊成鋼,並繼續他的王者榮耀。

可是,對於小白領們來說,傷害永遠不會只是來自那個煎餅大媽,因為還有這個燒餅大叔。

在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靠一個個燒餅,不僅月入3萬元,而且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

楊師傅做燒餅,從零基礎入行,受到吃貨們的追捧,還一度成為「網紅」,現在每天要賣三四百個。

這本來已是一個足夠勵志的故事,可是大叔的一番談話估計讓很多小白領頗為不屑。楊師傅說,曾經也有90後的年輕人來他的店裡工作,有的是來拜師學藝的,有的是來打工的,但都沒留下來。

幹得最長的,做了兩個多月;最快的,三天之後就走了。「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在我這裡每天工作大概6個小時,賺3000元,他們更願意去送外賣。」

楊師傅輕嘆了口氣說,勤快點的外賣員,一天可做70單,每單至少能掙3塊錢,相比堅守一家小店,跑腿的活更受年輕人的青睞。

作為一個送外賣的,我首先要糾正一下楊師傅:再勤快的外賣員,一天也不可能做到70單,這是基本的人效。而且一般外單每單至少能掙5元以上。

當然,讓我更感意外的是,煎餅大叔居然指責90後「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可是,90後來你這裡吃苦耐寂寞,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月薪3000元,還是為了拜師學藝?

為了錢,自然也會為了更高的收入而轉行。為了拜師學藝,依我看就是做個燒餅而己,三天足夠學會了,那還要耐什麼寂寞?

可能我沒想到的是,這位煎餅大叔還真有一些傳統學徒制的觀念呢,以為真要一日為師,終身依附。年輕人還信你這套嗎?儘管月入3萬元,坐擁7套房產,卻終究不懂得用人市場的規律,也終究有他難以逃脫的局限。

對於煎餅大媽燒餅大叔們來說,他們的勤勞讓人感佩,但月入3萬元,很可能就是他們收入的天花板了。這是我唯一可勸慰許多小白領的地方:或許你的收入還僅為他們的十分之一,但相對於他們的天花板,你們擁有的是整個天空。

更重要的是,相對於那些大媽大叔們,你們更年輕,更了解互聯網啊。

楊耕身

你只羨慕燒餅攤的高收入卻沒看到艱苦

就是普普通通一家燒餅店,經營些燒餅、包子等早點,月入高達數萬元,經營者幾年下來還攢下7套房,這讓一些年輕人羨慕不已。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行業和職業本質上並無貴賤之分,「行行出狀元」永遠耐人尋味又飽含真理。不管在哪一個行業,只要做好了就會出人頭地,這並非虛言。任何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只要耐得住寂寞,即使從事「最低等」的賣早點、包包子和烤燒餅的職業,也未必不能將職業變成「掘金」、讓草雞變成鳳凰。

然而,現實中有多少人樂於以「燒餅為業」,走燒餅攤子發家致富的路子?應該打個問號。

做燒餅要凌晨1點半起床,和面、發麵、醒面、買菜、進貨、拌餡……到了5:30,又開始生火,擀麵,一直到上午10點左右,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烤爐,到下午和晚上可以稍事休息,但睡不踏實,還得考慮第二天的經營。這樣的生活狀態,沒有自己的休閑娛樂時間,說是掙的錢不少,但失去的同樣不少,其艱辛和難處比其他行業難百倍。大學生大多憧憬「白領」生活,在街頭「拋頭露面」,同學們怎麼看?父母怎樣想?一些青年心理上認同燒餅攤的高收入,行動上卻難走出「燒餅攤」創業的第一步。

市場對辛苦做燒餅的巨額回報,仍難以打破多年來橫亘人們心上的不同職業的三六九等。這就是殘酷的就業方向現實。

誠然,一些人已經開始轉變陳舊的就業觀念,不再怎樣計較「幹什麼」,自食其力、光榮致富逐漸成為人們的價值取向,這也是為什麼大學生村官、大學生環衛工越來越多的原因,但大學生群體的事業定位仍囿於職業分高低貴賤的傳統糟粕與思維誤區。時下,「年跳槽」「裸辭」和「曬網啃老」者屢見不鮮。有的人受不了辛苦的一線工作,有的人好高騖遠,有的就是「活著玩」,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再加上社會上確實存在快速發財、快速成名的「捷徑」,一些來錢更快的行業誘惑和影響著新生代創業者,讓他們的人生理想愈來愈遠離「燒餅攤」。

所以,「月入3萬的燒餅店老闆」不過是讓人心理羨慕,卻與多數年輕人生活割離的的「勵志樣本」。從燒餅攤主的艱辛致富的人生道路上,我們看到的是老一輩子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他們的實幹、奉獻,誠信、敬業,對傳統的堅守,對家庭和後代的責任,而這正是新生代創業者所欠缺的。

畢曉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評論 的精彩文章:

失蹤女教師確認身亡,去日本怎麼成了過錯
10歲的孩子懂那麼多 真的是好事嗎
這屆青年就這麼愛跳槽?去了西藏,不再加班,依然有辭職衝動
「熊孩子」無票登機,三道安檢為何流於形式
高鐵賺點外賣費,你情我願就不是壞事

TAG:中青評論 |